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下任日本首相应当具备的条件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日本政治

陈洋:下任日本首相应当具备的条件

21世纪以来,首相频繁更迭已加剧日本民众对政治、传统政党的不信任。下任日本首相应具备与在野党的协调力和与特朗普的沟通力。
00:00

{"text":[[{"start":7.92,"text":"【本文为作者“中国学者百人百访”系列的最新一篇】"}],[{"start":12.65,"text":"陈洋,资深媒体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外交、中日关系、日美关系等,在《新京报》《大公报》《环球时报(英文版)》等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文章数百篇,并经常接受凤凰卫视、深圳卫视、香港中通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媒体采访。"}],[{"start":39.53,"text":"以下是访谈实录。"}],[{"start":41.36,"text":"问:日本首相石破茂9月7日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理由是希望避免作为执政党的自民党内部出现分裂,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举动?今年7月参议院选举后,面对自民党内的逼宫,石破茂多次强调不会辞职,但为何又突然宣布辞职了呢?"}],[{"start":60.739999999999995,"text":"陈洋:石破茂以“希望避免自民党分裂”为由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这个理由是比较牵强的。今年7月,在参议院选举惨败后,自民党就已出现了要求石破茂下台的声音,甚至演变为要求提前举行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声势。但面对党内不断涌现的反对声浪,石破茂反复表态自己不会辞职,将继续留任,反而造成了自民党内部分裂的扩大。因此,石破茂若真心不希望自民党分裂,那么早在7月参议院选举后,抑或是8月的自民党两院议员总会上就应该主动辞职。"}],[{"start":99.21,"text":"从多次将继续留任到突然宣布辞职,石破茂这一变化的背后主要在于他失去了继续让自民党内信服的留任理由。"}],[{"start":108.44999999999999,"text":"参议院选举惨败后,石破茂反复强调的留任理由有两个,一个是日美关税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一个是避免日本政治外交空转。因为从7月下旬到8月底,日本有一系列重要的内外事务,包括韩国、印度领导人访日、广岛和长崎核爆纪念、“8•15”战败纪念日以及第九届非洲开发会议(TICAD)的举行等。但进入9月后,日本一系列内外事务已结束,特别此前日美关税协议出现的纰漏都已解决——当地时间9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降低对日本汽车的关税,由此标志着日美关税问题暂时告一段落。因此,石破茂失去了继续留任的理由,或者说失去了继续让自民党内信服的留任理由。"}],[{"start":154.91,"text":"问:石破茂辞职将给日本政局带来哪些影响?自民党将于10月4日举行总裁选举投开票,你如何看待日本政坛权力重组的走向?"}],[{"start":166.09,"text":"陈洋:鉴于石破茂已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尽管目前还是首相,但至少在新总裁/新首相选出之前的这段时间,日本将迎来“政治外交空白期”。这是对日本政局最为直接的影响。"}],[{"start":181.44,"text":"当然,从长远来看,石破茂的辞职将带来日本政局新的不确定性。"}],[{"start":187.74,"text":"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持续受“政治黑金”丑闻影响,导致自民党的支持率持续走低,而长期作为党内边缘人物的石破茂之所以能在2024年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就在于自民党内渴求一位形象清新的政治人物带领自民党走出低迷。但结果是,长期在日本社会拥有较高知名度和人气的石破茂也未能带领自民党从“政治黑金”的丑闻中走出,反而还连续输掉两场国会选举。因此,接下来不论谁当选自民党新总裁,恐怕也很难立刻带领自民党走出低谷,特别是在当前自民党是国会“少数执政党”的背景下,新任党总裁也极有可能是一位短暂的过度人物。"}],[{"start":230.96,"text":"此外,在自民党总裁选举后,日本将举行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由国会参众两院选出新一任首相(内阁总理大臣),并由首相组建新内阁。考虑到自民党目前在参众两院均属于“少数执政党”,也就是单独席位未过半,那么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国会首相指名选举将存在不确定性。这里主要包含两种可能:第一,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等主要在野党达成统一意见,共同推选出一位来自在野党的首相,那么意味着日本将出现政权轮替;第二,在野党未达成意见统一,自民党利用席位相对多数的优势,选出了新一任首相。"}],[{"start":273.16,"text":"假设下任首相仍旧来自自民党的话,那么在当前自民党在国会属于“少数执政党”的背景下,预计新一届自民党政权将不得不联合其他在野党,从而确保关键决议、预算、法案等获得国会的批准通过。