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门文章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

沈建光:考虑到去年四季度高基数和政策效应减弱,四季度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今年经济增速要维持在5%也并非易事。内卷根源何在?如何提振财政与消费?
6天前

银行清仓卖房,房价真如葱?

徐瑾:银行清仓卖房子,冲击如何?限购全面放开,冲击几何?便宜有便宜的道理,贵有贵的道理,房价如葱未必是好事。
2天前

日本经济的尴尬

李瀚明:高市早苗现在面临一个极为拧巴的政治困局——处理不好的话,她可能就不是“日本撒切尔”,而是“日本特拉斯”了。
2天前

中国市场:“不可投资论”消退?

陈敏兰:展望未来,中国的结构性转型将继续提速。挑战固然存在,但中国在稳步改革进程中展现的自我修正和创新能力,使得投资者有理由对未来保持乐观。
4天前

胡耀邦、“八十年代”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历史价值

王明远:在公众语境中“八十年代”不仅是一个时间刻度,更是一种社会精神状态、一种发展理念的象征。
4天前

Lex专栏:当中国游客避开日本,投资者也会避开日本

曾经在东京购物区随处可见的中国旅行团,如今可能即将成为历史。最初只是外交层面的交锋,如今却演变成对日本经济复苏的严重威胁。
4天前

资产价格是由基本面决定的吗?

伍治坚:资产的价格从来不只受“事实”或者“基本面”影响。更多时候,市场无时不刻都在猜测并依此为资产估价:“别人认为别人会怎么做”。
6天前

戏说日本房地产和中国的关联

李海燕:高市内阁诸多政策中,核心之一计划限制外国人购买日本土地和房地产。如何看日本产业变迁和中日经贸的关系?
2025年11月18日

德国财长访华能否扭转中德关系袭人寒意?

黄昆:面临诸多国际国内结构性制约因素的中德关系难以通过一次访问走出冰期,时代转折与中美竞争恐怕会给未来中德关系带来更多挑战和考验。
2025年11月18日

日本派出特使赴华,以期缓和紧张局势

中国发布针对赴日旅行的警告后,由于预见中国游客数量将会骤减,日企股票下跌。
2025年11月17日

中国加大对日经济施压

中国正在加大对日本的经济施压,国有企业禁止员工前往这个亚洲邻国,赴日旅行团被取消,一个旗舰论坛遭延期,日本电影暂停上映。
2025年11月18日

中国“储蓄过剩”的局面将终结

罗里•格林:在出口和房地产这两个传统经济引擎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的决策者终于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提振消费。
5天前

俄乌战争凸显六张“明牌”

叶胜舟:谁更在乎和平谈判,反证谁在战场处于被动。普京和金正恩一样,玩弄并不高明的权术,安抚和诱导极导虚荣浮夸的特朗普。
5天前

每周时事分析:美国离间中日、中韩关系

曹辛:当前美国正在有预谋、有目的地离间和挑唆中韩、中日间的关系,挑动日韩两国同中国发生冲突,继而在中国周边制造系列性的矛盾和冲突。
1天前

为什么欧洲看起来软弱无力?

拉赫曼:欧盟是一个官僚机构,它在程序和法律方面颇为拿手,却无法像昔日的欧洲列强——或者当今的美国和中国——那样动作迅速。
2025年11月18日

中国餐食企业出海美国:模式、问题与应对

黄蓥祺:中国餐食企业已经塑造了几个典型的出海模式。同时餐食企业出海过程也会受到政府、政策、舆论与企业自身组织的深刻影响。
5天前

“大企业病”的诊断与治疗

郑志刚:从社会发展和积极角度理解,大企业病也许是上帝为了维护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交易,避免出现各种形式的垄断而向企业施加的一道“魔咒”。
4天前

中国车企的加入,打破了德国车企和经销商之间的平衡

张冬方:汽车电动化转型不只是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汽车经销商也同样身在其中。
6天前

美国在日中争端中力挺高市

美国驻日大使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达“坚定不移”的支持,并谴责他所称的“中国实施经济胁迫的典型案例”。
4天前

美国国会委员会:美国政府需要改组以与中国竞争

在美中关系年度报告中,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表示,美国政府各机构之间“碎片化的做法”不利于应对中国。
2025年11月18日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日关系的新动向

曹辛:中国上周五援引《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以警告日本和世界,客观上使日本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1天前

AI会怎样改变教育?

