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组建“G10”不会感兴趣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国际关系

中国对组建“G10”不会感兴趣

邓聿文:尽管逻辑合理,但G10的现实可行性很低,大国政治中的矛盾决定了它很难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新机制。
00:00

{"text":[[{"start":7.45,"text":"中国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近日在参加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的年会时,抛出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设想:建立一个由全球最发达十个国家组成的“十国集团”,纳入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也就是“G7+3”,理由是,提升国际合作的效率和代表性。"}],[{"start":26.12,"text":"最近10多年,一些学者对国际格局的演变常提出各种设想。王辉耀的提议就逻辑而言,有其合理性,因为当下的全球治理机制显然存在结构性缺陷,G7虽然在近年将议题由经济协调扩展到全球安全,但鉴于其本质上是西方国家的“俱乐部”,代表性严重不足;而G20虽然拥有广泛性和包容性,可成员过多,议题复杂冗杂,导致协调效率有限,很难形成真正具备执行力的共识。于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找一种既有代表性又能提高效率的机制,就成了一种看似自然的思路。十国集团若能建立,并能兼顾中西方、南北方的大国利益,确实可能弥补现有治理架构的空白,在气候变化、金融稳定、经济政策和能源安全等跨国问题上更快达成一致。这是王辉耀的构想为什么在理念上有吸引力的原因,它触及了当今世界治理失灵的现实困境。"}],[{"start":84.44,"text":"然而,现实来看,这一提议的障碍几乎显而易见,这使得G10成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中美俄之间的矛盾之深,几乎注定了这一机制不可能顺利运行。美欧对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妥协空间,而中美的战略竞争也在持续加剧。在这样的大国矛盾格局下,把三方硬性纳入一个小范围的协调机制,并不能缓解紧张,反而很可能使所谓的十国集团成为新的角力场,内部的争吵和对立甚至比在G20中更突出。其次,G7国家自身并没有失去对于维持现状的兴趣。对于美欧来说,G7是其巩固西方制度优势和价值观输出的重要平台,若轻易稀释这个小圈子的独占性,会削弱自身的主导力。即便部分国家在具体议题上有拉拢中俄印的现实需求,但从根本上看,西方国家并不愿意真正赋予这三国更多制度性权力。再次,现有多边机制本就层出不穷,G20、APEC、金砖、上合等都在各自领域运转,若再造一个G10,不仅容易造成职能重叠,还会引发不同机制之间的竞争,最终很可能使全球治理更加碎片化。"}],[{"start":158.98,"text":"故尽管逻辑合理,但G10的现实可行性很低,大国政治中的矛盾决定了它很难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新机制。"}],[{"start":168,"text":"不过,假如G7和俄罗斯、印度都愿意组建这样一个组织,中国会不会担心自己被排斥在大国俱乐部外,而愿意加入G10?"}],[{"start":177.6,"text":"我看到大多数人留言不赞成加入,认为中国没必要和G7掺和在一起。我不知道王辉耀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提出这个建议前是否和官方交流过意见,还只是他个人的看法。我的看法是,中国政府不会有意愿和G7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这不是因为中国害怕被大国俱乐部排斥,而是因为这与中国在全球秩序中一贯坚持的身份定位相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场合始终强调自己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甚至使用了“永远是发展中国家”这样的表述。这不仅是一种修辞,也是中国国际战略的根本逻辑。"}],[{"start":220.14,"text":"在官方看来,中国力量的真正根基并不在于是否进入所谓“大国俱乐部”,而在于能否赢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信任和支持。中国通过维护“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实际上确保了自己在联合国大会、在G77、在全球南方国家心目中的代表性。几十年来,官方不断强调自己与非洲、拉美、东南亚、中亚和中东国家之间的团结关系,把这种团结塑造成自身国际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一旦中国加入G7或G10这样带有明显“发达国家俱乐部”色彩的机制——王辉耀就明确把它界定为世界上最发达的10个国家的集团——就等于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已经从发展中国家的阵营走出,转而成为发达国家的一员。这会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疑虑,中国是否还会真正代表他们的利益。哪怕中国在加入G10时继续声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这种象征性的转变本身就会导致信任的削弱。"