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系列评论之三:在战火中催生的国家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战争

巴以冲突系列评论之三:在战火中催生的国家

张千帆:军权统一、文官领导是任何文明国家的绝对原则,本古里安牢牢抓住了这一点。贝京其实也服从了这个大原则。
00:00

{"text":[[{"start":8.61,"text":"说点相对轻松的吧——以色列的建国成就。当然,说轻松也不轻松,因为巨大的成就被同样巨大的代价所笼罩。"}],[{"start":18.46,"text":"1948年5月14日,海法港降下最后一面英国国旗,标志着委任统治的结束。因为英国人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态度从《贝尔福宣言》的支持变成皮尔计划的敌视,犹太人对英国人并无好感。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英国殖民统治,以色列建国是不可能的。在此三十年间,巴勒斯坦犹太社群的人口翻了十倍,从5.6万人增长到60万人,为建立一个小型国家奠定了人口基础。虽然大敌环伺,本古里安明白机不可失,于是力排众议,当即宣布独立建国。犹太民族执行委员会10名委员以6:4投票表决,通过了建立犹太国的决议。"}],[{"start":63.21,"text":"一、以色列的民主根基"}],[{"start":65.83,"text":"必须强调的是,犹太民族有悠久的民主传统。早在1580-1764年流散时期,东欧犹太社团就由选举产生的议会负责收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社区延续了民主传统。1920年4月,伊休夫选举产生代表大会,相当于犹太人的议会组织,共314个席位,按比例代表制在各派中分配。以色列国同样是民主投票的产物,并延续了这个传统。虽然委员们对独立建国的时机等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少数服从多数。可贵的是,即便是对建国这类重大问题的分歧也没有产生分裂。和任何民族一样,政治精英的团结和顾全大局是犹太民族力量的标志。"}],[{"start":114.28,"text":"英国撤离次日,以色列即宣布独立。建国仪式仅持续了32分钟,却结束了犹太人持续2000年的流亡生涯。《独立宣言》序言很长,最后宣布:“根据我们自然和历史的权利以及联合国大会决议,我们宣告在以色列故土上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以色列。”“犹太人的国家”这个概念当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尤其是成为“犹太人”的程序相当严格,一般需要皈依犹太教。不过,《独立宣言》也强调人格平等:“将保证全体公民不分宗教、信仰、种族和性别,享有最充分的社会和政治平等权利”,并呼吁生活在以色列地的阿拉伯居民能“维护和平,在享有平等公民权的基础上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独立宣言》完全没有提到上帝,只是以“以色列磐石”的模糊措辞宽慰宗教人士,并承诺将把“以色列先知所憧憬的自由、正义与和平原则作为立国基础”。但对于世俗国民来说,以色列国和上帝没有关系。"}],[{"start":178.99,"text":"除了本古里安的政治对手、伊尔贡领导人贝京没有被邀请参与签字仪式之外,各党各派的代表都在《独立宣言》上签字。其中既有共产主义者,也有右翼极端正统教派“以色列联盟”。欧洲极端正统派犹太人一开始拒绝加入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认为它是歪门邪道。他们自称“哈瑞迪”——在上帝面前颤抖的人,厌恶复国主义运动的世俗主义倾向。但纳粹屠犹改变了这一切,他们只能很不情愿地签署了《独立宣言》,半推半就地参与政治活动。"}],[{"start":215.74,"text":"这里,无论如何强调本古里安的作用都不过分。美国建国的时候,华盛顿可以算作一位“虚君”,具体的事情都由汉密尔顿、麦迪逊这样能干的年轻人做了;本古里安不一样,他几乎一手缔造了以色列国,并为其重大宪法原则奠基。这位身高比邓小平还差五公分的国父,是以色列国任何人都不可能逾越的历史巨人。"