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加紧了重塑美国制度与社会结构的行动:白宫向少数高校——现已扩展至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发布了所谓“学术卓越协议”(compact for academic excellence)。
这份协议规定了一系列源自MAGA诉求清单的改革,高校若不遵守将面临失去联邦资助的惩罚——据相关人士称,该倡议对高校本身的反馈持开放态度。这些要求涵盖了从微观管理(例如要求设置单一性别厕所、对美国学生的学费设定价格上限)到意识形态(包括实行“基于成绩”的招生制度,而不考虑群体是否在历史上受压迫)等等内容。
这一倡议进一步加大了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对美国高校施加的压力,尤其是对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和哈佛大学(Harvard)。正如其一贯所为,这届政府抓住了一些确有其事但影响较小的缺陷,利用其当作杠杆来推进自身目标。确实,远不止MAGA阵营的美国人存在担忧,认为高校的政治立场过于同质,不利于其自身发展;左翼身份政治压抑了辩论;并且在应对反以色列的抗议活动时失职。
但即便特朗普政府表面上为改进所作的努力是出于善意,其“药方”也将比“疾病”更糟。政府当然有权为高校补贴设定合理条件,并依法执法。但拟议中的协议并非如此。作为对偏颇招聘的补救,它提出的是一种纯洁性测试政策;作为所谓左翼偏见的替代,该协议要求学校对那些“贬低”保守观点的人采取行动。
该协议是政府广泛打压异议行动的一部分,也反映出特朗普对批评的个人报复心态。他的政府通过起诉、骚扰和经济惩罚,打击了律师、记者、喜剧演员以及大学。最近,美国军人被要求警惕针对总统的政治不满,且有人因被认定对查理•柯克(Charlie Kirk)之死表现出不敬而被撤销签证。
这份协议只是一场更大规模行动的升级,旨其目的是迫使学术界迎合政府意志;若无法得逞,便削弱其在公共领域的批判声音。政府提出的要求前后矛盾,泄露了其真实意图。它一方面反对在招生与聘用中考虑多元与包容,另一方面却力挺保守立场。
要捍卫自由探究,并不能像该协议所要求的那样“废除那些有意……贬低……保守主义思想的大学部门”。比方说,上述思想是否包括质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作用或疫苗的有效性?对其科学地位的驳斥是否算作贬低?
在最初收到该提案的九所大学中,有两所——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已将其驳回,认为这是对言论自由和学术探究的攻击。最有影响力、财政实力最雄厚的大学应当声援它们,这将使处境更为脆弱的学校更容易仿效。然而,鉴于几乎看不到特朗普会收手的迹象,各校必须严密管理自身事务:为经费削减做好准备,并解决任何可能为政府提供借口的问题。
高校是探究共同体:它们的首要职责是在追求客观真理的过程中营造文明分歧的环境。签署特朗普的协议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