}],[{"start":282.78999999999996,"text":"对于许多中小国家而言,中俄印本身已经是“巨无霸”,无论在人口、面积还是经济体量上,都远非普通发展中国家可比。如果这三个国家再和七个老牌工业国家组成一个小圈子来决定世界事务,那么发展中国家就会觉得自己被进一步边缘化。这很可能导致中国加入这样的机制,不仅不会强化它在发展中国家的领导力,反而会动摇这种身份的合法性。"}],[{"start":309.81999999999994,"text":"很大程度上,这解释了中国政府在面对G7是否扩容时始终冷淡的原因。过去曾有人提出让中国加入G7,变成所谓“G8”,但中国从来没有表现出兴趣。中国非常清楚,进入G7不仅不会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反而会削弱它在全球南方的道义优势。事实上,不单对G8,对和美国组成G2这样的提议,中国也是抱着警惕的态度。相比之下,中国更愿意坚守在G20、金砖、上合这些机制中,因为这些平台要么包容性更强,要么由中国拥有更大的主导权。"}],[{"start":347.43999999999994,"text":"此一逻辑在最近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表态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官方一方面宣布,中国在WTO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另一方面明确强调不会放弃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这种看似“矛盾”的表态其实背后有着清晰的战略意涵,表明中国愿意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外界的批评,承认自身经济实力已经远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通过不寻求在WTO中获得新的差别待遇,来履行自己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但同时又坚决守住“发展中国家”身份这条红线,因为中国深知,此乃维持自身国际战略平衡和获得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的根本保障,从而必须在身份政治的叙事上始终稳固。"}],[{"start":393.15999999999997,"text":"换言之,中国力量的根基,并不是单一的GDP数字,也不仅仅是能否坐在大国俱乐部的桌边,还有更广泛的发展中国家阵营的支持。这些国家在联合国投票时的立场,在国际议程设置中的呼应,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贸易往来中的配合,构成了中国真正的战略纵深。在中国政府的视角下,哪怕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在没有发展中国家支持的情况下维持全球霸权;同样,中国若失去这一庞大的“全球南方”后院,也就失去了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合法性“资本”。"}],[{"start":428.61999999999995,"text":"如此来看,中国的战略选择几乎是必然的:它不会加入任何带有“精英俱乐部”色彩的机制,而是继续强化自己主导的多边平台。金砖扩容就是最好的例证。通过吸纳更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扩大了金砖的体量和代表性,也进一步把它塑造成“全球南方核心平台”。这不仅仅是经济合作的层面,更是政治象征上的对冲,意味着中国要通过金砖对冲G7的话语权。上海合作组织同样如此,从最初的地区安全合作,逐渐扩展到涵盖中亚、南亚、中东等广阔地区,成为跨区域的政治和安全平台。同时,中国也不会放弃G20,因为它具备最广泛的包容性,可以用来对比和对冲G7的排他性,确保自己在全球治理体系里不被边缘化。"}],[{"start":480.53999999999996,"text":"尽管中国政府大概率不会对王辉耀的提议产生多大兴趣,但该提议还是启发我们思考全球治理结构的不足,并让我们看到中国的真正战略选择——不会为了一个象征性收益而放弃长期的身份资本。在中国看来,全球秩序的未来,取决于全球南方的力量能否被凝聚起来,而中国必须是这种凝聚的领导者。因此,归根到底,中国认为其力量的根基,不在西方俱乐部的认可,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start":511.81999999999994,"text":"(注:作者是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60153503_3697.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人工智能引起的天然气热潮背后

随着人工智能繁荣导致电力需求激增,天然气正在复兴,但燃气涡轮机供应紧张或将引发环境与地缘政治层面的连锁后果。

美国为何要支撑阿根廷比索?

美国财政部的干预举措对华盛顿方面构成风险。

铂金包和凯莉包的强劲需求提振爱马仕业绩

法国奢侈品集团爱马仕第三季度销售额增长10%,但香水与美妆业务下滑。

Lex专栏:“飞行汽车”更能提升小鹏的品牌形象而非利润

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小鹏而言,推出飞行汽车即便不能立即转化为回报,也足以称得上一次胜利。

日本与私募基金的热恋能够持续吗?

日本欢迎私募基金来推动企业整合——前提是它们要懂得安分守己。

特朗普与普京的布达佩斯峰会令欧洲不安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反对由亲俄的匈牙利领导人主持会议。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