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8.47,"text":"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从1949年到1959年连续举行11次国庆阅兵。1949年到1953年,阅兵首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员朱德。1954年到1958年,阅兵首长则是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其中1956年的国庆七周年阅兵,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雨中阅兵。"}],[{"start":32.89,"text":"1959年,阅兵首长改为国防部部长林彪。当时彭德怀已因庐山会议期间的“直言”被免去国防部部长职务。1959年阅兵,是毛泽东时代最后一次阅兵,也是规模较大的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建国后毛泽东自己未当过阅兵首长,而这与其后的几位中共最高领导人有所不同。"}],[{"start":57.06,"text":"这次阅兵后的1960年9月,中共中央确定了“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的原则(参见《邓小平在1984》)。按理说,1969年适逢建国20周年,应该举行阅兵。但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且阅兵被视为“形式主义”,未举行阅兵与此有一定关系。"}],[{"start":80.71000000000001,"text":"在华国锋时代,从未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过阅兵,包括建国30周年的1979年——那时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但实权已经“旁落”。"}],[{"start":94.48,"text":"到邓小平—胡耀邦时代的1984年,天安门广场(历经25年)又见证了大阅兵。这次的阅兵首长是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而非当时的国防部部长张爱萍。或许邓不愿等到建国40周年的1989年再举行阅兵,那时他已经85岁了。此前的1980年3月10日,邓小平就说过:部队阅兵好久没有搞了。不能说阅兵、搞分列式就是形式主义。它对部队作风培养有实际意义。通过阅兵,把军队摆出来,让人民看看,也可以密切军民关系(参见《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1977—1992年活动实录》)。"}],[{"start":138.44,"text":"即便邓小平谈到了阅兵的实际意义,但在他的时代,也仅在1984年举行过一次阅兵。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政治动荡。其后的建国40周年国庆,举行了天安门广场联欢晚会等,未举行阅兵式。原因非一,或也与距离上次阅兵仅有五年时间有关。"}],[{"start":161.8,"text":"江泽民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1989)及国家主席(1993)后,并未在建国45周年的1994年举行阅兵。到建国50周年的1999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才举行阅兵——此时距离上次阅兵已有15年时间。这次的阅兵首长,正是江泽民。这是江泽民时代唯一一次阅兵,也是20世纪中国最后一次阅兵。有关此次“世纪大阅兵”,江泽民说过这样的话:庆祝建国50周年“我们应当主要算政治账,不要因为算经济账而束手束脚。”(参见《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start":201.74,"text":"这样看来,举行建国50周年阅兵,主要是算“政治账”的结果——而这要从国家与最高领导人两个角度看。从国家角度看,这次阅兵意在展示不断增强的国家军事力量及综合国力,以及“国家自信”尤其军事自信。另外,这也是中共最高领导人首次当阅兵首长(邓小平从未任过形式上的中共最高领导人)。阅兵有利于提升最高领导人的威望,包括在军队中的威望。值得附带一提的是,此次阅兵前数个月,发生了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而民间人士对中国官方的应对方式并不满意。"}],[{"start":243.27,"text":"建国60周年的2009年,北京天安门广场重现国庆阅兵。这次的阅兵首长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这是胡锦涛时代唯一一次阅兵,也是21世纪中国第一次阅兵。胡锦涛像江泽民一样,满足于任内举行一次国庆阅兵。"}],[{"start":265.40000000000003,"text":"进入习近平“新时代”,阅兵次数较邓小平时代、江泽民时代、胡锦涛时代增多。除国庆阅兵外,还增加了纪念抗战胜利阅兵。这样,2015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此次阅兵首长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这是习近平时代第一次阅兵,时间上是在他就任总书记约3年之后。"}],[{"start":299.1,"text":"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刚刚过去的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又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这两次阅兵式,习近平都是阅兵首长。"}],[{"start":319.64000000000004,"text":"另外,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阅兵首长是习近平。这也是1949年后的第一次建军节(前夕)大阅兵。"}],[{"start":335.51000000000005,"text":"习近平时代阅兵次数增多,固然与最高领导人的政治需要有关(阅兵可体现国威军威,也可用于增强最高领导人威望),但也从一侧面反映了中国国防、军事力量建设加快。举行阅兵,还可用于威慑现实敌人与潜在敌人。同时中国也应审慎面对阅兵带来的国际舆论反应。"}],[{"start":357.97,"text":"(注:林原,历史学博士,当代中国问题研究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7468056_3751.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