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从“去风险”到“要独立”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欧盟

欧盟从“去风险”到“要独立”

张冬方:对欧洲人来说,对美国的依赖已经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因依赖而遭受羞辱才是问题的本质。
00:00

{"text":[[{"start":6.74,"text":"近日,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时开篇就说,“欧洲正处在战斗当中。”她描绘了欧洲的水深火热:“欧洲必须战斗。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主要大国要么对欧洲态度暧昧,要么公然敌视欧洲。一个充满帝国野心和帝国战争的世界。依赖关系被无情地武器化的世界。正是由于所有这些原因,一个新的欧洲必须出现。这必定是欧洲的独立时刻。”"}],[{"start":36.89,"text":"“独立”可能是冯德莱恩此番讲话中最频繁的一个词,而其所指除了乌克兰,除了人工智能、电池、能源等关键领域,除了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更是特指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不曾想,在宣布对华去风险两年半之后,欧盟最紧急最棘手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依赖美国而存在的风险。和在电动汽车或其他关键原材料领域比起来,欧盟在安全防务上和贸易对美国的依赖更关乎生死存亡。"}],[{"start":67.53999999999999,"text":"对中国:从一鼓作气到强弩之末"}],[{"start":71.19999999999999,"text":"整整两年前,还在第一任期内的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年度讲话中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启动反补贴调查。而在当年3月,冯德莱恩发表对华关系“去风险”讲话,定下了欧盟对华路线基调。"}],[{"start":87.32,"text":"那时候,被媒体称作为权力膨胀的“女王”冯德莱恩仍然意气风发,有意施展自己重塑世界贸易格局、甚至地缘形势的政治抱负,而通往成功之路的最见效途径就是在对华立场上采取强硬立场。去年10月,欧盟正式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征收反补贴税。在2024年一整年,欧委会在《外国补贴条例》和《国际采购工具》等贸易工具之下,进行了一系列针对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的密集行动。"}],[{"start":117.71,"text":"在这次讲话中,冯德莱恩仍然提到了“中国”,却少了两年前的昂扬斗志。第一次提到“中国”是关乎低碳能源,“我们在清洁技术专利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超过美国,并与中国并驾齐驱。在清洁技术的风险投资上,我们正在追赶美国——而且远远领先于中国。”再提中国则是关于电动汽车:“我认为欧洲应该拥有自己的电动汽车”,“我们不能让中国或其他人征服这个市场。”最后提“中国”说的是国际形势,“中国两侧站着俄罗斯和朝鲜的领导人。普京洋洋得意地宣称,俄中关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点。”"}],[{"start":160.22,"text":"目前,目前,欧盟和中国寻求电动汽车反补贴税上的替代方案仍然没有结果,而自俄乌战争以来,欧盟将中欧关系和中国在乌克兰局势上的立场挂钩的努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结果。"}],[{"start":174.15,"text":"和美国:从并肩作战到渐行渐远"}],[{"start":178.06,"text":"今年年初,特朗普重回白宫。而在过去几年和拜登苦心经营盟友关系的冯德莱恩,汲汲营营中蓦然回首,原来特朗普才是那个重塑世界贸易格局的人,而且还将欧盟排除在贸易游戏之外,甚至随时威胁取消对欧洲的安全保护。"}],[{"start":195.7,"text":"对欧洲人来说,对美国的依赖已经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因为依赖而遭受羞辱才是问题的本质。冯德莱恩无法回避这一现实,她如此表述,“当我们谈论竞争力和独立时,我们必须谈论与美国的关系。我听到过许多关于我们在夏季达成的协议的议论。我理解最初的反应。”"