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是东方主战场吗?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二战

中国抗战是东方主战场吗?

邓聿文:中国完全有资格称为二战“东方主战场”,因为日本侵略战争的战略重心长期在中国,战略投入最多,消耗也最大。
00:00

{"text":[[{"start":7.33,"text":"二战虽然过去了80年,但关于中国是否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不仅在国际史学界,也在国际舆论场存在很大争议。中国官方坚持抗战是东方主战场的说法,而西方学界和舆论,则认为打败德日法西斯的,是美苏两国,美国的太平洋战场和苏联的欧洲战场,才在二战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start":32.73,"text":"其实,这不单是个历史认知问题,也关乎现实的国际话语权。由于战后的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直接奠基于二战,所以,中国抗战作用的问题也涉及中国是否有权塑造当今国际秩序的历史正当性。"}],[{"start":48.449999999999996,"text":"在具体展开论述前,不妨了解学界和国际舆论对中国二战作用的几种流行看法。除中国官方和学术界所主张的 “东方主战场论”外,还有 “边缘支撑论”、“亚太转折论” 以及“象征性与道义贡献论”等。“边缘支撑论”认为,中国抗战是二战亚洲战区持续时间最长、投入最深的战场,它在整体胜利中是必要条件,却不是直接决定性的“终结性主战场”;“亚太转折论”认为,中国抗战在地区层面具有转折意义,正是中国的坚持使美国不得不介入,并在中缅印战区与中国协同作战,中国战场促成了中美结盟,也为中国战后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奠定了基础;“象征性与道义贡献论”则淡化中国的军事贡献,强调中国的牺牲和坚持对世界舆论的激励作用,正是这种象征意义,才使中国得以成为战后“四大国”之一。"}],[{"start":101.97,"text":"在上述几种观点中,西方学界和舆论多倾向“边缘支撑论”,强调中国的重要但非决定性地位,这一观点对中国抗战最客观的评价也就是,中国是东方反法西斯战场的战略支点,是二战亚洲战区持续时间最长、投入最深的战场;它在整体胜利中是必要条件,却不是直接决定性的“二战主战场”。这当然和中国自己的认知有很大差距。到底谁的评价更接近历史真相,不仅需要还原历史,也取决对“主战场”的概念界定。"}],[{"start":134.26999999999998,"text":"如果以“最后决定胜负”为标准,那么苏德战场是欧洲的主战场,美国主导的太平洋战场是亚洲的主战场,中国确实不是东方或亚洲主战场,西方史学界普遍持此看法。但如果“以侵略国的目标及其投入的兵力与资源”为标准,答案就完全不同。即使不算1931—1936这五年,自1937年起,日本始终把最大的兵力和资源投入在中国。1937年淞沪会战后,日本在华驻军已超70万;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在华兵力接近180万;1945年投降时,日本在华兵力仍在百万以上,占其海外兵力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日本财政预算约七成用于军事,其中在华作战开支长期占最大比例,有学者估算其对华战争消耗相当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1/3。这足以说明,中国战场是日本的“主战场泥潭”。"}],[{"start":192.90999999999997,"text":"中国国内史学界正是以此主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该观点看来,中国军民持久抗战八年,长期牵制了日本的绝大部分陆军兵力,为苏联抵御德军、美国在太平洋开辟战场赢得战略空间。没有中国的坚持,日本很可能更早北上进攻苏联,或者腾出兵力南下对美作战,从而改变二战格局。"}],[{"start":220.13999999999996,"text":"是否如此,回到历史现场,美国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才宣布参战的。在这之前的四年,中国孤军奋战,抵抗日本,在没有任何主要盟国参战的情况下,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支撑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游击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每次大规模战役虽然都以中国失败收场,却也重挫了日军锐气,尤其1938年武汉会战后,尽管日本占领中国大片国土,却无法逼迫中国屈服,被迫长期陷入消耗。可以说,这四年,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了战略纵深。"}],[{"start":257.85999999999996,"text":"1941年,美国对日作战,中国并没有退出,而是在战场又支撑了四年,继续承担着牵制日本最大的兵力责任,从而使得美国在太平洋战场节节推进时,日本无法抽调大批兵力驰援。到抗战结束之际,日本在华战场阵亡或失踪超过40万人,受伤人数近百万,其规模远超在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多岛屿上的消耗。