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2026年全球大类资产展望:在临界中博弈路径

程实、徐婕:2026年的全球市场正处于临界混沌区间,大类资产配置的重点从分散资产转向分散路径,构建抗扰度高的投资组合成为新的投资逻辑。
2小时前

世界人口达峰后,问题还会是那些问题吗?

奥康纳:我们今天看得很重要的问题,在一个人口越来越少的世界可能变得截然不同,甚至颠倒过来。
17小时前

计算只是中间产品

盛洪:黄仁勋预计AI市场将会有10亿倍的增长,这似乎太乐观了,因为他所说的两个“指数级增长”不仅会叠加,还会相互抵消。
22小时前

以Web 3.0赋能香港金融业发展,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方钰麟、牟洋忱:在全球Web3.0推动虚拟资产市场规模扩张、国际金融秩序重塑的背景下,构建平衡稳健的本地Web3.0生态体系,已成为香港金融发展的破局支点。
12小时前

中国未来会使贸易走入死胡同吗?

哈丁:在中国能便宜地出口所有商品却毫无进口意愿的情况下,欧洲就只剩下一个艰难的选择和一个糟糕的选择了。
1天前

中国投资下滑凸显“反内卷”的抑制作用

今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意外大幅下滑,分析师认为前期数据被修正是原因之一,但这种几十年来少见的下滑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1天前

逆市增长之后,中国绿色金融怎么走?高碳转型、韧性融资、标准互联

专访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区负责人谢文泓:要保持中国市场的持续吸引力,除了提高绿色金融标准的一致性和透明度外,还可以通过推进人民币绿色熊猫债、离岸点心债和跨境绿色融资通道,为外资提供更多进入本土绿色市场的途径。
2天前

探索新市场前沿: 电子交易、加密创新与全球金融领导力

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正在全球金融中心之间形成新的差异化格局,监管清晰度、托管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和资本获取渠道成为决定性因素。
2天前

科技战胜关税:为什么美国例外论仍将经久不衰?

鲁比尼:关于美股处于巨大泡沫中、势必走向崩盘的观点从中期来看并不正确。美国是最具创新性的发达国家,这一点将继续使其经济和市场获益。
2天前

高市早苗称特朗普在美中通话后向其致电

在中日紧张局势不断升温之际,特朗普在同一天分别与中日领导人通话。日本首相表示,她和特朗普讨论了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
2天前

德国大幅上调最低工资释放了什么信号?

袁杰:提高最低工资将有助于改善低收入劳动者的经济状况,减少对政府福利的依赖,实现社会公平,同时能增强消费者购买力,刺激经济增长。
2天前

中美领导人在贸易休战后首次通电话

中美领导人通话之际,华盛顿方面正在就是否对华销售较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进行辩论。
2天前

COP30特稿: “1.3万亿美元”路线图,中国在其中的角色是什么?

崔绮雯:如何在2035年之前每年为发展中国家筹集至少1.3万亿美元的气候资金?面对巨大资金缺口,全球气候融资方式需要发生怎样的改变?
3天前

2026年全球经济展望:在混沌中构建秩序

程实、周烨:进入2026年,人们愈发清晰地意识到,全球经济正在脱离线性轨道,迈入一个由非线性、路径依赖与适应性共同塑造的复杂系统。
4天前

东南亚的投资机会初探(下)

黄凡:二十年前的中国充满着投资机遇,善于把握的人们都获得了很好的长期回报。面对如二十年前国内发展阶段的东南亚地区,该如何参与?
4天前

专访袁瑛:气候大会上的化石能源巨额账单,谁来为失控的气候买单?

袁瑛指出,中国在国际气候事务中逐渐展现出三个主要突出的角色:全球绿色转型的领导者,多边主义的维护者,国际合作新规则的塑造者。
4天前

西方国家寻求协同应对中国过剩钢铁产能

多边组织的成员国协调经济措施对抗其他国家的产业虽属罕见,但在钢铁领域有“一种增强的紧迫感”。
6天前

台湾高官称美国不会对芯片行业实施“惩罚性”关税

台湾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主任吴诚文表示,双方已达成“共识”,台湾愿意分享打造世界领先的产业模式的经验,支持美国芯片行业的发展。
6天前

贸易政策对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图比亚纳:各国政府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进口的“隐含”排放构成了各国碳足迹的很大一部分。
6天前

气候适应成为焦点,中国如何应对融资挑战

林孜:中国正在经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适应的转变,中国的适应战略与西方国家有何不同?面对适应资金需求急剧上升,中国如何动员金融资源?
6天前

Lex专栏:当中国游客避开日本,投资者也会避开日本

曾经在东京购物区随处可见的中国旅行团,如今可能即将成为历史。最初只是外交层面的交锋,如今却演变成对日本经济复苏的严重威胁。
6天前

中国市场:“不可投资论”消退?

陈敏兰:展望未来,中国的结构性转型将继续提速。挑战固然存在,但中国在稳步改革进程中展现的自我修正和创新能力,使得投资者有理由对未来保持乐观。
6天前

世界亟需应对不平等危机

当今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危机都发端于极端不平等。极端不平等绝非不可避免,而是一种政策选择。我们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
2025年11月21日

中企引领欧洲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复兴

欧洲汽车行业游说欧盟允许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2035年后继续销售之际,中国品牌凭借价格更低、技术含量更高的此类汽车打开市场。
2025年11月21日

“大企业病”的诊断与治疗

郑志刚:从社会发展和积极角度理解,大企业病也许是上帝为了维护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交易,避免出现各种形式的垄断而向企业施加的一道“魔咒”。
2025年11月21日

中国在无人驾驶商用领域的部署意味着什么?

自动化可能会对全球出租车和物流司机的就业产生影响,而中国已有20城在试点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5年11月20日

日益庞大的中国制造业“零工”群体会造成什么影响?

分析师们表示,制造业越来越多地使用临时工的情况,正在损害中国的人力资本,也使工人们面临风险。
2025年11月20日

中国“储蓄过剩”的局面将终结

罗里•格林:在出口和房地产这两个传统经济引擎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的决策者终于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提振消费。
2025年11月20日

中国餐食企业出海美国:模式、问题与应对

黄蓥祺:中国餐食企业已经塑造了几个典型的出海模式。同时餐食企业出海过程也会受到政府、政策、舆论与企业自身组织的深刻影响。
2025年11月20日

银行清仓卖房,房价真如葱?

徐瑾:银行清仓卖房子,冲击如何?限购全面放开,冲击几何?便宜有便宜的道理,贵有贵的道理,房价如葱未必是好事。
6天前
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