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外卖

外卖大战中的赢家和输家

闫曼:这一届消费者是“见过世面”的,经过这么多次外卖大战之后,像我这样薅了羊毛就走的消费者比比皆是。
23小时前

即时零售如何引发“第二次外卖大战”?

中国外卖大战第二回合开打,这次争夺的不只是你的午餐,而是整个即时零售市场。
2025年5月7日

给骑手缴社保,谁最关心?

徐瑾:以骑手为代表的灵活就业群体群体不断壮大,每每引发不少讨论,应该如何看这件事?如何真正保障他们的权益?
2025年3月17日

中国外卖平台竞相为骑手改善福利

京东宣布进军外卖业务并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会保险后,美团和饿了么都表示将扩大骑手的社保福利。
2025年3月11日

灵活就业者的社保政策不应被舆论驱动

刘远举:当交社保成为一种道德上的义务,平台都开始跟进,一些灵活就业岗位向全职化演变,就业容纳量就会下降。
2025年2月28日

京东剑指餐饮外卖,挑战美团饿了么

这家电子商务巨头正与大型连锁店和高质餐厅合作,准备挑战美团和饿了么的双头垄断地位。
2025年2月14日

外卖平台主动反超时工作,反映了一种时代趋势

刘远举:新技术未必一定能打破中等收入陷阱,只有将新技术、新行业获得的财富分配给更多的普通人,让产业更加普惠,才能打破中等收入陷阱。
2025年1月6日

拼好饭的“内卷式”恶性竞争不利于中国外卖行业发展

翁一:以拼好饭为代表的团购外卖给外卖行业带来的弊端远大于益处,扭曲价格,急功近利,不可持续,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和长远发展。
2024年9月2日

外卖骑手下跪事件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状态

刘远举:骑手和保安的矛盾源于无数人对权力、档次感的认识和需求,源于缺乏良善的公共性。这个问题依靠平台、技术都是无法解决的。
2024年8月15日

Lex专栏:美国“零工经济”保持强劲势头

习惯了一键叫车或送货上门的消费者不愿放弃这种便捷。
2024年8月13日

食客争夺战后送餐应用累计亏损达200亿美元

DoorDash、Deliveroo、Delivery Hero和Just Eat Takeaway将新的重点放在利润上,尽管疫情后增长放缓。
2024年5月29日

美团海外扩张 王兴御驾亲征

内地经济增长放缓,美团首席执行官王兴决定亲身转战海外,将最核心的外卖业务交棒“少壮派”,但能否为公司寻求新增长点则有待观察。
2024年2月21日

Lex专栏:“银发经济”利好美团

为应对国内人口迅速老龄化而出台的“银发经济”政策,有望给中国最大送餐平台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
2024年1月26日

抖音进攻外卖市场 美团业务影响有限?

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即将试点推行外卖配送业务,市场关注此举会否颠覆外卖行业格局。
2023年2月17日

百胜中国利润率四年高,效率提升令投资者惊叹

肯德基和必胜客的中国运营商报告了四年来最高的餐厅利润率,这得益于一系列因素形成的“完美风暴”,其中包括暂时性和长期因素。
2022年11月7日

美团拟拓国际业务 或选址香港作跳板

在线食品配送巨头美团近日传出有意将服务扩展至中国內地以外,首站或选址香港。
2022年10月20日

每日优鲜倒下对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意味着什么?

随着中国与美国的科技竞赛升温,消费互联网企业风光不再,它们在中方优先事项上的排名已远远低于半导体和机器人。
2022年8月11日

美团市值缩水260亿美元

在中国监管机构宣布将引导外卖平台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后,美团股价暴跌15%,市值缩水260亿美元。
2022年2月18日

Flipdish在腾讯领投的新一轮融资中估值超过10亿美元

Flipdish提供了创建订餐应用的技术,该业务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当时许多餐厅发现自己不得不从零开始创建外卖服务。
2022年1月13日

美团被罚款34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以滥用市场地位为由对美团处以罚款,并责令其“全面整改”。这笔罚款相当于其上年营收的3%,比预期的要低。
2021年10月8日

中国外卖骑手的“险途”

中国外卖行业能够发展壮大,与其说是因为外卖平台的算法先进,不如说是因为它们可以通过“众包”规避正规雇佣的成本。
2021年1月27日

点外卖带来的“慵懒”到底有没有价值——答项飙的三个问题

刘远举:认为市场娇纵了消费者、造成资源浪费,这正是计划经济者批判市场经济的主要观点。
2021年1月18日

原饿了么外卖员为讨薪点火自伤

知情人士称,45岁的刘进曾为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工作。他在试图辞职时与饿了么的当地合作伙伴发生工资纠纷。
2021年1月13日

如何解救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

李楠:由算法造成的问题,应该由算法解决。应考虑到最坏情况,利用数据给出最优配送时间,才是合理“弹性”时间,才能保证多方利益最大化。
2020年9月22日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