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45支方队次第在天安门广场行进时,中国盛大阅兵式上亮相的新武器一下子成了国内和国际关注的焦点。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把解放军描述为国家可以依赖的部队。阅兵场上展示的核能力,重申了北京方面要吓阻美国的决心。
其中数枚导弹首次公开展示出了中国从陆地、海洋和空中发射核弹头的能力。
高超声速、超声速和自主武器也引人注目,而新型无人机和反无人机装备的登场,则展示了未来倘若爆发台海战争可能发挥关键作用的技术。
自习近平上次在2019年主持阅兵以来,本就糟糕的中美关系愈发恶化,围绕台湾问题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北京方面宣称对台湾拥有主权,意图将其置于自身控制之下。
阅兵的队列编排也反映了解放军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来自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和军事航天部队——这几支部队去年才成立,旨在优化指挥流程——的方队首次在天安门广场受阅。
一款先进洲际核导弹的首秀
中国最先进核洲际弹道导弹“东风-61”在阅兵式上首次亮相,有关这款公路机动导弹的细节目前所知不多。但它的亮相,以及采用发射井发射的新型“东风-31”核洲际弹道导弹,凸显了北京方面快速扩充及现代化其核武库的努力,这一趋势正在加剧中美之间的军事竞争。
除了这两款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解放军还展示了“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和“巨浪-3”新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通过展示这些导弹,北京方面证明了其已具备从地面、空中和海洋发射核武器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三位一体”核力量。
官方媒体在周三报道中把这称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而且,中国也有可能把更多核弹头装载在巡逻的潜艇上,而不是存放在中央储藏库,从而能够更迅速地部署其核武库。
反无人机防御系统
此次阅兵的另一个亮点是反无人机装备。中国展示了FK351——一种陆基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它只是在未来冲突中用于加强水面舰艇、坦克和飞机防御的一系列武器之一。解放军预计未来冲突将越来越多地由自主武器主导。
其他反无人机装备包括带有无人回转炮塔的坦克和用于对抗敌人对指挥和控制进行电子干扰的系统。中国官媒称受阅的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是反制无人机的强大“铁三角”。
关注中国国防事务的政治学家苏亚什•德赛(Suyash Desai)表示,对反自主系统的重视表明,“显然,解放军一直在观察并从近期的三场冲突和战争中吸取经验”,包括乌克兰战争、以色列-加沙战争以及今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短暂武装冲突。
中美两军对台海爆发冲突的设想都包括大规模使用无人机。
瞄准敌机的激光武器
吸引最多关注的武器之一是LY-1——一种巨大的舰载激光武器,国家电视台称赞其为解放军海军水面舰队防空系统的关键组成。
各国军队经常使用侦察机追踪对手的海军活动,在和平时期用于监视和训练,在战时帮助瞄准目标。定向能量武器,如强大的激光武器,可以用来瞄准敌机。
然而,LY-1的出现——此次阅兵是其首次公开展示——可能加剧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可能何时以及如何使用此类武器的猜疑。
近年来,中国船只多次使用激光照射其他国家侦察机飞行员的眼睛,引发与周边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紧张关系。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依靠反舰导弹削弱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主导地位。十多年前,中国便开始研发一种导弹,旨在在战时剥夺美军在相关海域自由行动的能力——这类武器被称为“航母杀手”。
如今,北京将这一战略重点与高超音速技术的突破相结合。本周三,中国展示了“鹰击”(YJ)系列的四款新型超音速与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其中YJ-17被外国军事分析师认定为配备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两款导弹之一。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在与运载火箭分离后,能够以极高速度机动飞行,从而规避反导防御系统。
分析人士指出,导弹技术是中国近年来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2021年,北京测试了一种可在飞行中发射导弹的高超音速机动航天器,令美国震惊——美国军方领导人将这一突破比作1950年代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当时苏联抢在美国之前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远洋“无人艇”
HSU-100是此次阅兵中亮相的最大型武器之一。这是一个20米长的黑色圆柱体,形似潜艇,被介绍为无人潜航器。外界普遍认为,它用于在收集情报,或远程打击敌方部队。
这是此次阅兵式上亮相的众多新型自主武器之一。除HSU-100外,解放军还展示了AJX-002,这是一种无人布雷潜艇,可在台海封锁中派上用场,或在更大范围的东亚战争中封锁海峡。
此次阅兵还展示了一系列用于攻击和监视的空中无人机,参与阅兵的许多地面部队装备中也配备了自主化组件,例如安装在坦克上的小型侦察无人机,以及搭载在电子战设备上的“机器狗”。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