刘劲、杨燕、曾洁华:随着知识传授更多由AI承担,教师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情感陪伴、价值引导、思维与创新的启发中,教育的本质不会被改变。
6天前

日益庞大的中国制造业“零工”群体会造成什么影响?

分析师们表示,制造业越来越多地使用临时工的情况,正在损害中国的人力资本,也使工人们面临风险。
5天前

特朗普在英国的小帮手

卢斯:美国新闻界虽不敢质疑总统,但在风格上仍无法与在专访中竭力讨好特朗普的英国右翼媒体GB News相提并论。难怪特朗普要起诉BBC。
6天前

黄金定价之锚的迁移:从实际利率到央行购金

叶冬艳、欧阳辉:黄金的角色正从一种金融投资品,重新回归为战略性的货币锚与地缘政治风险对冲工具,标志着全球正步入一个“去美元化”的多元储备时代。
2025年11月18日

中国在无人驾驶商用领域的部署意味着什么?

自动化可能会对全球出租车和物流司机的就业产生影响,而中国已有20城在试点无人驾驶出租车。
5天前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韩关系面临考验

曹辛:韩美达成的关税与国安最终协议说明韩国对美国有强烈的经贸与安保需求;而对韩美合作建造核动力潜艇,中方也提出外交“关切”。
2025年11月17日

民粹主义为什么大行其道

哈福德:民粹主义迎合直觉式的思维方式,支持简单、明显的常识,这比精英们曲折复杂的理论易于被人接受得多。
2025年11月18日

芯片行业拼薪酬,但解不了人才短缺之困

June Yoon:创纪录的奖金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员工的期望值,凸显了企业在多么激烈地争夺芯片工程师,也说明仅凭薪酬也许无法解决人才短缺。
4天前

一土暴雷:民办教育的理想营销在时代寒冬下落荒

周健:对教育创业者而言,一土事件的警示意义远不止于一场商业危机。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理想不是流量密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5天前

世界亟需应对不平等危机

当今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危机都发端于极端不平等。极端不平等绝非不可避免,而是一种政策选择。我们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
4天前

2026年全球经济展望:在混沌中构建秩序

程实、周烨:进入2026年,人们愈发清晰地意识到,全球经济正在脱离线性轨道,迈入一个由非线性、路径依赖与适应性共同塑造的复杂系统。
2天前

深势科技孙伟杰:让科学发现像使用搜索引擎一样简单

中国、美国和欧洲都发布了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都把AI for Science放在了显著位置。中国将它列在第一位,欧洲第二,美国第六。在中国做这件事,孙伟杰看到了独特的优势。
5天前

比特币的未来

金涛:比特币自10月6号创下126272.76美元的新高以来,开始逐步走低。截至本文撰写时价格一度暴跌至82000美元附近。那么,比特币的前景到底如何?
1天前

东南亚的投资机会初探(下)

黄凡:二十年前的中国充满着投资机遇,善于把握的人们都获得了很好的长期回报。面对如二十年前国内发展阶段的东南亚地区,该如何参与?
2天前

中金公司将并购两家国内同行

在政府致力于培育金融巨头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出现一波整合浪潮。中金公司通过换股交易吸收合并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是最新的一例。
4天前

生育低迷关税打击 好孩子叫苦连天

全球最大婴儿手推车与安全座椅生产商好孩子,正受美国关税与中国生育低迷的双重打击
6天前

贸易政策对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图比亚纳:各国政府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进口的“隐含”排放构成了各国碳足迹的很大一部分。
4天前

台湾高官称美国不会对芯片行业实施“惩罚性”关税

台湾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主任吴诚文表示,双方已达成“共识”,台湾愿意分享打造世界领先的产业模式的经验,支持美国芯片行业的发展。
4天前

知名AI投资者坦承对巨额投资感到“紧张”

Klarna创始人、AI的积极倡导者谢米亚科夫斯基成为最新一位对科技行业砸重金建造数据中心的做法发出警告的知名AI投资者。
202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