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职场人最好的赋能平台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特别策划

工作,是职场人最好的赋能平台

近20年来,白领女性成为职场上一支独特的生力军。其中不乏做出突出成绩的佼佼者。如何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实现职业理想,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针对这一话题,FT中文网日前在She's mercedes 创新体验日现场,专访了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公共政策和融合发展总监于春红女士,请她回顾自己精彩的职场经历,分享她的职场心得。

近20年来,白领女性成为职场上一支独特的生力军。其中不乏做出突出成绩的佼佼者。如何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实现职业理想,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针对这一话题,FT中文网日前在She's mercedes 创新体验日现场,专访了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公共政策和融合发展总监于春红女士,请她回顾自己精彩的职场经历,分享她的职场心得。

于春红大学毕业之后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九年,之后为寻求新的突破,告别象牙塔进入外企工作。她先后供职于新闻集团、微软、亚马逊等世界知名公司,担任中层管理职务。目前她担任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公共政策和融合发展总监。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公共政策和融合发展总监于春红女士

FT中文网:你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九年,是什么促使你做出离开高校,改变职业道路的决定?

于春红: 最近流行一个词叫“赋能”,这个源于积极心理学的词汇意为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激发自己或他人的能量,使其获得新的能力。

我认为最重要的“赋能”是对自己的赋能,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学习,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个人自我“赋能”过程,就是不断地突破自己原有的边界,在新的领域不断探索学习、不断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九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这么久,预期的发展方向几乎没有任何悬念。那个时候我特别渴望变化。因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大学教师是非常受人尊敬,对人的要求也非常高的职业,虽然我当时还能胜任愉快,但还是希望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去面对新的挑战。

当时恰好有一个工作机会。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正在筹划进入中国,和人民日报合资经营了一家服务IT人士的行业门户网站,招聘一个翻译,我决定去试试。面试后外方的总经理建议我担任他的助理,协助他协调与合作公司和有关政府部门的关系。半年以后新闻集团成立代表处的申请终于获得了政府批准,我也成了新闻集团北京代表处的第一位本地员工。

FT中文网:你刚才提到了“赋能”这个词,在新闻集团工作,从哪些方面给你“赋能”了呢?

于春红:首先是发现了自己的潜力,有时候人的潜力需要要有外界的压力才能发挥出来。新闻集团的工作内容和公司环境,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第一是学习能力特别强,更准确地说是学习的欲望特别强烈。因为我没有新闻、传媒方面的背景,对于新闻集团的业务也知之甚少,所以一进入公司,我就突击学习,了解新闻集团的背景、业务内容、工作方式、学习领会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了解国内相关行业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公司领导的工作方式、作风。使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高校教师到外企职员的角色转变,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并获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第二是为人真诚,善于与人沟通,并能很快获得别人的信任。 我在工作中结识的很多人,都成了非常好的朋友。虽然二十年来我的工作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和这些朋友一直都保持着非常密切的交往。

交友之道首先是真诚。人和人之间交往,只有真诚才能走得长远。对商业上的合作伙伴也应如此,待人真诚,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创造合作的机会。在合作中,要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帮对方解决问题。

我新闻集团工作的最后五年,负责福克斯集团旗下的纪录片制作公司NHNZ在中国的运营。 我们的海外制片团队来中国拍摄时,我尽量安排时间请他们参加电视节,或者到合作单位与中国的纪录片同行交流经验,介绍国际纪录片市场的情况以及我们与Discovery 和国家地理频道等国际播出机构合作的经验和心得,也会应邀对本土纪录片同行的制作计划和作品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的真诚付出,让我们收获了友谊,也拓展了合作的领域和机会。

在这里我想推荐一本书《信任的速度》(The Speed of Trust)。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信任是一个足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因为信任,参与合作的各方可以集中精力在项目上,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我是一个非常愿意相信别人的人。当然你可能会说,你这么容易相信别人,是不是经常上当啊?我选择相信别人,相应的别人也一般选择相信我。

我刚开始做纪录片,当时去参加上海电视节,看到一个参展的纪录片非常好,我很想把这部片子改编,到海外市场发行。于是我就直接给片方打电话,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虽然对方从未听说过我们公司,但是我真诚、认真地回答了他的所有问题,针对他的顾虑,介绍了国际市场上影片改编和发行通常的做法,以及为保证双方诚信合作通常的合同规范,以期打消他的顾虑。

