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这是来自FT中文网的温馨提示:如您对更多FT中文网的内容感兴趣,请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谷歌应用市场搜索“FT中文网”,下载FT中文网的官方应用。
{"text":[[{"start":9.34,"text":"尽管全球艺术交易市场持续下滑,但第四届巴黎美术与古董艺博会(FAB Paris2025)却保持了稳健的走势。现场人流如织、交易活跃,更被组委会视作为“标志着FAB艺博会发展历程的转折点”。我在展览第一天入场参观,亲眼目睹了一位中国藏家爽利地当场定下两件罗丹的小型雕塑作品,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兴奋感。"}],[{"start":34.58,"text":"FAB Paris是巴黎唯一的多门类艺博会,今年于9月中旬在翻新后的巴黎大皇宫举办,吸引了全球约28000名参观者。在全球藏家趋于谨慎的形势下,这样的人流量实属不错。比今年早前举办的伦敦珍宝馆艺博会(Treasure House Fair)人流量多了近一倍。这也算彰显了巴黎作为艺术与古董重镇的持久吸引力。"}],[{"start":59.709999999999994,"text":"FAB Paris虽然才刚刚第四届,但其实承载了法国艺术博览会体系的深厚传统。它是由久负盛名的巴黎古董双年展与巴黎美术展两大展览合并而来,自2022年以新身份亮相后,获得了法国政府的高度支持,法国总统马克龙、法国文化部长都曾亲自出席站台。到2025年,它首次将展期调整到9月,开启了巴黎秋季艺术季的序幕。这使得FAB Paris不仅是交易平台,更战略性地成为巴黎文化季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其在全球艺术日历中的地位得到强化。"}],[{"start":null,"text":"

FAB PARIS 2025©Tanguy de Montesson
"}],[{"start":97.22,"text":"本届博览会共集结了100家经过严格筛选的画廊与古董商,覆盖古典绘画、雕塑、珠宝、家具、设计以及当代艺术共二十余个门类。法国本土的Didier Aaron、Steinitz、Perrin等老牌画廊稳稳地撑起学术与市场的核心地位,同时,来自伦敦、马德里、东京等地的国际画廊如Thomas Gibson Fine Art、Guillermo de Osma、A Lighthouse called Kanata也加入其中。这个阵容既显示了FAB Paris的国际化野心,也说明它希望成为一个跨地域、跨品类的全球综合性艺术交易平台。"}],[{"start":132.19,"text":"除此之外,FAB艺博会显然也希望强化和提升其作为学术与市场双重平台的地位。它特别策划了三个展览。"}],[{"start":141.95,"text":"最吸引我的便是“装饰艺术百年回顾展”。1925年,“现代⼯业与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以1600万参观⼈次令世界瞩⽬,也奠定了装饰艺术(Art Deco)的⾥程碑。借着装饰艺术百年的由头,享有“装饰艺术家具圣地”美誉的Galerie Vallois画廊这次特别集结了20件博物馆级藏品,均出⾃装饰艺术黄⾦时代的⼤师之⼿。其中最受瞩目的,自然是爱尔兰建筑师兼家具设计师艾琳•格雷(Eileen Gray)于1917⾄1919年间设计的传奇之作 “龙椅”(Dragons Armchair)。它是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与⽪埃尔•贝尔热(Pierre Bergé)的珍藏,在2009年拍卖出了2200万欧元(约2800万美元)的天价,⾄今仍保持着⼆⼗世纪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堪称现代设计史上的巅峰之作。"}],[{"start":null,"text":"

