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11.09,"text":"【本文是作者“百人百访”系列高端对话的最新呈现。】"}],[{"start":15.85,"text":"乔纳森•梅纽因是以色列创新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该研究所是一个全国性组织,致力于与政府、企业、学术界和初创企业合作,开发具有实际影响的创新项目。自2016年以来,他领导了气候科技、数字健康、农业科技、水产养殖和智能出行等领域的大型项目,为合作和政策制定搭建了平台。在他的领导下,该研究所推动了旗舰创新社区和国际项目,主要在非洲(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合作)、欧洲(与经济转型期合作)以及南美洲(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美洲开发银行合作)。"}],[{"start":56.25,"text":"梅纽因的工作重点是建立技术开发者、企业、监管机构、投资者和政府之间的务实合作。他负责监督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项目,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运营。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所并非政府机构,也不代表以色列政府。它是一个独立、中立的平台,致力于创新和落地。"}],[{"start":79.41,"text":"在领导该研究所之前,梅纽因曾担任创新管理和咨询领域的高级职务。他拥有十多年的经验,致力于塑造以使命为导向的项目,并在技术与公共需求的交汇处促进合作伙伴关系。他拥有博士学位(英国华威大学),并在创新政策和生态系统发展方面的教学和出版物方面做出了贡献。"}],[{"start":103.44,"text":"以下是访谈实录。"}],[{"start":105.88,"text":"问:9月16日,你在上海向中国商界领袖发表演讲。你的演讲要点是什么?以色列政府推动的系列演讲活动其主要目标是什么?"}],[{"start":118.53999999999999,"text":"梅纽因:在上海,我演讲的核心理念很简单:让我们携手合作,通过创新解决具体的行业问题。我以以色列的倡议“以色列创新:与中国合作,共创全球解决方案”作为开场,表明这并非一场泛泛的路演,而是发出共同开发和部署解决方案的邀请。"}],[{"start":139,"text":"演讲阐述了我们基于挑战的模式:从明确的需求出发,汇聚合适的企业、初创企业、研究人员、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并运行从试点到规模化的项目。这就是我们以色列创新学院创新社区的运作方式,也是我们向中国合作伙伴提出的模式。"}],[{"start":158.17000000000002,"text":"我介绍了一些挑战地图和可以立即开展合作的领域:气候技术、智能出行、农业食品和蓝色经济。然后,我重点介绍了以色列创新者已准备好与中国同行合作的方向。"}],[{"start":172.31,"text":"在这里,我还强调了一个重要的文化观点:许多以色列企业家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美国,因为他们会说英语,并且了解美国的商业文化。与中国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需要专门的机制和信任。我决定来中国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创建这些机制并激发真正的合作。"}],[{"start":193.22,"text":"政府的一系列演讲旨在与中国利益相关者将兴趣转化为行动:规划本地挑战,将其与精心策划的解决方案相匹配,启动联合试点,并开辟投资和规模化发展的渠道。"}],[{"start":205.93,"text":"问:你如何评价中以两国的经贸投资现状?未来有哪些领域可以进一步合作?"}],[{"start":213.72,"text":"梅纽因:展望未来,机遇远不止我们目前在交易流中看到的那么多。近期有三个领域尤为凸显:"}],[{"start":222.44,"text":"1. 能源和数据中心:清洁能源、冷却技术和能效工具方面的合作。"}],[{"start":228.71,"text":"2. 工业脱碳和水技术:围绕氢能、先进膜技术、水资源再利用和排放管理的试点项目。"}],[{"start":236.75,"text":"3. 农业食品和蓝色经济:自动化、灌溉、收获后、水产养殖健康和饲料。"}],[{"start":243.6,"text":"为了释放这些潜力,我们建议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基于挑战的项目。在此,我想强调的是,对于以色列企业家来说,选择中国而不是美国并非理所当然。这是每位首席执行官都必须做出的战略性商业决策。我们的职责是确保他们拥有真正的选择:切实可行的机制、清晰的机会以及相互信任的基础。只有这样,企业家才能做出明智的决定。"}],[{"start":273,"text":"问:当前的战争环境是否影响以色列的经济活力?以色列市场在AI、芯片等高科技产业上对中国企业和资本开放程度如何?中国企业面对的投资安全审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以色列对中国的投资市场有何期待?"