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后的中国经济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电子书

汇改后的中国经济

人民币无疑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和全球金融市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8·11”汇改全球市场震动,一周年过去了,人民币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如何评价这一事件?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有何变化?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究竟占据何种地位?与美元的“难舍难分”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随着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在即,经济放缓下的贬值压力也随之加大。人民币会继续贬值吗?想要打破贬值预期,到底应该怎么做?

“8•11”打响人民币与美元脱钩第一枪。市场热衷的“升贬”“点位”“国际化”,足见浮动恐惧依在,这都不是汇改“初心”。
--选自第一章《“8•11汇改”后,形势如何?》


2015年中国“8•11汇改”所引发的市场震荡和多空大战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中国央行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中间价的改革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让汇率形成机制更市场化,同时通过一次贬值性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然而,事与愿违,由于当时正值中国股市大跌,此举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政府是否支撑不住的质疑。汇改推动了离岸市场汇率继续下跌,加剧了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然后央行又开始加大在汇率市场干预的力度。
--选自第二章《人民币汇率艰难过渡》


过去一年里,美联储的加息意图两次因中国大规模资本外流所引起的金融动荡而落空。美国货币政策和中国资本账户之间的“反馈回路”让美联储掣肘,但到目前为止,这一困局还未显现缓解征兆。
--选自第三章《人民币与美元的“纠缠”》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采访传递出什么信息?人民币一次性大幅贬值可能性很低;央行对一篮子货币采取务实态度,外储下降主因在于私营部门资产对外多元化需求。
--选自第四章《人民币贬值与进一步汇改》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数千公司董事在工党税改后离开英国

FT的分析发现,从去年10月到上月,有3790名公司董事报告离开英国,阿联酋成为首选目的地。

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从自由派希望到核威胁的漫长转变

这位俄罗斯前总统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挑衅特朗普,从俄罗斯自由派和白宫决策者眼中的白衣骑士,变成了莫斯科的“核战争狂人”。
5分钟前

局长遭解雇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就已然陷入困境

经费和人员削减阻碍了美国劳工统计局汇总重要报告的能力。

FT社评:特朗普对经济数据的攻击产生寒蝉效应

特朗普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会破坏关键国家统计数据的公信力。

特朗普的阿拉斯加州液化天然气项目未能打动亚洲盟友

日本和韩国抵制美国压力,拒绝将对管道项目的承诺纳入贸易协议。

FT社评:Meta高薪争夺AI人才暗藏隐忧

无论是足球还是股票分析,明星太多都让团队运作变得困难。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