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8.9,"text":"仍记得默多克报系主宰英国大选的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布莱尔为了胜选,需要讨好的人是默多克;一份《太阳报》的头版标题,足以改变政治格局。"}],[{"start":20.43,"text":"但现在,选举的主宰已被自媒体取代。包括我在内,仍然每天收看电视新闻的人,或许知道、也或许并不知道,其实电视新闻的选题和呈现方式,已经在潜移默化地被社交媒体牵引和领航。对新闻机构而言,X、TikTok、Instagram 既是传播渠道,也是舆论压力。"}],[{"start":42.41,"text":"我两个女儿的收视习惯,从一开始就是自媒体。电视只是看剧集的工具,与了解世界无关。新冠疫情封锁在家的那段日子,我们准许她们过早接触手机和短视频——那是当时唯一的社交方式。作为在电视和报纸陪伴下成长的一代,我和许多父母一样,对这场媒体革命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毫无准备——面对新世界,谁都难以准备。"}],[{"start":69.11,"text":"我们正处在一个革命性的时代。AI 的崛起将取代年轻人的部分工作,而自媒体革命正在重塑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据说只有富人才可以对未来的技术浪潮云淡风轻,普通人都被迫适应。自媒体取代电视与报纸影响力的事实,已经不再是未来式,而是现在时。最初我到英国时,一杯茶和一份报纸曾是中产阶层的标志性生活方式;如今,茶还在,但报纸早被手机取代。"}],[{"start":102.59,"text":"一、从“编辑室”到“算法编辑室”:权力的转向"}],[{"start":106.94,"text":"在传统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路径是线性的:政治家发言、记者采访、编辑筛选、报纸刊登、电视播出,最后由公众阅读或观看。这条链条意味着制度化的审核、节制和节奏。新闻是被组织出来的,政治叙事是由机构平衡的。"}],[{"start":127.2,"text":"但算法打破了这种秩序。算法不像编辑那样可见、可追责。在报纸时代,读者知道新闻是谁写的、编辑是谁、立场是什么。但今天你在 TikTok 或 X 上看到的一条热门视频,背后是谁决定让它“热”的?为什么它能出现在你眼前?算法不会解释。"}],[{"start":150.57,"text":"而算法已经成为新的“编辑室”。它在无声地筛选、排序、推送,重塑公共舆论。谁控制平台,谁设定目标,谁拥有数据,谁就间接控制了舆论的流向。在信息时代,算法其实是新的“政治武器”——它以技术的名义,重新分配注意力与权力。"}],[{"start":172.20999999999998,"text":"二、从“信机构”到“信人”:信任的重构"}],[{"start":176.01999999999998,"text":"在默多克时代,媒体的可信度建立在制度上。《泰晤士报》、《卫报》等都是负责任的大报标志,BBC 被视为“国家良知”。无论倾向如何,公众相信新闻机构是有责任和底线的。"}],[{"start":191.63,"text":"但在自媒体时代,信任被个体化。人们更愿意相信“像我一样的人”——一位博主或者一个敢说真话的普通人。关系型信任取代了制度型信任。这种信任的基础不再是编辑标准,而是情感认同。人们不再相信谁“更专业”,而是相信谁“更真实”。"}],[{"start":213.75,"text":"这导致政治传播出现结构性偏移:情绪内容更容易被放大,理性分析反而被忽略。研究显示,带有愤怒或恐惧的帖文比事实性报道传播更快、停留更久。算法因此不断放大极端声音。"}],[{"start":231.19,"text":"年轻一代几乎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中成长。他们的政治态度,不再来自报纸的社论或课堂辩论,而是在算法推送的短视频中被塑造——看见一次冲突、一句断章取义的口号,就可能决定立场。传统媒体需要几天塑造议题,而自媒体只需要几小时。"}],[{"start":251.57999999999998,"text":"三、“平台即政治”:民主的盲区"}],[{"start":255.2,"text":"这种媒体结构的转变,也改变了政治权力的分布。过去,媒体是政治的监督者;如今,平台本身就是政治的舞台,甚至成为导演。"}],[{"start":266.78,"text":"马斯克接手 X(原 Twitter)后,解除政治广告禁令、削减内容审核、把“蓝勾认证”改为付费功能。看似技术调整,实则是权力重组——谁有资源、谁就更容易被看见。"}],[{"start":280.83,"text":"平台掌握着“议程权”,可以通过算法和推荐机制影响公共讨论的走向。"}],[{"start":287.01,"text":"在德国,X被指放大极右翼议题;在英国,马斯克的视频发言出现在反移民游行上,呼吁“解散议会”;在法国,马克龙直言:“十年前,谁能想到一家全球最大社交网络的拥有者,会直接介入选举?”"}],[{"start":302.63,"text":"西方政府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政治传播依附于私人平台,而平台逻辑由利润驱动,民主的舆论基础就可能被商业算法所改写。"}],[{"start":313.49,"text":"然而,政府监管远远跟不上技术变化。美国的第一修正案限制政府干预,英国《在线安全法》聚焦青少年保护,对政治误导信息无能为力。欧盟的《数字服务法》要求平台提高透明度,但执行艰难。结果是,假新闻满天飞,政治立场越来越分裂。"}],[{"start":335.65000000000003,"text":"四、在“过度自由”中重建秩序?"}],[{"start":339.04,"text":"西方社会对言论自由的信仰,使它难以设防“过度自由”的风险。当所有人都能发声,而事实核查、责任体系、社会判断都滞后时,自由反而变成了放任。"}],[{"start":352.32,"text":"自媒体让信息传播民主化,但也让真相更加脆弱。它让每个人都有麦克风,却没有时间核实。它让表达极度自由,却让相互理解越来越困难。"}],[{"start":365.21999999999997,"text":"过去的新闻是社会共识的基础,而现在的自媒体生态是共识的破碎机。民主面临的挑战,不在于言论被压制,而在于噪音淹没了理性。"}],[{"start":377.16999999999996,"text":"因此,新的问题不在“要不要管控”,而在“如何建立规则”。未来的公共空间必须有新的底线:算法应可审计,平台要承担传播的后果;公民要重新学习“数字素养”,学会在情绪的海洋中辨别事实。"}],[{"start":393.65,"text":"这并非呼吁怀旧。印刷术曾摧毁教会的垄断,广播曾塑造独裁宣传,电视制造了“形象政治”。今天,自媒体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情绪、更碎片的叙事,正在重塑西方民主的底层结构。它让政治更直接,也更脆弱;让社会更开放,也更撕裂。"}],[{"start":415.62,"text":"生活在新媒体的革命性变更年代,民主制度尚未找到能够有效应对自媒体冲击的思路。无论是公众还是政治人物,都被这股信息洪流裹挟前行——知道自己正在被改变,而秩序该如何重建?都在黑夜里摸索。"}],[{"start":433.79,"text":"(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62487431_9212.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