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抗战是完整的八年抗战,而非1941年后的“配角战争”。这八年时间差,恰恰揭示了中国在整个二战格局中的独特性。"}],[{"start":295.19999999999993,"text":"美国参战无疑是二战亚洲战场的转折点,但必须看到,美国是在中国战场已经持续四年、日军被深度拖入泥潭的情况下才介入的。正因此,美国在太平洋面对的日本,已不是一个战略余力充足的对手,而是一个长期消耗、内外交困的对手。"}],[{"start":314.7699999999999,"text":"设想一下,假如没有中国的四年抗战坚持,美国1941年参战时将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日本。那时的日本,可能已经腾出手来大规模北上进攻苏联,让苏联两面受敌,欧洲战场或许就改写。那时的日本也可能更早构筑牢固的太平洋防线,美国即便最终取胜,也要付出更大代价和更长时间。"}],[{"start":338.6699999999999,"text":"美国在援华问题上的投入,也印证了中国战场的价值。1942年设立中缅印战区,中国军队与盟军并肩作战,保障了驼峰航线的运输。到1945年,驼峰航线共运输物资65万吨,其中相当部分直接用于支持中国战场。没有中国战场的坚持,日本就可以投入更多的军力于太平洋战场。"}],[{"start":363.8399999999999,"text":"最终迫使日本投降的虽然是美军的两颗原子弹,然而,现实中,即便原子弹投在广岛、长崎,日本军部依旧存在强硬派要坚持抵抗,是天皇亲自干预才促成投降。不妨再做个假设,如果日本完全征服中国,建立起广袤的大后方基地,哪怕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会很快投降吗?"}],[{"start":386.43999999999994,"text":"答案未必乐观。一个完全征服中国的日本,将拥有巨大的资源、粮食和劳动力作为支撑,它可能选择继续作战,即使以长期封锁与抗核的方式与美国周旋。美国要逼迫这样一个日本投降,恐怕只能依靠地面入侵日本本土。这并非是一个无意义的假设,它凸显了中国战场的真正意义:阻止了日本建立战略后方,使日本的战争机器始终在高消耗状态下运转,最终在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出兵的双重压力下崩溃。就此而言,原子弹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不是最重要原因。"}],[{"start":424.7199999999999,"text":"然而,国际社会,尤其西方舆论,普遍低估了中国抗战的作用。冷战格局下,美国与苏联分别出于现实需要强调自己的贡献,而中国因为国共内战和政治转型,声音被削弱。改革之后的相当长时间,中国虽然有意识地纠正西方说法,但鉴于话语权问题,收效甚微,还是不被西方舆论接受。久而久之,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被淡化。"}],[{"start":452.81999999999994,"text":"故中国是完全有资格称为二战“东方主战场”的,此乃由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以及战略重心长期在中国,还有战略投入最多、消耗最大也在中国所决定,也是由战争整体格局所印证。中国战场虽不是直接摧毁日本的战场,但对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胜利起到了间接的决定性作用。这当然并非否定后者的直接决定性作用,而只是恢复历史原貌。若一定要对比,可以说,中国战场是“长期主战场”,美国太平洋战场是“终结主战场”,两者在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中的作用同等重要。"}],[{"start":491.13999999999993,"text":"(注:作者是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6958124_1281.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FDA将GSK的Blenrep带回多发性骨髓瘤市场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GSK的Blenrep作为三线多发性骨髓瘤药物,推翻了顾问委员会的否定投票,为其在美国的重新上市扫清了道路。
3小时前

星锐医药筹集4400万美元,以在早期临床数据公布后推进体内CAR-T项目

为开发体内CAR-T疗法、以更简单、更安全的输注取代繁琐的细胞疗法的全球竞赛正持续升温,而如今一家中国生物技术初创公司已悄然启动其疗法的临床测试。
3小时前

神经病学研发的最新进展,足以让该领域成为并购热点吗?

神经科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高风险的投资领域。
3小时前

礼来将收购眼科基因疗法开发商 Adverum Biotechnologies,年内第四笔收购

礼来在今年完成第四桩生物技术收购之际,继续强化其基因疗法管线;与此同时,其他大型药企正重新审视这一复杂且商业承压的领域。
3小时前

罗马女性的时尚秘诀

“永恒之城”罗马,永远是毫不费力的优雅之都。

技能提升的科学与心理机制:实践为何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在良好文化氛围下,人们能够相互学习,而且往往十分高效。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