大概是我的爽快和真诚打动了他,对方在没有见到我的情况下,就拍板决定合作。为了确保合作顺利,我自己翻译了合作协议,并根据中国市场和政策的实际情况,建议对某些特定的条款进行修改。这样我可以保证充分熟悉合同的每一条款,谈判中合作方有任何问题我都可以自己解答,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将一些在中国无法执行的内容放在合同中,给合作单位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后来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我还跟公司的领导申请,邀请合作方的主创人员访问我们公司总部,亲自参与了影片的后期制作,合作单位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和沟通的机会,这样的安排也为后来更多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虽然离开新闻集团和纪录片行业很多年了,但和当年合作的很多人都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FT中文网:离开新闻集团,你又先后在微软和亚马逊任职,两年前入职可口可乐,感觉行业跨度相当大,你如何看待职业发展的方向问题?

于春红:职业发展的方向当然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可能有人注重的是行业领域,有人注重发展空间,有人重视薪酬待遇或把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就我个人而言,在进入一家新的公司之前,我首先考虑的是公司的品质、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是否能激发我的潜能,提供学习的机会, 使自己的经历更加丰富多彩。

我非常幸运,先后服务的几家公司都是各自行业的翘楚,而且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都非常热爱,也很有激情。我在每一家公司服务时,都觉得我会一直做到退休。最早在高校教书,后来在新闻集团也做得顺风顺水,我都觉得不会再有太大变化。但是当有新的机会出现时,我就会考虑这个机会是否会激发我新的学习动力,满足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微软和亚马逊都是非常独特的行业领袖企业,企业文化差别比较明显,我也希望能够多接触比较前沿的技术和产品。我入职微软后,先是负责Xbox的政府关系,后来逐渐转向政府和意见领袖联络、云计算业务落地的政策支持等。在亚马逊,做的是kindle 的公共政策,基本上打交道的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与在微软工作时的重合度还是比较高的。

不同的公司可以给你打开不同的世界,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细作,深扎稳打,就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我进入可口可乐,缘于一个小故事。在我刚到微软公司的时候,有两个同事曾就职于可口可乐。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对可口可乐这家拥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的全球品牌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对它非常好奇:为什么离开了可口可乐的人多年后依然会对这家公司赞不绝口,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现在我就觉得可能冥冥之中有个什么力量在告诉自己,如果有机会也要去见识见识可口可乐到底有多了不起。后来机会果然来了。

目前我除了负责公共政策和政府事务,工作职责还包括可持续发展和融合发展。这样的组合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天地。我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上大学和工作都非常顺利,很期待有机会回馈社会,尽个人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过去我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特殊奥运会的志愿者参与了很多活动。可口可乐公司也为我提供了服务和回报社会的平台。

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和做出的贡献在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广受称赞。我们积极参与和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商业机构的“黄金三角伙伴关系”,联合各方力量在妇女赋能、水回馈、为偏远地区儿童提供安全饮用水、净水24小时(利用公司的物流系统,在灾难发生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灾区运送瓶装饮用水)、希望小学、教师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这些工作既丰富了自己的经历,又让我很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事实证明,环境和行业的改变的确能开阔人的视野,丰富阅历,经历和参与新鲜事物,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FT中文网:以你的经验,如何使团队产生凝聚力,以求和谐高效?

于春红:前面我们提到了赋能,赋能者肯定是团队里最受欢迎的人。作为团队的一员,无论是普通成员还是领导者,都应该具备主动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素质。如果一个团队中有80% 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就会是一个成功的团队。

我的习惯是,只要发现问题,要想办法马上解决。举一个例子,记得在新闻集团工作时,我们拍摄一个青藏铁路的纪录片。因为时间很紧张,我临时从澳大利亚请了一位导演,在国内请了两位非常出色的制作人去现场拍摄。两位制片人的英文不是很好,我就兼职当了团队的翻译。拍摄过程中,大家都很辛苦,长途跋涉再加上高原缺氧,大家状态都不是很好,然后因为一件小事大家意见不一致,澳大利亚的导演非常愤怒,溢于言表,我认为他处理欠妥,可能是文化的原因,他并没有意识到,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一定会影响接下来的工作。我立刻决定暂停拍摄,请两位中国制片人到旁边休息回避一下,然后我单独跟这位外籍导演沟通,真诚简洁地表达了我的观点,也感谢他在艰苦的环境中的努力。这位导演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来的拍摄中大家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这件事我印象很深刻,虽然在当时看起来都是一些小事情,但如果这些细节处理不得当,就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问题。