}],[{"start":240.55,"text":"二、军队去政治化"}],[{"start":242.87,"text":"以色列建国后,本古里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军事组织哈加纳变成以色列国防军,并吸收全部伊尔贡成员及其设施。他极富远见地看到,以色列要成为一个合法国家,就不能拥有相互竞争的民兵组织。他要解散最精锐的军事组织伊尔贡,并打造一支没有政治色彩、绝对服从国家的职业化军队。他的老对手贝京在这个问题上是配合的,但他们之间还是因为误解发生了摩擦。当时,耶路撒冷还有部分伊尔贡战士。其美国分支购买了旧船“阿尔塔莱纳”号,开到以色列领海,破坏了联合国的停火协议,双方就船上军火如何处理发生分歧。本古里安斩钉截铁地对内阁说:“不能有两个国家,也不能有两支军队”,并授权对船开火。双方发生短暂冲突后,内斗很快平息。贝京对伊尔贡发表广播演讲,反复警告“不要对自己的兄弟动手”,“犹太人不能打犹太人。”"}],[{"start":306.71000000000004,"text":"事后,贝京宣称他对以色列的最大贡献就是避免了一场全面内战,本古里安则说自己防止了一场“武装叛乱”。二者或许都没说错,贡献也不分伯仲。军权统一、文官领导是任何文明国家的绝对原则,本古里安牢牢抓住了这一点。贝京其实也服从了这个大原则。以伊尔贡的实力和他的个人威望,他本来完全可以做一个以色列“军阀”,手握重兵、拉帮结派,挑战本古里安的权威。但他主动放弃了,不仅以“犹太人不打犹太人”的道理平息了激进将士的不满,而且将自己领导的军事力量交由国家统一指挥。“阿尔塔莱纳”号的重要意义在于让犹太人明白,在一个合法国家,所有武装力量都必须置于文官领导之下。假如建国之后自己陷入内战,那么且别说之后的发展成就,新以色列分分钟就会被阿拉伯人灭掉。"}],[{"start":364.86,"text":"可惜的是,巴勒斯坦至今还没有自己的“阿尔塔莱纳”事件,巴勒斯坦民选官员无法驾驭多个武装派别。法塔赫与哈马斯之间的分裂就是明证。无论巴以达成什么和平协议,都有可能被激进民兵的火箭炮破坏。当然,这个问题本身更加复杂,且留待下文探讨。但如果巴勒斯坦自身不能产生一个合法权威并有效控制帮派武力,那么它自身就没有为建国做好准备。"}],[{"start":395.97,"text":"三、以色列的发展成就"}],[{"start":398.8,"text":"1949年1月25日,以色列第一次选举。44万人参与投票,占选民比例87%。以任何民主国家的标准来衡量,这都是一个很高的参与率。本古里安领导的Mapai党获得36%选票、120议会席位中的46席,成为第一大党。议会包括2名阿拉伯议员,但排除共产党和贝京领导的自由党。本古里安认为,二者会对新以色列的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由于本古里安不信任共产党和贝京,不得不和第三大党“宗教联合阵线”组阁,后者又由两个犹太复国主义和非复国主义宗教政党组成。本古里安维持了1947年和宗教人士达成的协议,宗教团体保留了教育上的独立性。哈瑞迪得以建立独立的宗教学校体系,并让自己的孩子免服兵役。意想不到的是,哈瑞迪的人数快速增长,日后成为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start":462.92,"text":"1950年10月,议会通过《回归法》,赋予所有犹太人回归以色列的权利,等于废除了限制移民的1939年英国白皮书。1948年5月到1949年底,近69万犹太人从70多个国家移民以色列。短短三年,以色列人口就翻了一倍。1948年,全世界只有6%的犹太人生活在以色列;2015年,这个比例已上升到46%。之所以有这么多犹太移民,部分归因于穆斯林国家在以色列建国后爆发的反犹主义运动。埃及、利比亚、摩洛哥、伊拉克、也门等穆斯林国家都发生驱逐犹太人和强征其财产的暴力现象。生活在伊斯兰国家的犹太人中,37%以上都移民到以色列,有的国家高达90%。"}],[{"start":515.5500000000001,"text":"以色列的发展成就是令人瞩目、众所周知的。上世纪50年代,借助德国赔款和经济腾飞,以色列GDP上升165%。此后60年,以色列经济总量翻了50倍。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超过整个欧洲大陆上市公司的总和。