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怀邦:十八大报告为中国经济从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指明方向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特别策划

胡怀邦:十八大报告为中国经济从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指明方向

十八大代表、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日前表示,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为中国经济从目标、思维、战略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指明了方向。

胡怀邦认为,这三个突破方向是——

一,以新的目标来定位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过去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此次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是一字之差,但目标是不一样的。过去是GDP翻两番,这次是两翻番。一个是国民经济总量翻一番,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我的理解就是,过去讲富国富民,现在强调强国富民并重,切实增加人民福祉。过去我们讲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今后要转向共同富裕。这就是以新的目标定位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二.以新的思维剖析中国经济存在问题的根源。可以将中国经济比作一台机器,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是需要维护、检修和调整的。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与动力,外贸、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今后要进行调整,要从主要依靠外需转向内需,由主要依靠投资转向消费,由主要依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和效率驱动。

三,以新的战略来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之道。从战略层面上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宏观调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这些过去行之有效的调控方式和手段,其效能也会降低。比如,过去为了增加出口,经常采取出口退税、人民币贬值等政策措施,以很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但现在,这些措施由于国际市场的萎缩已很难见效。在投资驱动方面,现在一些产业已经出现过剩,比如钢铁产业,全国9亿吨产能,需求量只有7亿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加大钢铁领域投入,只能造成重复建设,加剧钢铁产能过剩。过去主要经常靠“铁公基”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来驱动经济,现在中西部地区可能还有一些发展的空间,但在有些地方潜力已不是很大了,尤其是沿海地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必须从战略上谋划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为何拉丁美洲离不开石油和天然气

随着第30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临近,巴西和哥伦比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公正能源转型”愿景。

米莱中期选举胜利后拒绝让比索自由浮动

这位秉承自由意志主义的总统誓言将加速其自由市场改革,并加深与特朗普的联盟。

尽管关税施压,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前景改善

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斯泰兰蒂斯迅速采取行动以抵消贸易战的影响,并从纾困措施中受益。
1天前

俄罗斯为苏联时代“傻瓜炸弹”加装喷气发动机

俄军的滑翔炸弹如今可打击最远200公里外的乌克兰目标。
1天前

日本正适应与美国关系的新局面

曾经以利他主义和合作为基础的伙伴关系,如今已演变为交易型伙伴关系。

亚洲股市对AI热潮的依赖引发“泡沫”担忧

一些投资者日益担心,亚洲股市可能受到美国科技板块大幅下调的冲击。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