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需从近年的供给冲击中吸取教训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观点 通货膨胀

央行需从近年的供给冲击中吸取教训

格林:经历新冠疫情和一场欧洲战争,我们如今知道,负面供给冲击之下出现的通胀,未必是暂时性的,而是可能旷日持久。
00:00

{"text":[[{"start":8.43,"text":"本文作者是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货币政策委员会外部成员"}],[{"start":13.25,"text":"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包括我自己在内,总是被教导要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经济活动的变化。但近年我们从一场大流行病和一场欧洲战争中体会到,供给对于产出和通胀可能也同等重要。关于负面供给冲击在经济中如何传导、央行可能会对此类冲击作出什么回应,我们已经学到了很多教训。"}],[{"start":36.58,"text":"按照常识,货币政策制定者应该忽视负面供给冲击。首先,这类冲击往往是短暂的,而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作用存在滞后,因此,作出任何回应都可能见效得太晚。其次,负面供给冲击往往会压低产出、推高通胀。货币政策制定者通常会更为慎重地应对这类冲击,因为他们要在稳定物价的好处与削弱产出的成本之间加以权衡。第三,如果通胀预期能够很好地稳住,应该可以避免发生第二轮效应。最后,利率是一种需求管理工具,几乎不会对供给产生直接影响。"}],[{"start":77.72,"text":"在近年的供给冲击下,美国通胀率峰值高达9.1%,英国是11.1%,欧元区是10.6%。从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已经五年多了,美国和英国的通胀率仍然高于目标水平。"}],[{"start":93.12,"text":"过去几年我们对供给冲击的性质和传导机制有很多了解。首先,不同的供给冲击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在经济中传导。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工作人员近期所做的研究表明,生产率增速下降和工资增长都会导致核心通胀率在初期大幅上升,但是负面的劳动力供给冲击会导致核心通胀率更为持久地上升。"}],[{"start":117.24000000000001,"text":"供给冲击是否会产生持久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第二轮效应是否显现,这主要通过通胀预期发挥作用。人们如何形成通胀预期会受到实际通胀水平的影响。英国央行的研究表明,在英国,当通胀率达到3-4%时,家庭和企业会更加关注通胀。"}],[{"start":138.77,"text":"企业在预测来年自己产品的价格涨幅时,在高通胀时期比低通胀时期(就像疫情前)更容易受到通胀变化的影响。家庭和企业的通胀预期对上升的通胀也比对下降的通胀更为敏感。最后,通胀预期尤其容易受到食品和能源之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start":160.58,"text":"在评估通胀预期上升是否会推高工资和物价时,经济状况很重要。我们在新冠疫情之后可以看到这一点:能源价格和供应链冲击引发的通胀效应,因为劳动力市场紧张而变得更为持久,这种局势推高了工资涨幅和服务业通胀。根据英国央行的决策者小组(Decision Makers Panel)调查,很多公司还会根据经济形势来给产品定价,而不是按照某项计划。在2022年通胀较高时,企业更频繁地调整价格。"}],[{"start":193.21,"text":"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这些经验可能会在央行应对供给冲击时派上用场。去年8月,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设想了一种情景:与我们的基准预测情景相比,通胀预期更具有回顾性,生产率增长更疲弱。这会导致更高且更持久的通胀,除非在货币政策方面作出回应。"}],[{"start":215.86,"text":"英国央行工作人员接着应用了一项政策原则:尽量减少通胀与目标水平的偏差、产出与潜在水平的偏差。他们还构想了达到这一目标的政策路径。按照该原则下的路径,政策的限制性超过支撑我们基准预测的市场曲线,也超过更近期的处于更高水平的市场曲线——它实际上意味着需要在近期加息。"}],[{"start":240.34,"text":"这条预设的政策路径并不是绝对的。政策逆转会削弱央行的公信力,而不降息也可以起到限制性的效果。"}],[{"start":250.01,"text":"如果围绕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存在不确定性,也可能会影响恰当的政策应对。英国央行的研究发现,如果政策制定者不确定通胀是否会持续——在发生供给冲击时可能会出现这种局面——他们应对通胀的政策立场应该比处在确定性时期更加强有力。"}],[{"start":269.94,"text":"从近年的供给冲击中吸取教训不能只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考虑到气候变化、经济碎片化和经济治国术(economic statecraft)等会带来重大转变的问题,未来供给冲击可能会更为频繁、接二连三地出现。"}],[{"start":285.73,"text":"各央行需要理解这些供给冲击可能会以什么方式影响经济,以及我们的政策立场如何相应地演变才是上策。"}],[{"start":294.27000000000004,"text":"译者/何黎"}]],"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60528009_2818.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人工智能引起的天然气热潮背后

随着人工智能繁荣导致电力需求激增,天然气正在复兴,但燃气涡轮机供应紧张或将引发环境与地缘政治层面的连锁后果。

美国为何要支撑阿根廷比索?

美国财政部的干预举措对华盛顿方面构成风险。

铂金包和凯莉包的强劲需求提振爱马仕业绩

法国奢侈品集团爱马仕第三季度销售额增长10%,但香水与美妆业务下滑。

Lex专栏:“飞行汽车”更能提升小鹏的品牌形象而非利润

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小鹏而言,推出飞行汽车即便不能立即转化为回报,也足以称得上一次胜利。

日本与私募基金的热恋能够持续吗?

日本欢迎私募基金来推动企业整合——前提是它们要懂得安分守己。

特朗普与普京的布达佩斯峰会令欧洲不安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反对由亲俄的匈牙利领导人主持会议。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