以色列人均风险投资的数额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30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350倍。之所以取得如此惊人成就,犹太移民尤其是俄罗斯移民功不可没。数万俄罗斯移民具有高学历,融入了教育、军队、社会和经济各领域,为以色列注入巨大活力。"}],[{"start":562.3700000000001,"text":"1956年,西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使以色列国获得稳定,实现了吸收近百万移民的壮举,新移民人数大大超过了本地犹太居民。要容纳这么多移民,必须大力建设新城、建造新房。本古里安政府没有闲着,在其15年任期内建立了20个新城市、400个基布兹新农村、20万栋公寓楼。他大力推行国家主义体制和文化建设,成立犹太工人总工会以负责工人权利、教育、医疗甚至部分银行业务,对改善犹太工人的健康和文化素质发挥了巨大作用。"}],[{"start":599.2000000000002,"text":"耐人寻味的是,以色列的崛起不是建立在剥削巴勒斯坦的基础上;恰好相反,它带动了巴勒斯坦的经济发展。1967-80年代初,加沙地带人均收入从80美元上升到1700美元。并入以色列电网后,有电力供应的家庭从18%上升到89%。西岸国内产值翻了三倍,巴勒斯坦被占土地上的汽车数量翻了十倍。如果两族能够和平相处,以色列的存在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start":634.2800000000002,"text":"四、犹太复国主义之必需及其代价"}],[{"start":638.2100000000002,"text":"本古里安这样的以色列领导人心心念念要将国家建设好,是为了让以色列成为全世界犹太人的家园。但犹太人真的需要以色列才能活得好吗?对于常年生活在反犹主义阴影下的犹太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不言自明。在二战前的半个世纪里,巴勒斯坦确实是犹太人逃难的目的地之一,而且当世界各国都对犹太移民关闭窗口,这个家园尤其不可替代。然而,如果战后世界新秩序不再允许反犹主义运动,各国犹太人不再面临系统性迫害的危险,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变得不那么不证自明了。"}],[{"start":677.8400000000001,"text":"让本古里安很失落的是,虽然以色列很发达,但他那个时候,美国多达500多万犹太人中只有不到2000人移民以色列。2000年来,犹太人都没有生活在锡安,这其实已成为犹太人的生活常态。美国犹太人不认为一定要把以色列当作自己的“家”,他们有的甚至反对建立犹太国。譬如美国犹太教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for Judais)的主要议程就是反对以色列建国,甚至曾经帮助阿拉伯人准备在联合国的发言稿。美国犹太委员会(American Jewish Committee)是影响力最大的美国犹太社团之一,它不反对建国,但也不希望以色列成为犹太世界的“中心”,好像少了它就不行似的。他们支持以色列建国,是因为他们相信那是拯救几十万欧洲犹太幸存者的有效办法。美国犹太人中,爱因斯坦算是美国最忠于犹太事业的知名人物,但他也不太接受犹太复国主义观念,担心犹太教受到狭隘犹太民族主义的伤害。犹太委员会主席布劳斯坦在一份重要文件中说,美国犹太人“已经真正成了美国人。我们强烈反对视美国犹太人为流散群体的观点”;美国不是什么“流散地”,以色列也不是犹太世界的唯一中心,“犹太世界没有唯一的代言人。”(戈迪斯:《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99-201页。)"}],[{"start":761.9500000000002,"text":"因此,二战之前,犹太复国主义确实是犹太人生存权的必要手段。面对俄罗斯、东欧和纳粹德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疯狂迫害,上千万欧洲犹太人大规模逃亡,但逃往哪里?各国出于自身能力限制和利益考虑,愿意接纳犹太人的数量有限。犹太人确实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才能获得基本安全。二战使之成为可能,但二战胜利同时也使以色列建国不再是绝对必需。