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高通

特朗普封杀博通收购高通案

特朗普在总统令中表示,有“可信证据”让人相信,博通在收购高通之后可能会“采取有可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行动”。
2018年3月13日

美国监管机构明确反对高通被收购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不寻常地公开警告,新加坡博通对加州芯片制造商高通的敌意收购可能导致中国在5G技术上跑赢美国。
2018年3月7日

美国政府下令高通将股东大会推迟30天

此举突显华盛顿方面决心利用其政治权力,对可能将美国技术转让给外国公司的交易进行审查并提出挑战。
2018年3月6日

美国议员呼吁审查博通收购高通交易

参议院共和党二号人物科宁呼吁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迅速审查”博通收购高通的提议。但该委员会的管辖权可能受到质疑。
2018年2月28日

高通愿意被博通收购 但要求提高报价

知情人士称,高通要求博通至少提高报价15%,使包含债务的总价码达到1600亿美元,这将是科技行业迄今最大收购案。
2018年2月27日

高通提高对荷兰同行收购报价

高通表示,已与持有恩智浦逾28%股权的九个股东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并在等待中国有关部门的批准。
2018年2月21日

高通与多家中国手机厂商联合发布5G领航计划

高通与联想、中兴、小米、OPPO、vivo等中国手机厂商组建了联盟,着眼于最早于明年推出5G设备。
2018年1月25日

博通试图敌意收购高通

博通提名11名董事人选以取代世界最大智能手机芯片制造商的整个董事会,此举很可能引发一场激烈的代理人战争。
2017年12月5日

高通再对苹果提专利诉讼 试图禁止iPhone X在美销售

高通指控苹果侵犯16项专利,包括很多智能手机功能,高通试图禁止iPhoneX以及之前的型号在美国销售。
2017年11月30日

博通和高通合并将在中国面临挑战

博通与高通的拟议并购预计将受到中国的严格反垄断审查,因为中国当局希望在这一重要行业保护本国企业。
2017年11月8日

知情人士:高通准备拒绝博通敌意收购

知情人士称,美国加州芯片制造商高通打算拒绝竞争对手博通1300亿美元收购要约,但博通似乎不会就此罢手。
2017年11月7日

高通完成全球首个5G数据连接

该公司在实验室演示了其首个与一款移动设备的5G数据连接,其速度比现在的4G快好几倍,5G手机指日可待。
2017年10月17日

高通发布新款芯片骁龙835

新款高通骁龙芯片体积减少约35%,耗电量减少约25%,让使用该款芯片的手机能够做到更轻薄、续航能力更强。
2017年1月4日

胡厚崑:“华为拿下5G时代”是夸张其辞

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在接受FT中文网专访时表示,5G标准达成并不是你输我赢的过程,这不是两个公司之间或两个国家之间的竞争。
2016年12月5日

Lex专栏:科技公司该不该捍卫知识产权

并非每家硅谷公司都像高通和甲骨文那样咄咄逼人地捍卫知识产权。谷歌仅两次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而且都是为了报复。
2016年5月31日

高通因不当聘用中国官员亲属受罚

高通向美国证交会支付750万美元和解金,以了结后者对其不当聘用中国官员亲属的指控
2016年3月2日

在华外企必须接地气

专利律师鲁滨逊:要降低监管调查带来的风险,外资企业在中国必须有朋友。这不是鼓励企业付诸腐败,而是为了保障信息畅通。这是高通应吸取的教训。
2015年12月16日

高通将裁员4500人并考虑拆分

加纳伙伴基金入股后一直在施压高通削减成本,到2016年底可能裁员4500人
2015年7月23日

高通任命孟朴重掌大中华区业务

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6个月前被中国反垄断当局处以9.75亿美元罚款
2015年6月11日

Lex专栏:高通不应剥离芯片业务

高通已在为全球绝大多数手机发放许可证,其芯片和许可证业务间的协同效应已不那么重要。虽然其业务下滑,但分拆既无助于解决目前挑战,也无助于修复部门的估值。
2015年4月20日

高通力图重拾“中国价值”

这家美国芯片商希望消除中国反垄断案的不利影响,并重启专利收费;同时它还力图证明,它对中国市场以及小米、联想等中国企业的全球抱负都是至关重要的。
2015年4月4日

Lex专栏:高通的惨胜

在世界其它地方,高通用户要按照手机净销售价的100%支付专利许可费。在中国,计费基础是手机净销售价的65%。这开启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先例。
2015年2月11日

高通在中国认罚9.75亿美元

高通与发改委达成的和解罚款创下纪录,但将令其收取中国制造商的专利许可费更容易
2015年2月10日

职场压力

日本的工作文化浸淫着“疲惫比卓越更有美德”的观念——这种立场刚好符合企业利益。过劳死并不新鲜。几十年前,日本就首次承认了这个词,过劳死引发的索赔案件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创纪录的1456起。日本人平均一年的工作时间累计超过2000个小时,是全世界过度工作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024年11月8日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