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债市

银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还有多少交投价值?

蔡浩、朱蕾:今年银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供给端继续增长,且降息后利率债下行空间打开,因此当前中低评级银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有不小的投资价值。
2022年1月19日

央行降准对市场影响几何?

周茂华:如何看待本次中国央行降准,央行是否进入宽松周期,及其本次降准对资本市场产生何种影响?
2021年12月8日

以史为鉴:货币政策报告中的表述增减有何启示?

蔡浩:2021Q3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将“大水漫灌”和“管好货币总闸门”的表述删除,引得债市再起涟漪,此举对政策预期有何启示?
2021年11月24日

中国高收益债市场发展前景

胡远川认为,尽管目前中国高收益债市场还不够成熟,但是在其中的投资者最终收益的实现方式还是有很多种选择。
2021年11月24日

外资持有中国股债规模今年增长1200亿美元

据FT计算,截至9月底,国际投资者持有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固定收益证券达到7.5万亿元人民币。
2021年11月9日

大宗商品上涨,货币之祸?

古尧:走出经济周期性底部不能再如过往依靠外在刺激,如宽货币、低利率;这意味着培养经济内在增长动力,对走出经济底部泥潭重要性的上升。
2021年11月3日

收益报告缓和加息预期 美股上涨美元走软

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上涨,而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走弱。
2021年10月20日

市场为何陷入分歧?

周茂华:最新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市场波动加大,反映出投资者对经济与政策走势存分歧。那么第四季度经济和政策会怎么走?
2021年10月20日

中国经济锚定合理区间

周茂华:三季度中国经济趋缓,但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国内政策总量保持稳定,通过结构性工具、加强部门协同,为企业紓困,加快推动经济恢复平衡。
2021年10月13日

美国石油基准在供应忧虑中再创七年来新高

能源股稍早的涨势消退,标准普尔500指数收跌。
2021年10月12日

债市连续跳空,但调整后或是配置良机

蔡浩:抓住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和货币政策仍有空间的主线,债市跳空调整像是一种对政策预期持续落空的情绪释放,利率并不具备持续上行基础。
2021年10月12日

股市大跌时,投资者应该怎么办?

伍治坚:当股市在没有任何征兆情况下突然下跌时,投资者会如何应对?从逻辑上讲,在股市大跌时选择卖出甚至清仓,肯定不是最优的投资决策。
2021年9月24日

为什么新冠疫情严重,股市却还大涨?

伍治坚:一边是哀鸿遍野的新冠疫情肆虐,另一边是红红火火的股市等资产价格大涨,这不禁让人感觉有点混乱:到底哪边跟现实更接近?
2021年9月15日

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机会

陈敏兰: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依然有利于风险资产。但机会总是存在,而且不断变化,投资者只需顺应政策和政治发展方向,在风口来临时把握机会。
2021年9月15日

通货膨胀是否值得担心?

伍治坚:6月美国的CPI达到2008年以来最高峰,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将进入高通胀时代?如果真的发生高通胀,股票还能买吗?哪些行业表现会更好?
2021年7月28日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敞口升至8000亿美元

境外投资者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购入中国资产,对中国股票和债券的持有量在过去一年内飙升了约40%。
2021年7月15日

意外的宽松信号会打破“金凤花姑娘”式的市场平衡吗

蔡浩:意外释放的宽松信号能打破上半年“金凤花姑娘”式的市场吗?股市的表现还算理性,而债市则已“疯”。
2021年7月9日

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导致全球股市下跌

市场预期,在中国出现放缓迹象的同时,美国经济增长也即将见顶。亚洲股市最先下跌,随后负面情绪蔓延至欧洲,再蔓延到华尔街。
2021年7月9日

关于存款报价机制改革、政策组合和债市策略的思考

蔡浩、李海静:短期货币政策不会主动收紧,债市整体呈现震荡趋势。下阶段债市策略,若长端利率阶段性反弹到3.25%位置,投资者可加仓介入。
2021年6月24日

美中紧张促使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

美中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美国通胀数据即将发布,促使投资者进行权衡,美国和欧洲的债券价格均有所上涨。
2021年6月9日

如何应对预期外的高通胀风险?

伍治坚:统计结果显示,股票和债券都无法对冲高通胀带来的投资风险,那么哪些资产在高通胀环境下表现比较好,可以有效应对通胀风险呢?
2021年6月3日

关注资金面出现的自发收敛迹象

蔡浩、李海静:5月下旬资金面出现自发收敛现象,随着后续债券供给压力不断加大、专户摊余产品陆续设立和杠杆增加,这一现象难以自我缓解。
2021年6月2日

资金“堰塞湖”未来如何演变?

蔡浩、李海静:随着债券供给增加,目前宽裕流动性环境将呈收敛局面,且制造业资本开支已现上行信号,投资回升有基础,资金“堰塞湖”效应趋于缓和。
2021年5月18日

投资股票的回报一定更好吗?

伍治坚:从长期看,股票可以给投资者更好的投资回报,但前提是股市所在的国家需要成为国际竞争中的赢家,才能向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回报。
2021年4月28日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