美国犹太人的选择表明,犹太人需要的是一个自由民主的生存环境。假如存在这样的环境,赫茨尔的倡议本来不会在犹太人中间得到如此广泛的共鸣。今天,欧洲仍有近百万犹太人,其中德国有20多万。虽然“反犹主义”行为仍然零星存在——事实上,不可避免,难道发达如美国没有反犹、仇穆或歧视亚裔事件吗?但二战之后,全球范围内并未发生任何系统性的反犹运动。2021年,德国犹太人还欢庆在日耳曼生活1700年。就在以色列国成为既成事实的同时,犹太复国主义的正当性和迫切性越来越成为一个问号。"}],[{"start":840.1100000000001,"text":"相反,当“犹太复国主义”带上新的理解,尤其是当“复国”变成变相的扩张,当犹太人的“生存权”侵占压缩了其它族群的生存权,那么犹太复国主义完全有可能适得其反。事实上,以色列建国本身即已在穆斯林国家产生大规模反弹。在以色列宣布独立时,约30万阿拉伯人逃离巴勒斯坦。不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胁迫,前后多达7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无家可归。此后,这些人及其后代的“回归权”一直是巴以谈判的一个死结。"}],[{"start":876.3500000000001,"text":"大迁徙是双向的,以色列建国触发了埃及、伊拉克、也门等穆斯林国家的反犹主义运动。譬如在过去长达2600年的历史中,伊拉克犹太人都能和当地人和睦相处,但1948年以色列成立,伊拉克政府即通过反犹法令。1950年,犹太人开始大规模逃亡。独立战争更是激发了双方的暴行。1948年5月,阿拉伯人攻占了埃齐翁村后,即对那里进行了大屠杀。为了打通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通道,以军高层决定占领阿拉伯城市利达。战争爆发以来,许多阿拉伯人逃来这里,造成人口激增。7月,以色列发动“丹尼行动”,要求阿拉伯民众聚集到大清真寺和教堂,致使两座建筑人满为患。为了清除清真寺顶部的狙击手,以军发射了反坦克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start":933.9700000000001,"text":"第一次停火期间,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之间就难民与和平谈判的次序问题发生冲突。阿拉伯人对联合国代表伯纳多特伯爵施压,后者要求以色列允许难民回归。9月,激进军事组织莱希的4名成员穿上以色列国防军服装,刺杀了伯纳多特,招致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正是这次事件促使本古里安下决心清剿伊尔贡和莱希残余,以终止以色列民兵组织的恐怖主义行为。"}],[{"start":966.0900000000001,"text":"1949年,以色列独立战争结束。2-4月,埃及、黎巴嫩、约旦分别签署停火协议,叙利亚也于7月签署协议。根据以军和阿拉伯领导人达成协议,阿拉伯居民向东迁移,难民排长队离开家园。数十万阿拉伯人离开以色列北部,而数十万北非犹太人也很快成为难民。最终,多达70万犹太人离开了排斥他们的阿拉伯国家,而排斥的主要理由正是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国。"}],[{"start":1000.4600000000002,"text":"五、“第二次独立战争”"}],[{"start":1002.9500000000002,"text":"在付出大约6000人死亡(其中四分之一是平民)的代价之后,新生的以色列终于取得胜利、生存下来。但武装冲突并未停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越境袭击愈演愈烈。"}],[{"start":1017.3400000000001,"text":"1953年10月,以色列妇女和两名幼子遇袭身亡。沙龙带领的101部队立即越过停火线展开报复行动,攻击了阿拉伯村庄凯比亚,炸毁了大量房屋,造成近70名阿拉伯人平民死亡,其中大多为妇女儿童。沙龙并不后悔,他深信“必要的报复”合法有效。不久后被任命为国防军总参谋长的达扬也极力主张报复行动,因为和平相处早已不可能。1956年,他在执勤战士罗伊的葬礼上说:“罗伊的血债不仅要归在加沙的这些阿拉伯人身上,还要算在我们自己身上”,因为绝大多数以色列人不敢正视残酷的现实。