国民党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国民党

民进党输不起的关键选战——台湾地方选举看高雄

林原:可以预料,高雄在2026年台湾地方选举中会成为激战区,甚至具有政治风向标意义,将面临关键之战,也是民进党输不起的选战。
9小时前

2025国民党主席选举前瞻

林原:这次选举,郝龙斌的处境与四年前的朱立伦有些类似,可视为大热门,居于主动地位。由于“非郝阵营”的分裂,他当选的可能性不低。
2025年10月17日

国民党主席改选:勾心斗角,内战内行

叶胜舟:国民党内耗顽疾复发。上大位者不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必须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否则从全局和长远而言,失大于得。
2025年9月30日

英伟达在中国的前景与日本的功率芯片问题

作为全球占据主导地位的AI芯片供应商,英伟达近期正承受地缘政治压力。
2025年8月22日

台湾新“三党演义”

叶胜舟:民众党面临泡沫,国民党走出低谷。蓝白在立法院合力杯葛民进党,民进党以“双簧”战术反击,赖清德“唱白脸”,柯建铭“唱黑脸”。
2025年4月15日

上海的“西菜”如何演变成独具特色的菜系

欧洲人来来往往于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但他们的食物已经本地化了。
2025年1月19日

大陆最近的两岸论述,民进党能否接受?

林原:“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较之“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具有较大模糊性。这应能为当前的国民党所接受,包括本土派。
2024年5月10日

民进党长期执政?胜选仅靠基本盘?

林原:台湾的政治格局还不够稳定,仍处于演变过程中。就民进党而言,应不会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争取基本盘支持就能轻松击败挑战。
2024年3月20日

台湾大选中的各种“魔咒”

林原:台湾大选目前呈现绿、蓝、白三角战局面,形势对民进党赖清德较为有利,但变数仍未完全排除,赖清德并非稳赢。
2024年1月12日

台湾总统选战好戏登场

叶胜舟:在野整合的基础不是为了信仰,而是为了利益,即联手拉民进党下马。预计大选的高潮在今年底,三党都将放出胜负手。
2023年5月19日

谁该代表国民党竞选台湾总统?

林原:目前看,朱立伦民调不算高,但他若在代表国民党参选问题上“定于一尊”,支持度肯定会上升(即便难言他最终能获胜)。
2023年4月12日

每周时事分析:他这一代国民党人,可能政治上会有起色

曹辛:马英九此次访问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任国民党主席访问大陆,他是公开以“中华民国”为标志和线索,进行此次访问的。
2023年3月30日

每周时事分析:国民党开始挟美国以自重

曹辛:在岛内挫折不断、政治前途暗淡的中国国民党,开始利用自己与美国半个世纪以上交往历史的资源,并试图借此在岛内打开政治局面。
2021年12月31日

每周时事分析:从美国因素看朱立伦当选国民党主席

曹辛:鉴于美国的影响,即便国民党有能力再度执政,两岸关系也很难有重大进展,能够礼貌性地维持现状,就是不错的结果。
2021年9月30日

竺可桢与国民党四次“政治捆绑”记

叶胜舟:竺可桢的大学思想与国民党既定的党化教育方针相背离,价值冲突不可调和,注定他与国民党渐行渐远。
2020年10月16日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大陆有必要与民进党建立正常党际交往管道和平台

曹辛:中国大陆应该改变对岛内单一政党交流的政策,把民进党纳入正常的党际交流范围,并建立日常管道和平台。
2020年10月12日

郭台铭参选的“正当性”之争

叶胜舟:政坛是个大染缸,也是个大舞台。正当性的定义和人民的偏好会变,是非曲直往往因人、因时、因立场而异。
2019年9月17日

台湾选情的诡谲与演化

林正修:2019年的台湾选情走到三角竞争的局面,而且将由排名最后的人选左右大局。
2019年7月17日

郭台铭难当“台湾的特朗普”?

刘裘蒂:输给“三无”(无钱、无资历、无人脉)的对手韩国瑜,郭台铭内心的不平衡可想而知。但郭台铭应该不服输吗?
2019年7月17日

分析:韩国瑜为什么能拿下国民党初选胜利?

初选前的民调显示韩国瑜与郭台铭的差距不超过10%,但最后韩国瑜以17%的差距打败郭台铭,引起不少观察家的注意。
2019年7月17日

韩国瑜赢得国民党党内初选

奉行民粹主义的高雄市长韩国瑜在2020年台湾总统选举国民党党内初选中,以17个百分点的优势击败了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
2019年7月15日

郭台铭参选2020,还需要征召韩国瑜吗?

叶胜舟:目前球在吴敦义手中,需要他彻底放下自己得失,放弃征召韩国瑜,整合党内派系,主推同样强势的郭台铭。
2019年4月19日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