}],[{"start":217.62,"text":"她说的反应指的是欧美贸易协议带给欧盟人造成的打击。今年7月,为了避免特朗普的30%关税威胁变成现实,冯德莱恩赶在8月1日前和特朗普达成了协议。虽然该协议将关税上限设定为15%,已远低于特朗普威胁的30%,但仍远高于此前1.47%的平均水平。"}],[{"start":240.87,"text":"在很多欧盟人看来,这是一份委曲求全的、甚至令人屈辱的协议。大家虽然心知肚明,在美国面前,欧盟弱小而卑微,但一旦签订这样的协议,就是对这种弱小和卑微的白纸黑字的证明和坐实。时任法国总理贝鲁曾在社交平台X上写道,“一个由自由人民组成的联盟,团结起来捍卫自身价值观、维护自身利益,却选择屈服,这真是令人悲伤的一天。”"}],[{"start":268.99,"text":"最新的Eurobazooka民意调查表明,欧洲大陆对该协议的主要感受就是屈辱。在被问到欧美关税协议达成后哪种情绪最占主导地位,52%选择了“屈辱感”,远超过“无所谓”的22%。该情绪在法国尤为明显,65%的受访者表示感到屈辱。"}],[{"start":289.58,"text":"而在被问及冯德莱恩在谈判中的表现时,尽管调查问题本身提示特朗普曾威胁要征收30%的关税,但仍有75%的受访者认为冯德莱恩“糟糕”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其中38%认为她“非常糟糕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至于对于谈判的另一方特朗普,44%的受访者视其为欧洲大陆的敌人,只有10%的人认为他是朋友。44%尚未确定,从而将特朗普置于一个既非盟友也非对手的灰色地带。该调查于8月底到9月初期间对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波兰五个欧盟国家的5302人进行了调查,这些国家占欧盟总人口的60%以上。"}],[{"start":333.96,"text":"对于激烈的批评,冯德莱恩在此次讲话中试图做出挽回,“我们每年向美国出口价值超过5000亿欧元的商品。数百万个工作岗位依赖于此。作为委员会主席,我永远不会拿人们的工作或生计去赌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达成了一项协议,以保持我们工业的市场准入。而且我们确保欧洲拿到了最好的协议。”在压力之下,冯德莱恩还做出了保证,“无论是在环境方面还是数字监管方面,我们制定自己的标准。我们制定自己的规则。欧洲将始终自行做出决定。”一直以来,特朗普征服都在抨击欧盟在环境和数字方面的监管,这也是欧盟的最后一道防线,至于能否真的守得住,则是另一个问题的。"}],[{"start":382.09,"text":"冯德莱恩还特意描述了两个画面,“这项协议在全球严重动荡的时刻,为我们与美国的关系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稳定性。想一想与美国爆发全面贸易战的后果。想象一下那种混乱。”她紧接着开始描绘另一个画面,“然后把那幅图景与上周来自中国的画面放到一起,中国身边站着俄罗斯和朝鲜的领导人……”"}],[{"start":406.89,"text":"冯德莱恩可谓用心良苦。她想传达的是,我虽然不能阻止中俄两国的靠近,但我阻止了一场欧美全面贸易战这个最坏局面的发生。然而其实,欧美的恩怨远没有结束。和两年前相比,欧盟显然陷入了更大的危机。"}],[{"start":424.91999999999996,"text":"(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闫曼 man.yan@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8455053_3944.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米莱的成败关头

尽管特朗普的支持有助于阿根廷稳定金融市场,但这位阿根廷总统的政治力量在中期选举临近之际受挫。

人工智能的快速演进需要企业采取更灵活的培训方式

企业若不经常更新学习项目,将面临竞争力下滑的风险。

保时捷在新任CEO执掌下重回油车路线

在中国市场走弱、美国加征关税和电动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下,这家豪车制造商的战略来了个大转弯。

特朗普为航运化石燃料带来的胜利

美国施压致使一项限制海运碳排放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流产。

Lex专栏:马斯克1万亿美元奖金包确实应该

该方案设定了多项艰巨的运营目标,绝非“白拿钱”。

人工智能引起的天然气热潮背后

随着人工智能繁荣导致电力需求激增,天然气正在复兴,但燃气涡轮机供应紧张或将引发环境与地缘政治层面的连锁后果。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