他的解决方式是继续“时刻准备着、武装着、强硬着、艰难着——否则,刀剑就会从我们的手中脱落,我们的生命将终结。”(戈迪斯:《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63-264页。)"}],[{"start":1077.3600000000001,"text":"这个时候,大国埃及想做阿拉伯世界的老大。要获得老大的资格,必须拔掉自家门前这颗扎眼的钉子,大阿拉伯主义开始威胁以色列的生存。纳赛尔政变推翻法鲁克国王后,大打民族主义牌,并和苏、中合作,从苏联购买大量武器,屡次公开扬言要消灭以色列国。1956年7月,他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损害了英、法殖民者的利益。以色列则想借机打开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并削弱埃及军力。10月,以色列和英、法秘密达成《色佛尔协议》,英法提供空中掩护和武器,由以色列地面部队夺回苏伊士运河。29日,以色列宣布戒严后,第二次中东战争(也称西奈战争)打响,沙龙率领以色列空降兵轻松占领埃及军事基地。次日,英法轰炸埃及机场,战争很快结束。"}],[{"start":1135.5300000000002,"text":"第二次中东战争被称为以色列“第二次独立战争”,为以色列赢得十年安宁并奠定了中东军事强国的地位,让以色列国民重拾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说第一次独立战争让以色列生存下来,那么“第二次独立战争”真正让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站稳脚跟,不仅让一些阿拉伯国家打消了“消灭”以色利的非分之想,而且让欧美国家也不敢小看这个中东“平头哥”。"}],[{"start":1162.3000000000002,"text":"要知道,当时美国完全不看好以色列的前景。总统艾森豪威尔拒绝卖军火给以色列,因为不相信170万犹太人还能打得过4000万阿拉伯人。战争结束后,以色列没有马上撤离西奈半岛。美国立即干预,要求以色列迅速撤离以换取通航权。1953年,杜鲁门总统的国务卿杜勒斯还曾提议让一定数量的阿拉伯难民回到“当前以色列控制地区”。这种态度和美国今天对以色列的百依百顺大相径庭。"}],[{"start":1198.13,"text":"然而,以色列并没有止步于此。尤其是有了美国的无条件支持之后,以色列不仅“时刻准备着”,而且每次遭遇武力挑衅即以不成比例的武力强硬报复。西奈战争十年之后,它的角色定位终于从守成转变为扩张,从一个被侵略者转换成侵略者。正如某些犹太人文主义者所警告的,以色列正在把巴勒斯坦人变成当年被驱逐的自己,而把自己变成当年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start":1229.3400000000001,"text":"这个世界真是充满反讽。"}],[{"start":1232.1000000000001,"text":"(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60677305_8339.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人工智能引起的天然气热潮背后

随着人工智能繁荣导致电力需求激增,天然气正在复兴,但燃气涡轮机供应紧张或将引发环境与地缘政治层面的连锁后果。

美国为何要支撑阿根廷比索?

美国财政部的干预举措对华盛顿方面构成风险。

铂金包和凯莉包的强劲需求提振爱马仕业绩

法国奢侈品集团爱马仕第三季度销售额增长10%,但香水与美妆业务下滑。

Lex专栏:“飞行汽车”更能提升小鹏的品牌形象而非利润

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小鹏而言,推出飞行汽车即便不能立即转化为回报,也足以称得上一次胜利。

日本与私募基金的热恋能够持续吗?

日本欢迎私募基金来推动企业整合——前提是它们要懂得安分守己。

特朗普与普京的布达佩斯峰会令欧洲不安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反对由亲俄的匈牙利领导人主持会议。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