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美国网络防御战效率堪忧

FT专栏作家邰蒂:面对频繁的网络攻击威胁,美国众多机构和部门虽然奋然迎战,但彼此的协作效率却颇低。也许只有一场足够严重的危机,才能让官僚们真正联合起来。
2015年7月14日

周永康被提起公诉

这位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由天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2015年4月3日

报告:华为未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风险

首份审查评估报告称,使用这家中国公司所提供的设备的风险已被“充分缓解”
2015年3月26日

希拉里备选路上遭遇“电邮门”

爆料称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任内只用个人邮箱处理公务,引发安全担忧的批评
2015年3月4日

科技企业须与情报机构携手反恐

GCHQ主任汉尼根:新一代恐怖分子能够自如运用新媒体,令各国政府和情报机构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只有与科技企业合作,才能化解这个危机。
2014年11月6日

硅谷企业驳斥“不配合反恐”指责

业内人士称,在数据隐私和国家安全之间找到平衡是各国政府的责任
2014年11月5日

美国加强入境电子设备安检力度

Isis在中东势力蔓延引发美国对恐怖主义的担忧,安全专家担心炸弹伪装成的电子设备
2014年7月7日

“007”制片人将操刀斯诺登电影

索尼影视表示已经敲定电影版权,影片将由“007”系列影片制片人制作
2014年5月15日

企业IT员工或成情报安全软肋

外国情报机构正将目标对准大公司的IT员工,希望招募他们,以获得敏感电脑系统的访问特权。
2014年5月6日

任正非:华为绝不上市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伦敦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称,上市公司股东贪婪且短视。华为之所以领先对手,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上市;虽未上市,但华为已足够透明。
2014年5月4日

美国情报机构担心“虚拟拉登”

一份解密文件显示,美国政府担心基地组织将利用网络制造拉登化身实施恐怖活动
2014年1月10日

奥巴马权衡监听改革

奥巴马将利用圣诞假期考虑一个专家小组对美国国安局所作的调查报告,并对如何改革国安局作出最终决定。大规模收集电话信息和监听他国领导人的做法成为焦点。
2014年1月2日

英国拟收紧关于敏感基础设施交易的程序

此前英国对中国技术公司华为的监督引发疑问
2013年12月17日

各国为何纷纷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FT专栏作家拉赫曼:中国和日本都计划成立自己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但要搞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还需观察这些机构到底有多大权力、它们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心。
2013年11月15日

美国网络监控再被曝光

斯诺登披露了美国家安全局收集互联网数据的XKeyscore计划,奥巴马政府再遭批评
2013年8月2日

前CIA局长:华为为中国从事间谍活动

海登这番言论比此前美国政府对华为的评价更为负面,华为否认指控
2013年7月19日

FT社评:欧洲应小心应对棱镜事件

如果不经深思熟虑,就迎合民众对“棱镜计划”的愤怒情绪,把保护隐私置于一切之上,可能会让互联网四分五裂,并阻碍处于数字化创新前沿的企业的发展。
2013年7月18日

FT社评:美应继续对中国网络间谍施压

斯诺登让美国很难在本周中美高层会晤上就网络间谍问题对中国施压。但中国间谍活动不仅针对外国政府,还针对外国企业,违反了它作为WTO成员尊重知识产权的义务。
2013年7月8日

FT社评:斯诺登不是英雄

在将斯诺登当作英雄之前,我们要注意:在他寻求庇护的几个国家,那里的政府很少关心本国民众的权利。美国政府做对的一点是,它明确对外表示,违法就要被严惩。
2013年6月25日

奥巴马向默克尔重申:监控受法律控制

出访德国的奥巴马希望打消默克尔对美国实施电信和互联网监控的疑虑
2013年6月20日

外交协议

中、俄、美、英、法、德六个世界大国昨日与伊朗达成的协议堪称冷战后最重大的外交协议之一,逆转了这个伊斯兰共和国近10年的经济孤立,以换取对伊朗核计划的限制。美国总统誓言要否决国会中任何阻止执行该协议的立法,但杰布•布什称之为“绥靖政策”。
2025年8月12日

间谍活动

据法国媒体报道,美国情报机构曾对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及其前任尼古拉•萨科齐和雅克•希拉克开展监听,监听延续时间至少六年。爱丽舍宫表示,早在2013年以及2014年2月奥朗德访美期间,法国有关部门就与美国同行讨论了有关间谍活动的指控。
2025年8月12日

网络安全

17日,加拿大多个政府网站受到黑客攻击停止运转了数小时,其中包括加拿大情报机构和国会的服务器。尚不知是否有数据泄露。一段由黑客组织Anonymous上传的视频声称对此事件负责,目的是报复本月在上议院通过的名为C-51的反恐法案。该组织称法案有悖人权宣言。
2025年8月12日

军事关系

中国国防部周一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在中缅边境地区举行实弹演习,这是中国向昔日的亲密盟友发出的明确警告。由于缅甸军方和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小规模冲突,今年以来已至少两次导致炸弹落入中国西南的云南省境内,炸死5名中国村民。
2025年8月12日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