不过,问题的关键是,即使自民党愿意放低身段,寻求与在野党的合作,而在野党是否愿意协助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start":298.33000000000004,"text":"问:在去年的自民党总裁选举期间,共有九人参选,创下了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参选人数最多的一次。但此次即将于10月4日投开票的总裁选举,最终似乎只有五个人参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这是因为自民党内部对竞选总裁的积极性下降?"}],[{"start":319.95000000000005,"text":"陈洋:其实,对任何一位日本政治家而言,成为首相,登上日本权力最高峰,都是其毕生的追求。相信,这对自民党党来说也不例外。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参选人数减半,倒不是说党内对权力的热情降低了,而是自民党低迷的现状“劝退”了不少人。"}],[{"start":340.44000000000005,"text":"自2023年底“政治黑金”丑闻曝光以来,自民党执政深陷低迷,尽管其支持率仍高于其他在野党,但日本民众对自民党的不信任与厌恶之感则愈发凸显。这一点从自民党接连在去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惨败可见一斑。连续两场国会选举的失利,使自民党史上首次在参众两院均沦为“少数执政党”,而这则意味着即使新任总裁顺利通过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当选新任首相,那么接下来的执政之路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不排除短期内下台的可能。当然,新任总裁也不是没有破局之法,比如可通过提前解散众议院的方式,来寻求打破当前的政治困局。但问题的关键是,鉴于自民党支持率的低迷,提前解散众议院也有可能导致自民党席位进一步减少,反而陷入了更为被动的局面。因此,自民党的现实窘境无形中“劝退”了一些潜在的参选人,他们未必愿意将自己的政治声誉做赌注,特别是与其艰难爬上总裁宝座后随时可能被赶下台,还不如继续潜伏,积累势力,等待更有利的政治时机。"}],[{"start":413.33000000000004,"text":"问: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曾被问及担任首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他的回答称至少需有党政四个重要职位的任职经历。前首相安倍晋三曾说,担任首相“需要运气和人脉”。田中是昭和时代的首相,安倍是平成时代的首相,那么你认为令和时代,担任首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start":437.32000000000005,"text":"陈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值得仔细研究和分析的问题。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近乎长期把控日本国家发展。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战后日本政治史就是自民党政治史,自民党总裁就是日本首相。"}],[{"start":454.91,"text":"时下,进入“令和”时代,随着自民党对日本政治把控能力的下降、社交媒体的普及等现实情况的变化,这也对自民党总裁/首相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有党政高层经历,而且需要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结合当前的日本国内外形势,我认为下任首相需要具备两个条件。"}],[{"start":476.49,"text":"第一,与在野党的协调力。以往在国会“一党独大”的时候,自民党完全不需要顾及在野党,甚至也不需要太顾及作为联合执政党的公明党的态度,仅凭借自身的席位数量优势,即可轻松地在国会通过任何议案、预算和人事安排等。但如今,自民党沦为国会两院“少数执政党”,那么今后新任总裁/首相在推动立法、预算、人事等方面,都必须获得部分在野党的支持,否则将招致政治空转,也就是扩大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引入新的政党,或在现有自公执政联盟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在一些具体议题上以“自公+”的合作形式。围绕这一点,自民党内实际已出现了一些呼吁联合在野党的声音。比如,前首相岸田文雄9月10日表示根据总裁选举结果,“必须采取扩大执政联盟或(与在野党)部分合作等各种措施”。按照目前日本在野党的现状来看,日本维新会、国民民主党、参政党都是潜在的合作者,但如今作为“关键少数”的在野党是否愿意同自民党合作,就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了。是否拥有在野党方面的人脉,能否获得在野党的理解与支持,可以说是下任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最重要的条件。"}],[{"start":554.05,"text":"第二,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沟通力。通常来说,美国因素并不是自民党总裁选举的重要因素,至少在过去不是。但如今,伴随特立独行的“商人总统”特朗普的再次上台,能否与特朗普保持相对亲密的私人关系则成了能否担任自民党总裁新要求。今年2月,石破茂前往美国,与特朗普举行首次面对面首脑会谈。虽然当时的会谈氛围友好,石破茂似乎给特朗普留下了较好的印象,但这并没有让日本成为对等关税的豁免对象。考虑到特朗普接下来还有三年任期,必然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特朗普冲击”,因此谁能与特朗普进行良好的沟通,特别是在某些议题上说服特朗普,那么不仅将决定其个人的执政长短,而且将影响日本的整体国家利益。"