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核武器

美军前高级将领:美俄应大幅核裁军

卡特赖特上将表示,美俄应在未来十年将核武规模削减80%,才能对中国、印度等国施压
2012年5月16日

FT社评:国际社会不能再忽视印度的野心

西方长期对印度核武计划采取宽容态度,但随着印度试射射程5000公里以上、能够打击北京和上海的“烈火5型”导弹,国际社会不能再对印度的核武计划视而不见。
2012年4月20日

朝鲜:运载火箭近日发射

平壤方面不顾安理会决议,已将一颗卫星置于运载火箭上
2012年4月13日

奥巴马接近“核时刻”

白宫一些官员开始将2012年称为“伊朗之年”,而本来美国经济会是这一年的主题。很多人担心,伊朗局势可能会成为奥巴马凌晨3点被电话吵醒的原因。
2012年2月21日

分析:朝鲜动荡的危险性

朝鲜的核能力在不断取得进展,其弹道导弹射程已能覆盖日本大部分领土。朝鲜有可能因错估形势而使用核武器。此外,朝鲜还可能向外国输出核技术。
2011年12月20日

IAEA伊朗立场出现转变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最新报告以详细证据,证明伊朗正在开发核武能力。报告显示出日籍总干事天野之弥与前任巴拉迪在对待伊朗问题上的不同立场。
2011年11月9日

FT社评:全球零核之路

伊朗核计划和恐怖分子获得核材料这两种威胁,正慢慢将世界推向一个核武临界点。要想消除此类威胁,有核国家必须开始削减核武器。
2011年6月27日

世界核武支出不降反升

“全球零核倡议”组织称,世界9大核国家未来10年的核支出将总计1万亿美元
2011年6月20日

韩国军演让半岛紧张局势升级

朝鲜警告将发动圣战,韩国则誓言对任何袭击发动反击
2012年8月29日

美参议院批准美俄核裁条约

奥巴马继医改、金融改革方面取得进展后,又在外交政策领域获得重大成功
2010年12月23日

美国继续对平壤“战略忍耐”

美国至今仍认为伊朗在国际上造成的威胁远甚于朝鲜,原因之一是,朝鲜的野心没那么大——朝鲜图的只是通过改变自己的核行为,换取政治和经济上的让步。
2010年12月16日

朝鲜动机引发外界争议

对于朝鲜炮击韩国岛屿最极端的解释是,金正日将以越来越令人胆寒的攻击挑衅韩国,直至引发战争。较为乐观的人则认为,金正日不会让朝鲜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2010年11月29日

印度成功试射可搭载核弹头的中程导弹

导弹由印度自主研发,旨在对核领国巴基斯坦与中国起到威慑作用
2010年11月26日

中国不能被朝鲜“绑架”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陈杰人:朝鲜此番炮击,意在增加手中筹码,重新吸引全球目光,并胁迫中国继续为其提供保护。北京方面应当予以严厉谴责,让朝鲜绑架中国的意图落空。
2010年11月26日

Lex专栏:“大无畏”的韩国股市

韩国股市不畏朝鲜空袭,政府保证“托市”或许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根本上讲,股市的冷静,表明韩国投资者已经厌倦了“光说不练”。
2010年11月25日

分析:韩国还能忍多久?

朝鲜对韩国延坪岛的炮击,使首尔陷入了一场痛苦的辩论:在被迫还手之前,韩国还能容忍多少次暴力挑衅?何时不作为的风险会超过行动升级的风险?
2010年11月24日

“韩国考虑要求美重新在韩部署核武器”

韩国国防部长的这一暗示是对朝鲜新建成大规模核浓缩设施的回应
2010年11月23日

朝美对峙陷入僵局

平壤近日透露已建成新的铀浓缩设施。金正日正在又一次试图迫使美国及其盟友按照他的条件行事,重启陷入停滞的朝核国际谈判,但美国政府表示,这一次不会让步。
2010年11月23日

西方:朝核设施有外援

西方情报官员称,在朝鲜新近宣布的核设施的建设中,位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黑市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表示,有一个全球性的供应网络在为巴基斯坦、朝鲜和伊朗供货。
2010年11月23日

朝韩在边境岛屿交火

朝鲜周二向韩国一个岛屿发射了数十枚炮弹,导致岛上房屋起火,人员受伤,而韩国方面则予以回击
2010年11月23日

朝鲜炮击韩国岛屿

朝鲜向韩国发射200枚炮弹,导致韩国起码一名士兵丧生,韩方以炮火回击
2010年11月24日

美国敦促中国协助遏制朝鲜核计划

此前有报道称,朝鲜建造了新的大规模铀浓缩设施,可能增加其核武器材料储备
2010年11月22日

戳穿伊朗海上“花招”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利维:面对制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采取了大量欺骗手法,来隐瞒自己的身份,并逃避制裁。
2010年8月19日

经济型核威慑

吉迪恩•拉赫曼:英国政府在最新有关核武器的白皮书中,强调建设“可信”核威慑的必要性。可是,确立一种近乎不可信的核威慑也同样有效,比如朝鲜和巴基斯坦。
2010年7月27日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