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8.26,"text":"2025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掀起关税风暴。他向包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在内的14个国家发出正式信函,警告除非在8月1日前与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否则将对其出口商品加征至少25%的高额关税。这一轮拟征关税的国家多数为亚洲国家,还包括印尼、孟加拉、泰国等国。"}],[{"start":33.78,"text":"特朗普在致信日韩领导人时称,两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极度不对等”,因此美国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其商品征收25%的对等关税。他同时警告,若对方实施报复,将“加倍征税作为回应”。"}],[{"start":50.19,"text":"这标志着从2025年初以来逐步酝酿的“关税贸易战”升级进入2.0阶段。市场对此反应激烈,各类资产剧烈波动。本文将聚焦四大资产类别:美股、美债、美元和黄金为大家分析一下贸易战带来的后果和影响。"}],[{"start":69.37,"text":"首先,特朗普反复不定的关税态度,给美国的经济政策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从2025年3月以来,美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Index)屡创新高。该指数(Baker et al., 2016)基于对主流媒体文章的文本分析而构建,已被广泛用于衡量政策不确定性对投资与市场的冲击。据其官网数据显示,仅2025年第一季度,该指数的日均水平就高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任何一个季度,甚至超过2020年疫情初期。其中,4月8日“超级关税”公布后,指数创下史上第六高读数,紧随其后的则是VIX恐慌指数暴涨至52.3,相当于金融危机级别。"}],[{"start":113.76,"text":"如此巨大的不确定性,给美国股市带来了巨大波动。美股标普500指数在4月初两天内暴跌超过10%,创下2020年以来最大跌幅。但在特朗普宣布“90天暂停新关税”后,市场迅速反弹。4月9日单日涨幅高达9.5%。整个4月,标普500剧烈波动,但总体收复失地,并在6月创出历史新高。"}],[{"start":142.46,"text":"投资者之所以“买单”,一方面是押注特朗普最终不会走向全面经济脱钩,另一方面是因为防御性产业(如军工、AI基础设施等)获得政策激励。尤其是欧洲因担心美方削弱北约支持而自主加码国防预算达5000亿欧元,带动军工股与基础建设股显著上涨,Stoxx欧洲防务指数在2025年上半年的涨幅达到了54%。"}],[{"start":168.06,"text":"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美债。当市场面临风险冲击中,美国国债价格往往上涨、收益率下行。然而2025年4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反常态,从3.96%反弹至4.6%,创下三年新高。这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市场担心关税或将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胀”。第二、投资者对美国财政赤字与债务扩张的容忍度下降。第三、杠杆资金集中抛售,引发“流动性挤兑”式反应。"}],[{"start":202.72,"text":"对比2018~19年中美上一次贸易战,彼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因避险情绪下降至1.5%,充分发挥“避风港”作用。而2025年在通胀和政策信任危机双压下,美债的避险功能遭到结构性削弱。"}],[{"start":219.8,"text":"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美元的币值。2025年4月,美元指数(DXY)自104.2下行至103.2,并一度在4月17日跌破100,创三年新低。在5月份小幅反弹后,美元指数继续下跌,截止7月1号收于96.8左右,从年初算起下跌10.7%左右。这与“美元等于避险货币”的传统认知明显背离,背后主要的原因包括:外资抛售美债,撤离美国;市场预期美联储将被迫降息;以及对美国政策稳定性的质疑升温。总体来说,美元的传统避险地位正在受到市场的考验,其走势对美国政治行为与财政风险更为敏感。"}],[{"start":262.82,"text":"最后来说一下黄金。2025年,黄金无疑是最耀眼的资产。4月中旬,金价突破3300美元/盎司,年初至今涨幅达27%左右。金价的上涨主要受惠于全球ETF资金持续流入以及多个央行(特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央行)加快增持。"}],[{"start":284.87,"text":"BIS (BIS WP No. 1035,2023)研究指出,政策不确定性每上升1个标准差,将带动黄金价格平均上涨3.2%。而2025年黄金的涨幅显著高于这一理论预期,表明市场正将黄金视作对冲制度性不确定性的核心锚点。"}],[{"start":301.96,"text":"今年的这一轮新的关税大战,让人不由想起特朗普在第一任总统任内向中国发起的贸易战。2018年3月,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开启关税攻势,并于同年7月启动针对中国的第一轮商品加征。2018–2019年间,美方累计对3600亿美元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作为对应,中国实施对等反制,采取了对等征税、人民币缓贬、财政政策扩张等策略应对。最终在2020年1月,双方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增加购买美国产品,美国则暂停部分关税并下调税率。虽然结构性问题未解,但该协议缓解了市场恐慌。"}],[{"start":348.01,"text":"在下面的表格中,笔者对比了2018-19贸易战和2025年关税战的市场反应。"}],[{"start":null,"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