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力量”背后的力量博弈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能源

“西伯利亚力量”背后的力量博弈

谭浩:欧俄能源合作的终结,意味着俄罗斯必须转向亚洲,为其天然气资源寻找新的长期市场。
00:00

{"text":[[{"start":6.97,"text":"9月2日,中国领导人与来华参加上合组织会议及阅兵典礼的俄罗斯和蒙古国领导人举行了三方会晤。这次会晤达成的一项重要而具体的成果,是三方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Power of Siberia 2)签署了具有约束力的备忘录。"}],[{"start":24.61,"text":"作为 “西伯利亚力量1号”(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姊妹项目,“西2“年设计输气能力500亿立方米,经由蒙古进入中国。同时,中俄双方还签署商业协议,计划将现有“西1”对华年输气规模从380亿立方米提升至440亿立方米,并把在建的‘远东线’输气规模从原计划的100亿立方米上调至120亿立方米。"}],[{"start":49.44,"text":"“西1“项目2014年正式开工,2019年开通,耗资约550亿美元,被称为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最大的基建项目。而将要进入设计阶段的“西2”项目,被其俄方实施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首席执行官称为“全球天然气行业规模最大、资本密集度最高”的项目。"}],[{"start":72.28,"text":"自2014年中俄供气框架协议提出以来,“西2”由于价格与路线走向的分歧等原因,经历了长期谈判并数度搁置。而最近实现突破,显然与国际政治形势和能源格局的变化有密切联系。"}],[{"start":88.22,"text":"欧俄能源关系的终局"}],[{"start":90.58,"text":"“西2“的实质推进,受到俄罗斯和欧盟能源关系剧烈变化的直接影响。"}],[{"start":96.63,"text":"在2021年俄乌战争前,欧盟每年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约1550亿立方米,占其消费量的40%,进口总量的45%。而到2024年,俄气在欧盟总进口中所占份额已降至不足19%,其中管道气仅约11%。Gazprom更是在2023年录得二十年来首次年度亏损。"}],[{"start":121.74,"text":"更重要的是,欧盟正在积极推动快速削减、以致最终完全停止俄气的使用。根据今年5月公布的路线图,欧盟将在2025年底前终止所有现有俄气现货合同,并在2027年底前全面停止俄气进口。同时通过更严格的“来源证明”规则,堵住“混装转售”的漏洞。"}],[{"start":144.49,"text":"这是欧盟为彻底摆脱对俄罗斯化石能源依赖而制定的REPowerEU计划的一部分,其核心是节能提效、多元化供应和清洁能源的加速部署。在天然气领域,为了替代俄气,欧盟正加大从挪威、美国等国的进口。"}],[{"start":161.92000000000002,"text":"欧俄能源合作的终结,意味着俄罗斯必须转向亚洲,为其天然气资源寻找新的长期市场。"}],[{"start":169.75000000000003,"text":"中俄能源贸易的新依存"}],[{"start":172.54000000000002,"text":"与欧俄能源关系骤降相对照,中俄能源合作正加速升温。"}],[{"start":178.20000000000002,"text":"2021年,俄罗斯在中国天然气进口份额仅为10%左右;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超过25%。其中,由于“西1”线的建成,中国自俄进口的管道气激增,到2024年已达近270亿立方米,占中国管道气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start":198.91000000000003,"text":"同时,中美能源贸易几近停滞。今年6月,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原油、LNG和煤炭量几乎归零,为三年来首次。这一趋势进一步扩大了中俄能源合作的空间。"}],[{"start":214.12000000000003,"text":"展望未来,多家机构预测中国天然气需求将在2035–2040年间达到峰值,规模约6000–6200亿立方米。如果“西伯利亚力量”1号、2号及远东线全部满产运行,俄罗斯对华供气有望超过1000亿立方米,占中国峰值需求的17%左右。中俄在天然气领域正形成一种新的相互依存关系。"}],[{"start":240.00000000000003,"text":"能源依存的双刃剑"}],[{"start":242.58000000000004,"text":"国家间的能源相互依存关系,是笔者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China’s International Energy Relations: The Impact of Transition from Fossil Fuels to Renewables(《中国的国际能源关系:能源转型的影响》)中讨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国际关系中,依存往往伴随权力关系:被依存一方能够借此扩大外交和战略影响力。但这种关系并非固定,而是随市场格局、议价能力与地缘形势不断演变。"}],[{"start":271.82000000000005,"text":"对中国而言,进口天然气和投资跨境管道在短期内有助于能源安全。天然气作为低碳过渡燃料,在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全面接棒之前,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start":287.26000000000005,"text":"但另一方面,跨境管道投资巨大、周期极长,一旦投运容易造成“锁定效应”,甚至形成“高碳资产”的路径依赖。与石油和LNG相比,管道气的排他性和双边性更强,通常被认为具有更大的地缘政治风险。再加上“西2”线经蒙古入华,涉及建设协调、过境费用、相关地区生态影响等问题,将进一步增加三方博弈的复杂度。"}],[{"start":314.35,"text":"中国的博弈策略"}],[{"start":316.3,"text":"国际能源市场和地缘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及世界的能源转型也在不断推进。这些因素对未来“西2”的实施带来不确定性与挑战。"}],[{"start":327.87,"text":"提升中国在这一项目中博弈地位和战略主动,可考虑以下一些策略。"}],[{"start":333.6,"text":"首先,中方需要控制节奏,保持战略弹性。这意味着中国应该在合同中寻求开放的价格下限,并争取可中断和可转售的相应条款,避免长期锁定。"}],[{"start":346.51000000000005,"text":"其次,中国需要保持多元化的能源供应。在天然气领域,中国应保持与拓展和其他供应国的合作,并继续强化液化天然气运输与接收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针对过境风险,还需要保持替代和备用通道的工程可行性研究。"}],[{"start":366.19000000000005,"text":"最后,需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的投入,从根本上减少对外部化石能源的依赖,真正实现中国国家领导人所强调的目标——“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start":378.32000000000005,"text":"“西伯利亚力量”的英文是Power of Siberia,其中power具有多重含义,不仅意指“力量“及“能源”,更隐含“权力”。在这项重大能源项目背后,确实存在围绕依存与权力的博弈。"}],[{"start":392.24000000000007,"text":"(作者系宁波诺丁汉大学教授,剑桥大学出版社2025年新书China’s International Energy Relations: The Impact of Transition from Fossil Fuels to Renewables的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责任编辑邮箱:tao.feng@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7372068_9830.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罗马女性的时尚秘诀

“永恒之城”罗马,永远是毫不费力的优雅之都。

技能提升的科学与心理机制:实践为何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在良好文化氛围下,人们能够相互学习,而且往往十分高效。

苹果iPhone Air减产与中国“无人配送车”落地

由于中国以外市场需求疲软,苹果已要求多家供应商大幅削减其有史以来最薄机型的零部件和电子模块订单。

为很么我们如此在云计算宕机的时候如此脆弱?

亚马逊近期的问题凸显出互联网对少数美国科技巨头的高度依赖。

人工智能会延长还是缩短人类寿命?

新的科学进展或许能让一些人活得更久,但社会经济影响可能会迫使另一些人更早离世。

特朗普用密集外交攻势向内塔尼亚胡施压

鲁比奥、万斯、维特科夫和库什纳先后访问以色列,推动落实特朗普的加沙协议。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