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遭遇的骇人枪击在美国引起深刻的震动。许多人或许不同意这位保守派政治煽动者的主张,但很少有人,尤其是年轻人,没听说过他。截至周四下午,警方仍在追缉一名未具名、据称年龄在大学阶段的嫌疑人;其可能动机尚不清楚。但这起命案再次表明,跨越美国政治光谱的暴力威胁正日益加剧。
现年31岁、育有两名子女的柯克,被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誉为赢得青年选票、改变美国总统基本盘人口结构的关键人物。他借助巨大的社交媒体影响力,将“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世界观传播给新一代美国人。与此同时,他也乐于参与传统的政治辩论:他在全美高校巡回,挑战常常抱有敌意的学生听众,就持枪权、堕胎与LGBT+权利等议题与之辩论。他宣扬的观点常带有沙文主义和仇外倾向。但无论观点多么令人反感,暴力行为都绝无正当理由。
可悲的是,美国历史世代以来都留下了政治暴力的烙印;此类事件并非美国独有,但其枪支文化会加剧后果。这个国家曾经历过暗杀浪潮,尤以20世纪60年代为甚。但本十年的暴力节奏的加快令人忧心。特朗普总统本人去年遭遇过一次暗杀未遂,之后又有一名持枪者在他打高尔夫的场地附近被捕。明尼苏达一名民主党州议员与其丈夫于今年6月在家中遇害。4月,宾夕法尼亚民主党籍州长乔希•夏皮罗(Josh Shapiro)的住宅被人纵火,当时他与家人正在屋内熟睡。
随着政治话语日益粗鄙化与极化,此类袭击也同步加剧,这种情况在美国比任何大型民主国家都更为明显。如今人们不仅习惯于表达理性分歧,更常将对手斥为蓄意加害的敌人。社交媒体的兴起推动许多美国人滑向更极端、更固化的立场——并让数以百万计民众接触到了柯克遭枪击的直观视频片段。
美国政界的反应将决定国家接下来的走向。以往的几代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有责任团结国家,而不是发动政治猎巫。今天需要重拾这种精神。两党阵营中的一些领袖人物发出了正确的声音,警告暴力在美国公共生活中没有容身之地。然而,在众议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围绕如何表达对柯克的敬意的分歧却演变成了一场喊叫争执。
总统本人也必须负责任地作出回应,而他本人既是政治极化浪潮的推手,又助长了这种浪潮。特朗普呼吁美国人认识到,“暴力与谋杀是将持不同意见者妖魔化的悲剧性后果”。但他在一段四分钟的视频中将柯克之死归咎于“激进左派”,并誓言其政府将铲除针对保守派同僚的政治暴力。这位总统昔日的支持者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则在其X平台向数百万用户发帖称,“左派是谋杀之党”。
围绕柯克之死所引发的痛苦与愤慨固然强烈,但试图以这种措辞将他塑造成党派烈士,危险且煽动性十足。为了美国的民主与社会稳定,所有具有影响力的人士都应齐声呼吁降级对抗,并谴责任何形式的暴力——尤其是针对其政治对手的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