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8.75,"text":"从一桩有趣的新闻说起。上海野生动物园“大象霸凌”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一些网友称该现象已发生有两三年时间,呼吁园方积极处理。但园方表示,这是自然现象,不应以人类视角去看待动物行为。"}],[{"start":26.12,"text":"事情不大,却涉及一个有趣也深刻的问题,在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我们该如何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保护自然,也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start":39.59,"text":"在我看来,用人类的意志去干涉动物园里的动物的生存状态,并不存在伦理问题。大象已经丧失了自由,已经在供人娱乐,已经在工作,已经处于完全人工的环境之中,处于上海野生动物园的管理者的意志之下。那么同样的,以人类视角,以人类的恻隐之心,去解决一只大象面临的欺凌问题,也是可以的。"}],[{"start":63.45,"text":"打个比方,如果大象生病了,只要给抗生素就会恢复,动物园管理方会说,动物生病是自然现象,所以不管,任其发展,冒大象死亡的风险吗?显然不会。他们不会这么不在乎自己的财产。"}],[{"start":78.32000000000001,"text":"其实解决的方案很多。说白了,对上海野生动物而言,就是一个成本问题。大象是有智慧的生物,已经和人类互动,通过训练,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成本更高的方式,是提供更大的可以隔离的场地。"}],[{"start":94.43,"text":"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扩展,人类应该干预野生动物吗?不妨这样假设一下,如果非洲狮子种群,因为一种偶然的原因,爆发了一种传染病,有可能导致狮子灭绝,人类要不要干预?"}],[{"start":108.63000000000001,"text":"这是动物园大象问题的扩大版,道理也是相同的。当人类已经严重影响了狮子的种群生活的时候,假装狮子处于完全的自然状态,是虚伪的,也是不客观的。所以,人类要拯救各种濒危动物。"}],[{"start":123.95000000000002,"text":"这个问题更深一个层次,就是如何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一个环保问题,也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start":132.97000000000003,"text":"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布了《增长的极限》。这本书提出,在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环境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个因素,相互影响,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倍增引起对粮食需求的倍增,经济的增长使自然资源消耗的速度和环境污染的程度也倍增。技术进步只能延长资源消耗的过程,推迟世界末日到来的期限,而不能制止末日的来临;世界要免于崩溃,必须停止人口的增长,停止工业资本的增长,即必须使人口和经济在零增长下达到全球均衡。罗马俱乐部由于其观点和主张带有浓厚的消极和悲观色彩,被视为“未来学悲观派”的代表。"}],[{"start":179.61,"text":"罗马俱乐部的核心观念,简而言之,那就是:人类是地球的病毒,人类对地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类似于病毒对宿主的影响。"}],[{"start":189.26000000000002,"text":"这些观点,在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人被视为一种自然和经济的消耗物,人是需要被养活的,而不是“能养活自己的”;是经济发展的消耗者,而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start":204.78000000000003,"text":"观念一旦种下,就会无所不在,会藏在各种经济政策中,影响经济发展。"}],[{"start":211.29000000000002,"text":"比如,非普通住宅概念,就是这种观念的派生物。所谓非普通住宅,一般指建筑面积较大的住宅,比如住宅小区容积率低于1.5、单套建筑面积超过120平方米的别墅、高端公寓等。这种认定标准的底层思想是:人不能占用太多的土地。"}],[{"start":231.03000000000003,"text":"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1年全球人均居住面积,第一位的是澳大利亚,90.3平方米,依次是加拿大63.9,美国62.4,德国46.6,波兰40,英国37.6,法国36.5,俄罗斯32.9,韩国32.8,印度32.4,日本30.8,中国在日本之后,位列十二位,为29.4。"}],[{"start":254.44000000000003,"text":"当然,另一个统计数据是,中国城市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为36.52平方米,其中,最低的是广东城市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足30平方米。"}],[{"start":265.92,"text":"两个数据有冲突,建筑面积和居住面积的差异,可以解释一定的差距。另外,中国的城市化包括了城镇,并非单一的大城市。而日韩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明显,大城市化率高。"}],[{"start":280.19,"text":"中国的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和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差不多,甚至还低一些。这个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种罗马俱乐部式的环保思想,人是自然的消耗者,要节约人消耗的土地。