}],[{"start":293.12,"text":"梅纽因:尽管时世唯艰,以色列的创新经济依然保持韧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以色列实际GDP增长率约为3.2%至3.3%。高科技产业继续支撑出口和投资。2024年,高科技出口额达到约780亿美元,占2025年上半年出口总额的近57%。2024年,初创企业融资约120亿美元,彰显了投资者持续的信心。2024年,高科技产出约为950亿美元(约占GDP的17%),这充分表明该行业仍然是增长引擎。"}],[{"start":334.93,"text":"以色列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投资保持开放态度,但外资需接受国家安全审查。这些审查将逐案进行,并符合国际惯例和主要合作伙伴的期望。在这些框架内,我们看到在人工智能应用、水技术、先进制造和气候相关解决方案方面存在巨大的合作机遇。"}],[{"start":357.51,"text":"问:美国因素是中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你认为以色列和中国的关系现状如何?美国因素将在多大程度影响以色列和中国之间的高科技合作?"}],[{"start":371.68,"text":"梅纽因:当今的中以关系呈现务实,以色列将重点关注那些明确属于商业性质且非敏感领域的合作。双方都认识到,美国因素决定了高科技合作的边界。实际上,以色列在谨慎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的同时,也对富有成效的合作保持开放态度。"}],[{"start":392.64,"text":"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以色列企业家只看到一条路(通往美国),那么与中国合作的机会将仍然不发达且不明确。建立与中国的合作渠道并非易事,但却至关重要。建立信任、制定明确的合作规则以及建立试点项目将至关重要。市场选择始终是一项商业决策,而我们的职责是确保企业家拥有真正的选择。"}],[{"start":419.25,"text":"问:上海将在11月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作为全球科技创新强国,以色列政府参与这场商业交流盛会的意愿如何?以色列企业的参与规模如何?如何将这个平台转化为中国公众了解以色列技术和产业优势,促进两国产业合作的契机?"}],[{"start":440.95,"text":"梅纽因:我们认为进博会是一个务实、以商业为先的平台。原则上,只要商业契合度明确且符合审查框架,我们愿意接受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的参展。"}],[{"start":454.03,"text":"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专注于出口型企业的代表团,而不是设立大型通用展馆,例如水务和农业科技、数字健康、先进制造、能源效率和应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start":467.21999999999997,"text":"为了将进博会真正打造成了解以色列优势、建立合作的桥梁,我们建议采取简洁、以成果为导向的模式:在展会前与中方合作伙伴就优先解决的问题达成一致;客户可以携带一份简短的双语解决方案手册,其中包含案例研究;并在现场开展试点或对接会。参观者离开时应该酝酿好具体的试点项目、合作伙伴和时间表,而不仅仅是名片。"}],[{"start":493.72999999999996,"text":"问:基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在全球华语世界的影响力,你有什么想对中国读者说的?你对“以色列-中国”关系有何展望?"}],[{"start":504.21,"text":"梅纽因:我想对中国读者说:创新不仅仅关乎技术,更在于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以色列的创新生态系统保持开放,并渴望与中国伙伴在互利互惠、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合作。"}],[{"start":519.61,"text":"我还想澄清一下:以色列创新研究所并非政府机构,也不代表以色列政府。我们是一家独立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在行业和社会中构建创新并实施解决方案。我们的使命并非政治性的,而是务实的。"}],[{"start":536.78,"text":"展望未来,我相信以色列和中国在应对两国人民共同面临的挑战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粮食安全、清洁能源、水资源管理、医疗保健和气候适应力。搭建这座桥梁并非易事——文化差异存在,信任必须循序渐进地建立。但如果我们成功了,其影响将是全球性的。"}],[{"start":559.04,"text":"(注:王英良,国际产业学者,复旦大学博士,中开国际事务(NEIA)评论与研究主笔,目前正在推动辐射全球的“百人百访”栏目,力求以新颖的视角呈现世界与中国互动的信号与动态。微信号:porsche910114。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60078842_8433.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