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毛泽东

李四光传:一个标准文革语文标本(上)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这本书呈现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革命逻辑。她们自觉地把亲人当作一个政治符号叙述,人的存在仅是为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
2015年7月16日

反思“按比例搞斗争”的当代意义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毛泽东:真实的故事》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毛的“按比例搞斗争”方法论,曾经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生死存亡,同时对目前中国艰难推进的法治进程和曲折迂回的改革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
2015年5月21日

经斯大林毛泽东理解现代中国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最近依据苏俄档案撰写的新版毛泽东传记为了解现代中国的焦点问题提供了绝佳窗口。毛在大跃进时实施城乡隔离的户口制、党内高层清洗等,都学了斯大林的政策和手法。
2015年5月11日

毕福剑的罪与罚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毕福剑事件验证了中国当下的政治生存状况:没有对私人信仰的保护,要求无条件服从主流意识形态,造就的是人格分裂的普遍现实。
2015年4月10日

中国社会需要一致的是非观

天则经济研究所茅于轼:各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虽常有不同,但很少像中国这样对立和互不服气。一个社会要建立更一致的是非观,首先要放开言论管制,鼓励公开讨论。
2015年4月10日

困窘中的修行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在毛式法西斯施虐的年代,启功的“革命书写”,实乃不得不之行为。启功在口述自传里曾回忆,文革中抄大字报是他“书法水平长进最快时期”。
2015年1月22日

挣扎在革命漩涡中的卑贱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以军事化方式组织的革命集体,除了休息,人们整天都泡在一起,既相互监视,又相互合作,一本正经的革命逐渐蜕变为无聊的游戏。
2015年1月8日

毛泽东时代的启功书法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李强:文革时,人们觉得启功字写得好看,便问是什么体,答曰“大字报体”。文化悲剧以时代闹剧形式出演,成为数千年中国书法史的一大奇观。
2014年12月26日

启功与毛泽东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避讳在中华大地是一门幽深的学问,言说和书写都有各种不得不遵守的忌讳。事实上,对皇帝的避讳一直延续到当代中国。
2014年12月25日

例证塑造的红色世界(上)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对字的重新释义只是革命化的第一步,一个步入识字阶段的孩童,如果虔诚地相信《新华字典》的释义,将逃脱不了被洗脑的命运。
2014年5月15日

毛泽东时代的关键词(十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曰:“偷一石,当模范;偷一斗,红旗手;不偷不逮,饿死活该。”饥饿把原有的做人道德彻底摧毁了。
2014年2月6日

毛泽东时代的关键词(十)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中苏交恶之后,小镇出现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从县里来了一个专家模样的人,决定在教师宿舍和教室之间的空地上挖洞。
2014年1月16日

没有真相,就没有和解

中国历史学家章立凡:部分“红二代”从不断自辩到促进反思,以道歉求和解,避免社会的彻底撕裂,当然是一种最明智、成本最低的维稳,可惜尚未被主政者所理解。
2014年1月16日

没有法治的反腐难言乐观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资中筠:如果不强化法治,温和的、配合改革又具有善意的民间力量,会被当做敌对力量压制下去;而依靠老式的反腐套路,体制里的贪官是抓不完的。
2014年1月15日

毛泽东时代的关键词(九)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我那时弄不清鲁迅和毛泽东的关系,但能嗅出一丝其间的联系:不好好说话,总是话里藏话,虽不大读得懂,却也能体会那股恶毒的快感。
2014年1月9日

毛泽东时代的关键词(八)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1955年开始除“四害”。四年后麻雀快绝种了,害虫却泛滥成灾。加上消灭了农业生产力的人民公社制度,中国历史上最可怕的三年大饥荒降临。
2014年1月2日

媒体札记:是人不是神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当前中国的意识形态争论中,对毛的认识和评价是区分敌友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昨日习近平对毛泽东的评价文本一出,就成为舆论解码的焦点。
2013年12月27日

中国官方刊发习近平纪念毛泽东诞辰讲话

本文为中国政府网发布的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2013年12月27日

毛泽东时代的关键词(七)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1977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部分词语简释》对古今中外诸多人物进行褒贬,其评语很能传达那个时代的气息,“世界观”黑白分明。
2013年12月27日

徘徊的幽灵

历史学家章立凡:毛泽东成为一个时代符号。如果政治改革没有被阻断,继续与经济改革齐头并进并使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受益,对于毛的争论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激烈。
2013年12月27日

媒体札记:参拜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社交媒体将毛诞节中共最高层的举动无限放大,拥毛与反毛派相互指责又各自忖度新领导对毛的态度。巧合的是,安倍参拜,也成意见领袖们相互攻击的武器。
2013年12月26日

媒体札记:毛诞节不平安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临近,左右阵营将26日视作观测中国未来走向的时间窗口,观念对峙白热化。而不趟浑水则是多数市场化媒体的默契。
2013年12月25日

一个80后媒体人眼中的毛泽东与中国

FT中文网撰稿人幸不知:很多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时至今日仍然是摇摆的,在与我的父辈们谈及有关话题时,他们时而因追忆而不忿,时而又希望一种超越制度的文革式强权可以将当下的所有问题“毕其功于一役”。
2013年12月25日

什么是“左”和“右”?

如果关注经济和政治新闻的话,你常常会看到“左”和“右”的说法满天飞。那么,你了解什么是左和右吗?
2025年8月26日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