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钜惠 限时订阅 >>
诺贝尔奖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诺贝尔奖
关注
研制mRNA新冠疫苗的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
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在冠状病毒疫苗“前所未有的研发速度”中所起的作用受到表彰。
2023年10月2日
伯南克的诺奖难题:均衡模型与次贷危机
陈稻田:伯南克的学术研究对次贷问题能提供更多帮助吗?也许不大。金融危机是现金流机器的问题,危机后讨论最多的经济学家是明斯基。
2022年10月19日
伯南克获奖,我们并未远离金融危机
徐瑾:作为曾经全球最大央行话事人,伯南克获得诺奖有什么意义?下一个危机远比你想象地接近我们,美国及全世界并未远离后危机时代。
2022年10月11日
三位科学家因“点击化学”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和丹麦的三位科学家获得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其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贡献,其中81岁的沙普利斯是第二次获得这一殊荣。
2022年10月6日
欧美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法国的阿斯佩、美国的克劳泽和奥地利的蔡林格“展示了对‘纠缠状态’的粒子进行考察和控制的潜力”。
2022年10月5日
三位“自然实验”经济学家摘得诺奖
获2021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借助现实世界实验证明,提高最低工资不一定会损害就业,而移民并不总会压低本地人的工资。
2021年10月12日
菲律宾和俄罗斯记者获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委员会赞扬雷沙和穆拉托夫为维护言论自由而进行的“勇敢斗争”。克里姆林宫在第一时间向穆拉托夫表示祝贺。
2021年10月9日
出生于非洲的古尔纳获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古尔纳在1960年代后期作为难民来到英国。瑞典文学院称赞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和难民的命运“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2021年10月8日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真锅淑郎、哈塞尔曼以及帕里西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前两位的研究首次对全球变暖做出了可靠预测,帕里西则将对气候的新认识扩展到了其他复杂的物理系统。
2021年10月6日
人人都应该懂一点拍卖理论
夏春:拍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何填写志愿、如何找到满意的工作、何时竞拍车牌,如何避开“赢家的诅咒”等都是学问。
2020年10月19日
“基因剪刀”背后的科学家拍档
于2011年结识的两名女科学家在几年内发明CRISPR,这种基因剪刀很快便显现意义,2015年就有人预测其研发者将获诺奖。
2020年10月13日
2020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拍卖理论”经济学家
斯坦福大学教授米格罗姆和威尔逊在拍卖理论和新拍卖形式设计方面的工作,如今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用于分配各种资源。
2020年10月13日
预测诺奖主题:贫富差距与房价波动比想象的可怕
夏春:本文分析今年可能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这对我们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可能受到的影响至关重要。
2020年10月12日
两名女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的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美国的珍妮弗•道德纳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她们开发CRISPR“基因剪刀”的开拓性工作。
2020年10月8日
三位科学家因与黑洞有关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中一位在1965年从理论上证明黑洞确实能够存在,另两位在上世纪90年代发现银河系中央有一个看不见但质量极大的物体。
2020年10月7日
“城市溢价”:诺贝尔奖的穷人经济学与中国的穷人经济学
刘远举:中国的贫困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城乡问题,但城乡之间的流动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民和他们的孩子获得“城市溢价”。
2019年10月17日
假如有诺贝尔管理奖应该颁给谁?
希尔:在这个颁奖季我再次想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项诺贝尔奖是为管理者而设的,那要表彰什么呢?而谁又应该被提名?
2019年10月18日
三名经济学家因减贫研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因用实验性方法致力于全球减贫而共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9年10月15日
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将重振经济学家地位
研究贫困根源和减轻贫困措施的三名经济学家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将有助于扭转外界对于经济学家脱离实际的印象。
2019年10月15日
英国小出版社五年内两度押中诺奖
仅两名全职员工的英国菲茨卡拉多出版社5年内两度押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该社创立者说,出版商“一直在玩押宝游戏”。
2019年10月12日
诺贝尔奖和“无用的知识”
刘裘蒂:物理奖得主皮伯斯从不受重视的谜题入手。诺奖的秘密似乎不是急着去当最后的收成者,而是拓荒的先锋。
2019年10月11日
专访英国皇家协会会长文卡:诺奖本不应被过分关注
赵潇:这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表示,现在人们把获诺奖看得太重,超过了科学发现的意义。而科学家容易犯两种诺奖综合症。
2019年7月26日
诺奖得主斯特里克兰:我10岁对激光一见钟情
斯特里克兰:我从小就在数学和科学方面表现出色,但那时的普遍看法是,这些都是“男生的科目”。这种局面正在改变,但我们的工作还远未完成。
2019年2月20日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传达出的信号
阿胡贾: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似乎在纠正几个长期存在的错误,向女性和年轻研究者发出的信号是,他们的发现将得到赏识。
2018年11月5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11月1日
2.
中美领导人峰会凸显中国已是美国势均力敌的对手
3.
当美国制造不确定,中国的机会在哪里?
4.
每周时事分析:中美要不真正G2,要不继续斗争
5.
“报考斗士”张雪峰和他的“教辅生意经”
6.
“习特会”为中美较量降温
7.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李在明仍在中美间平衡
8.
十五五规划、产业政策和国际竞争
9.
德国害怕失去存在感
10.
从郑智化“连滚带爬”登机看民航困局
上一页
‹‹
1
2
3
4
5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