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慎思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时机

芝加哥大学教授克鲁斯内尔:摆脱金融危机就像摆脱尴尬的社交聚会一样:适宜地退出非常重要。各国央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做到避免通缩、提供货币融通以恢复经济增长,同时不引发严重通胀。
2009年8月18日

经济回暖 政策两难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吴铮:中国公布7月经济运行数据。喜忧参半的数字,突现了中国宏观政策进退两难的局面。市场关注的是,宽松的宏观政策是否需要调整?
2009年8月13日

分析:中国要求银行放缓贷款发放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央行已告大型国有银行负责人,要求他们放缓新贷发放步伐
2009年8月10日

Lex专栏:上山容易下山难?

面对资产泡沫和低效贷款,中国正叫停信贷增长。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房地产贷款等,但更为传统的货币收紧眼下则太过激进。
2009年8月11日

短线观点:英国央行意欲何为?

英国央行宣布再度回购500亿英镑长期英国国债。不论理由何在,其含义都不太美妙。
2009年8月7日

经济学家须正视群体狂热

鲁汶大学教授格劳威:宏观经济学家能估算个体理性行为者的举动,但无法推测群体的狂热。要让宏观经济学贴近现实,经济学家必须推测这种狂热。
2009年7月24日

短线观点:伯南克的治通胀药方

尽管伯南克认为通胀不会很快成为一个大问题,但他已在尝试开出应对通胀的良药。这舒缓了美国债券市场情绪,尽管对股市没什么帮助。
2009年7月22日

Lex专栏:中国货币政策悄然收紧?

在未来至少半年内,中国央行可能会听命推迟加息,或暂缓抑制贷款增长。在经济明显复苏之前,中国央行只会悄悄收紧银根。
2009年7月17日

央行行长要敢讲话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国家不是政客的财产。尽管央行行长始终应谨慎行事,但这并不代表他们须一味沉默。如今,他们有责任打破沉默。
2009年7月13日

经济决策权应当重新划分

英国央行前副行长约翰•吉弗: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建立的宏观经济政策架构,将货币、财政和监管职能分离。为了让世界经济摆脱困境,我们必须为宏观经济政策设计新的框架,并界定政府和央行的角色。
2009年5月25日

通缩忧虑缓解 货币政策立场难改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市场主席李晶:4月份中国CPI和PPI继续呈负增长,但随着经济出现复苏迹象,通缩忧虑似乎正在消退。在决策者认为经济确已走上复苏道路之前,不大可能改变货币政策立场。
2009年5月11日

为何必须质疑央行政策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就货币政策来说,金融危机无疑是场灾难。我们都以为,通过推行通胀目标制,终于找到了圣杯。现在才知道,这只是一个幻觉。
2009年5月8日

Lex专栏:世界在寻找曙光

关于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经济摆脱危机,世界或许正在走到一起。人们在许多领域即使没有达成共识,立场也是大致相同的
2009年3月24日

法国央行行长:欧央行也在“定量宽松”

诺亚称,为了提振欧洲经济,欧洲央行实际上已在实施类似于英国央行“定量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2009年3月16日
|‹上一页‹‹505152535455565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