FAB PARIS 2025©Tanguy de Montesson
"}],[{"start":191.6,"text":"其二则是由艺术史学家让-于贝尔•马丁策划的跨学科特展“无序之美”,通过古典与当代作品的并置,让观众感受到艺术跨越时空的张力。第三个特展则是宅邸博物馆聚焦。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尼⾟德卡蒙多博物馆(Musée Nissim de Camondo)首次大规模对外借展,展出了众多18世纪装饰艺术的杰作。很多作品兼具东方元素,展现出中西合璧的特质。这些有策划主题的特展不仅丰富了展会的学术层次,也凸显了FAB Paris在文化遗产与当代话语之间寻找平衡的努力。"}],[{"start":229.47,"text":"此外,女性艺术家的历史地位在本届展会中被特别强调。从18世纪肖像画家维热•勒布伦,到二十世纪的妮基•德•圣法尔和夏洛特•佩里安,作品横跨绘画、雕塑和设计领域,展示了女性在艺术史和设计史中长期被忽视却不可或缺的贡献。显然,这既回应了当下艺术史研究中处于热门的性别议题,也客观上契合了当下艺术市场对女性艺术家作品的追捧。艺博会主席路易•德•贝塞(Louis de Bayser)在现场接受我采访时说,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这两年整体大幅攀升,涨势喜人。"}],[{"start":266.83,"text":"值得一提的是,本届FAB艺博会还特别邀请了女设计师康斯坦斯•吉塞(Constance Guisset)负责整体场景设计,她通过对光影的运用与色彩的大胆调度,回应了大皇宫新艺术风格的建筑语言,让传统与现代对话。"}],[{"start":null,"text":"

FAB Paris 2025 au Grand Palais©Tanguy de Montesson
"}],[{"start":281.08,"text":"而本届艺博会的成交情况则表明,FAB Paris已经具备稳定的市场功能。据组委会提供的数据,艺博会成交数据强劲,不止欧美藏家,亚洲藏家也十分活跃,在预展期间就已经积极出手。除了我亲眼目睹的一位中国藏家拿下罗丹两件雕塑作品,还有一位中国买家购入了法国雕塑家亚历山大•法尔吉耶创作于1868年的大理石雕塑《Phryné》。虽然我在现场见到的中国人并不算多,但中国藏家无疑是FAB艺博会非常希望吸引的。艺博会主席贝塞丝毫不掩饰他的这一期望,事实上他今年6月就已经专门带队飞到中国宣传FAB Paris,希望能够吸引中国藏家和优秀的画廊前往。毕竟,在过去十年中国艺术市场始终位居全球前三,尽管2024年下滑至84亿美元的低点,但其长期购买力依旧强大。"}],[{"start":337.71,"text":"在出售作品中,我看到著名法籍华裔艺术家朱德群(Chu Teh-Chun)也有一件1988 年创作的纸本水粉作品被售出,标价区间在 100,000–200,000 欧元。"}],[{"start":348.79999999999995,"text":"观察成交艺术品的价格区间,我发现成交数据主要集中在中价位。弗朗索瓦•蓬蓬的雕塑以20万欧元成交,朱德群的纸本作品成交区间在10至20万欧元之间,让•普鲁韦的椅子成交价10万欧元。在高端市场供给不足、成交不活跃的情况下,这些中价位的稳定成交恰恰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新支撑点。对许多收藏家来说,这也是进入市场的一个较为理想、理性、稳妥的投资区间。"}],[{"start":381.52,"text":"更为重要的是,部分参展商报告称,本届展会吸引了大量新藏家。例如Thomas Fritsch-Artrium表示,约有一半客户为首次合作,新客户多青睐陶瓷和设计类展品。这也显示出FAB巴黎艺术与古董博览会在培育新藏家方面的功能。"}],[{"start":400.78,"text":"而FAB艺博会上活跃的买家除了私人藏家,还有很多公共机构,比如卢浮宫、奥赛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公共机构的采购不仅强化了展会的学术地位,也在市场上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让FAB艺博会成为公共收藏体系的延伸。"}],[{"start":null,"text":"

FAB PARIS 2025©Tanguy de Montesson
"}],[{"start":419.57,"text":"总体而言,FAB Paris 2025大体释放了如下几重关键信号:第一,在全球市场低迷之际,法国通过高规格艺博会依然能够聚拢人气与资金,维持市场热度;第二,中价位作品的稳定成交说明艺术市场的韧性与重心的转移;第三,新藏家的进入和公共机构的采购共同为市场注入了持续性动力。"}],[{"start":441.48,"text":"最后想说的一点是,与FAB巴黎艺博会的活跃相对比,是伦敦市场的收缩。2023年Masterpiece London宣布停办,后续的Treasure House Fair虽然延续了部分资源,但影响力和参观流量远不及前者。较之于巴黎,脱欧后的伦敦,因关税、物流、手续等各方面的影响,在国际艺术品和古董市场交易这块劣势愈发明显。反倒是FAB Paris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展现出了一种韧性,未来有希望迎来更大的发展。"}],[{"start":474.36,"text":"(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编辑邮箱:zhen.zh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60146206_4266.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