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7.43,"text":"本文作者曾任英国政府首席数字和数据官,现为数字咨询公司Public Digital创始合伙人"}],[{"start":15.04,"text":"在人工智能时代争夺数字主权的竞赛中,英国从一开始就落入下风。几十年来,我们在数据、技能和生产能力方面都依靠外包,结果形成了一个笨拙、烧钱的政府,依赖于盘根错节、居于垄断与寡头垄断地位的海外供应链。大型IT合同阻碍了国家创新,而公共服务难以正常运转,更不用说创新——问问英国邮局丑闻里那些分局局长们就知道了。"}],[{"start":43.62,"text":"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正面临一个风险:将这项关键新技术的控制权,拱手交给垄断的国际平台。财政部历来在技术合同上的做法就是和少数指定供应商签大单。这种模式扼杀了扶持本土初创企业发展的机会。尽管英国作出了令人称赞的承诺,未来十年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还规划了所谓AI区域,但到头来,可能是为别国打造成功技术做嫁衣。"}],[{"start":73.71,"text":"医疗就是一个警示案例,展示了我们如何错失打造主权科技体系的机会。如今已被废除的英格兰医疗服务体系(NHS England)没能创建一个有竞争力的生态系统。自NHS应用上线以来,光是让基本的全科医生记录广泛可用,就拖了五年时间,而在此之前还有与供应商长达十年的扯皮。初级医疗(primary care)如今被两家供应商垄断,几乎没有竞争空间。在二级医疗(secondary care)层面,英国折腾了十年,想把美国的收费系统硬生生装进我们的医院信托机构。最后引进的却是美国科技公司Palantir的医疗数据平台,而这看起来只会抑制英国本土AI医疗市场的成长。"}],[{"start":118.57,"text":"欧洲方面更为积极主动。丹麦大张旗鼓地把微软(Microsoft)赶出公共部门,德国在投资本国的国防AI公司Helsing,法国总统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则频频与法国AI国家冠军企业Mistral的创始人同台亮相。欧洲还在力推所谓“第28号制度”:一个为初创企业量身打造的法律框架,目标是把这个4.5亿人口的区域变成一个真正统一的市场。"}],[{"start":144.98,"text":"在世界其他地方,印度14亿国内用户现在可以使用一款本土AI语言翻译服务Bhashini。新加坡把AI纳入身份验证系统Singpass中,用于打击欺诈。美国的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声称,他们是除了中国提供商以外的独家选择,事实证明这种说法站不住脚,而且是在没有技术遗产的地方。"}],[{"start":168.79,"text":"然而目前英国公共部门所选择的AI服务——政府与跨国AI初创公司签订了协议,包括加拿大的Cohere和美国的OpenAI——对本国企业没什么好处。我们是接受者,不是创造者。"}],[{"start":183.04,"text":"这些并非是不可避免的。公共服务数字化本应培养出新一批的英国科技市场公司。相反,英国的人才被海外科技巨头收归麾下。对于AI公司DeepMind被卖给谷歌(Google),现在白厅感到了后悔。但他们无意培育和扶持下一家DeepMind。"}],[{"start":204.68,"text":"英国AI公司创始人们有理由质疑那些与其他国家的AI“宠儿”达成的交易。支持我们自己的主权AI公司,给它们资金,让它们能获得公共投资,保护公共市场,把重大公共政策问题交给它们去解决,这些将是一个开端。"}],[{"start":222.71,"text":"我们需要界定我们理想中的AI市场。国家支持的数字基础设施,像巴西的Pix支付引擎,正在挑战居于市场主导地位的科技公司。如果我们在AI领域沿袭我们在处理公共部门合同方面现有的过时方法,那么结果也将落得与我们的主权科技行业其他领域一样:获得公共资金的渠道受限,缺乏规模与资本,由外国所有。"}],[{"start":247.94,"text":"我们拥有领先者、创新者以及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只需要为他们提供支持。"}],[{"start":254.84,"text":"译者/何黎"}]],"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8257497_5148.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