所以,中国有禁墅令、非普通住房这些政策——这些政策因为房地产乏力,现在都逐渐取消了。"}],[{"start":303.73,"text":"土地不仅是生产的要素,也是消费的要素。美国有着超高的消费能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子更大,能够容纳更多物品。中国有着大房子的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高,而有着更高消费能力的城市居民,根本没空间容纳各种物品。"}],[{"start":322.70000000000005,"text":"罗马俱乐部的思想,某种程度上,批判的就是美式消费,但这种模式,的确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强劲驱动力。日本城市普通中产能住一户建,而这些对中国城市中产来说,这是奢侈的。从这个角度,罗马俱乐部式的思想,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start":342.91,"text":"罗马俱乐部认为高消费模式不可持续,曾预言2020—2050年,石油峰值将触发工业产能下降,现代农业受工业影响,粮食将减产,人均寿命会缩短,人口于2070年暴跌至1900年水平。"}],[{"start":358.51000000000005,"text":"但现在的现实是,虽然石油依然是人类最大的能源来源,约占全球需求总量的34%,但石油需求增幅放缓至0.7%。与此同时,2024年全球发电量增长的80%来自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增加约700吉瓦、其中近80%是太阳能,欧盟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占比首次超过煤炭和天然气。新技术正在解决老问题。"}],[{"start":386.99000000000007,"text":"人口的确在自发地出现下降,但这是因为经济增长引起的,而非粮食减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9月发布的《谷物供求简报》,预测2025年全球谷物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9.61亿吨,比上年高出3.5%。"}],[{"start":404.14000000000004,"text":"罗马俱乐部的悲观预测已经落空,虽然现在世界并不太平,但新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解决过去的问题。经济增长带来的人口下降,虽然会导致老龄化等问题,但这是因为个体追求自我实现的空间更大了。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而不是通向末日的预兆。"}],[{"start":426.22,"text":"罗马俱乐部预言落空的原因,是人不仅仅是消耗者,更是创造者。"}],[{"start":431.78000000000003,"text":"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设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得到了广泛地开发和利用,大大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start":447.71000000000004,"text":"客观地说,人类已经是地球演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start":452.47,"text":"生态学家尤金•斯托莫与保罗•克鲁岑于2000年,正式提出地球已经进入“人类纪”地质时代。这个概念的雏形,可追溯至1873年安东尼奥•斯托帕尼提出的“灵生代”,2000年后该概念进入主流科学讨论。"}],[{"start":469.28000000000003,"text":"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核试验放射性同位素沉积、生物多样性锐减及塑料等新型物质扩散,人类已成为塑造地球演化的核心地质力量,对地球系统产生了显著影响。一些科学家主张以工业革命开始为标志,另一些则认为应该用二氧化碳激增,以及因为核试验广泛沉积的同位素作为标志。这些标志物,可以在数亿年后,哪怕人类文明消亡,都仍然可以被检测出来。"}],[{"start":499.66,"text":"人类纪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活动,已经全面影响到地球。回到前面的那个话题,这意味着,已经不存在一个完全自然的动物生存环境了,对于动物园的动物就更不存在。这个时候,假装给动物制造一个纯粹自然的环境,而不施救,是非常虚伪的。"}],[{"start":519.27,"text":"顺着“人类纪”的思路,就能发现,只要人类文明继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就是不可避免的,即便绿色能源,大规模的光伏、风电,仍然对自然环境有影响。根据热力学定律,做功必定有热损耗,会向环境释放热。毕竟,熵增无处不在。所以,只要人类文明发展下去,使用的能级越高,向自然释放的热量就越多。"}],[{"start":544.87,"text":"在科学家的预言中,戴森球更是要包裹恒星,这是彻底地改造自然。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保护环境,很多时候都是出于人类的审美偏好,当这种审美偏好高于人的价值时,这种偏好就陷入一个悖论境地。"}],[{"start":561.34,"text":"所以,离开了人的价值,人类文明的发展,保护环境也就成了无根之木。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类文明。如果没有人类,没有人类的智慧意志,就不存在主观判断的稀缺性,整个地球、太阳系乃至银河系,都是毫无意义的微尘。"}],[{"start":581.07,"text":"(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闫曼 man.yan@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61174174_8717.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