}],[{"start":605.1899999999999,"text":"问:自民党前干事长茂木敏充、前经济安保担当大臣小林鹰之、现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现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均已正式宣布将参选自民党总裁,而自民党前政调会长高市早苗预计也将很快正式宣布参选。那么,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当选?有观点认为,此次总裁选举的叙事是“史上首位女首相”和“战后最年轻首相”之间的竞争,对此观点,你赞同吗?"}],[{"start":635.4899999999999,"text":"陈洋:坦率地说,谁最终能在10月4日当选自民党总裁,还是比较难预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自民党派阀几乎全部解散(目前仅剩麻生派),使得投票形势难以把握。以往,自民党内派阀存在的时候,结合各派阀的态度,就基本能够确认谁最终能当选了。"}],[{"start":658.4399999999999,"text":"结合去年的总裁选举情况和目前的民调数据来看,预计新任总裁将在高市早苗和小泉进次郎之间产生,也就是日本不是诞生“史上首位女首相”,就是诞生“战后最年轻首相”。高市、小泉在去年的总裁选举第一轮投票中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可以说在自民党有着相对不错的支持情况,或者说在党内是有着固定的支持群体的。同时,日本主流媒体近期发布的民调也显示,高市和小泉是最有力的竞争者。比如,《读卖新闻》9月14日发布的民调显示:在被问及谁最适合担任下任自民党总裁时,29%的受访者选择高市早苗,25%的受访者选择小泉进次郎。尽管总裁选举时自民党内的选举,但出于下一次全国大型选举的考量,党内也必须要顾及日本社会民意的态度。"}],[{"start":714.8499999999999,"text":"问:自民党总裁选举后,新首相/新政府会延续石破茂政府的内外政策路线,还是说会有新的调整?特别是在中日关系、日美关系以及日韩关系上,会有怎样的影响?此外,石破茂执政短短一年就下台了,这是否意味着日本将再次出现首相频繁更替的政治乱局呢?"}],[{"start":737.1399999999999,"text":"陈洋:在外交政策上,我认为不论最终谁当选首相,都不大会调整当前的政策走向,其主要原因在于2021年底修订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文件已总体规划了日本中长期的外交防务政策走向,因此预计新首相/新政府仍将是延续规划好的路线方针,而不会轻易做出巨大的调整或改变。"}],[{"start":758.8999999999999,"text":"当然,为了凸显自身与前届政府的差异,在某些外交政策方面进行修补是可能的。至于新届政府对中日、日韩关系的影响,我认为还是需要结合最终谁能当选而定。目前的自民党总裁选举热门人选,如高市早苗、小泉进次郎都有对华/对韩强硬的一面,但日本自身的经济利益等,又决定了必须同中韩保持相对稳定务实的双边关系。因此,新届政府对日本周边关系的影响,我认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start":791.5299999999999,"text":"频繁更替首相不等于“制度不稳”,在议会民主制国家中,这是经常发生的现象,是相对正常的现象。但若短期内更替过于频繁,会削弱政府的政策连续性、降低执政党的公信力,并加深民众对政治的冷漠与不信任。事实上,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首相的频繁更迭早已加剧了日本民众对政治、传统政党的不信任,这一点从日本社会无党派支持群体的不断扩大,以及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兴政党之中便可见一斑。也就是说,日本民众希望获得新的选择,以此来摆脱传统政治、传统政党的僵化。"}],[{"start":831.4299999999998,"text":"总的来说,日本的“走马灯式”首相更替,既是派阀政治的结果,也是民众政治信任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加剧了日本社会的政治冷漠感和对政党政治的不满,使政治逐渐呈现“稳定制度下的不稳定领导人”的矛盾局面。"}],[{"start":848.7999999999998,"text":"(注:王英良,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博士,FT中文网“资本与国家”专栏作家,主要研究跨国直接投资、中美政商关系等,目前正推动“中国学者百人百访”栏目,微信号:porsche910114。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59219402_6942.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人工智能的快速演进需要企业采取更灵活的培训方式

企业若不经常更新学习项目,将面临竞争力下滑的风险。

保时捷在新任CEO执掌下重回油车路线

在中国市场走弱、美国加征关税和电动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下,这家豪车制造商的战略来了个大转弯。

特朗普为航运化石燃料带来的胜利

美国施压致使一项限制海运碳排放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流产。

Lex专栏:马斯克1万亿美元奖金包确实应该

该方案设定了多项艰巨的运营目标,绝非“白拿钱”。

人工智能引起的天然气热潮背后

随着人工智能繁荣导致电力需求激增,天然气正在复兴,但燃气涡轮机供应紧张或将引发环境与地缘政治层面的连锁后果。

美国为何要支撑阿根廷比索?

美国财政部的干预举措对华盛顿方面构成风险。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