团队成员之间要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别人的想法、要求以及问题,尽可能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作为团队的领导,要创造机会,帮助团队成员成长,对员工的成绩即使给与承认和鼓励,对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在工作中,无论是谁的工作中出了问题,如果你不能及时指出并真诚帮解决问题,有一天会形成一个大问题,最终影响到你自己。遇到问题,力争尽快着手解决问题,是赋能者的应有的素质。

我所服务过的公司都是跨国大企业,但是也是由一个个小团队构成的。如果你身边的每个小团队都讲究团队协作精神、团队成员之间互相赋能,那么工作开展起来就顺利得多。

FT中文网:你在招募团队人员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有哪些?你最看重哪些方面?

于春红:首先是应聘者的知识和技能背景是否基本符合岗位的要求,他们对所应聘岗位所对应的行业是否了解。

其次是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我会通过看简历以及在面试时跟本人深入沟通交流,来考核他的学习能力。应聘者当前的学历和能力水平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考核标准,关键是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尝试新东西,有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是考察自我赋能能力是否足够强。

第三 点就是对人是否真诚。这看的是你赋能其他人的能力如何。人们都喜欢和真诚的人相处,这也是《信任的速度》真本书强调的,大家相处融洽愉快,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前提。花时间去互相猜测和试探,会造成很多内耗。

第四点团队精神或协作精神。

这四方面我最看重的是学习能力和待人是否真诚。

FT中文网:你在外国公司工作了20多年,外企中是否也存在办公室政治( office politics),如果有,应该如何应对?

于春红:外国公司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绝非世外桃源,必须面对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上司和同事,同时也可能面对一些人际关系的问题,就是所谓“办公室政治”吧。我的基本原则是对任何人都以诚相待,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对事不对人,只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就一定能够得到同事们的信任与理解。当然,你对周围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但要永远记住一点:大家都是团队成员,而团队是利益共同体,所以个人的成功和团队的成功密不可分。永远不要根据别人的评价而带着先入之见去看待任何人,要在接触中形成自己的看法。但无论形成的是什么判断,自己都要永远待人以诚,工作中永远对事不对人,不搞小团体小圈子。从另一个角度讲,办公室是我们除睡眠时间之外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这里经营成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呢?

FT中文网:作为一位资深职场女性,你认为女性在职场上、尤其在外企中有什么优势或劣势?性别因素是否会限制发展空间?

于春红:说老实话,我真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工作过的外企都是西方的跨国公司,有近似的价值观。以我自身经历而言,女性身份不具备任何优势,也不会带来劣势。尤其要记住一点:永远不要强化或利用自己的女性身份。职场只承认能力,无视性别,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不过现在绝大多数公司都非常强调多元化和开发女性领导力,重视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FT中文网:现在“90后”年轻人已经成为职场中的重要新生力量,而且还不断有年轻人加入职场,你对他们有什么忠告或建议?

于春红:“90后”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之后,在网络环境中成长。他们有独立的思想,眼界开阔,自我意识强,获取新知识能力强,总体讲是素质最好的一代新人。我没资格给他们什么忠告,但对打算进入外企或已身在其中的青年人有几点建议。一、进入职场时,要认清自我,扬长避短。选择行业固然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更加重要。这和高考有相似之处:选对专业往往比选择学校更重要。二、不要过分看重学历与背景,英雄不问出处,态度和能力才是硬道理。高学历者切忌眼高手低,低学历者更不必妄自菲薄,都要踏踏实实从零开始。我的最后学历就是大学本科,并没有感到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影响。三、频繁换工作是职场大忌。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不无道理,就是一旦进入一家公司,要起码做满三年。当然,如果感觉的确不能适应工作或环境,尽快撤离也是明智之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特朗普政府财政部长之争的内幕

贝森特在当选总统的宫廷内部经过激烈的影响力争夺战后获胜。

比特币和香蕉成为新的炫耀性消费品

两者都加入了无用物品的精英世界,价格越高越受欢迎。

Bluesky趁X用户流失迅速崛起,Threads未能抓住机会

在X遭遇大量用户流失之际,Meta旗下的Threads却将机会让给了只有20个员工的Bluesky。

拜登希望通过卸任前的政策突击保护自己的政治遗产不被特朗普破坏

即将离任的总统为乌克兰进行最后的推动,并寻求新的司法任命和制造业补贴。

高盛因投资北伏而损失9亿美元

这家美国银行是本周申请破产保护的瑞典电池制造商的第二大股东。

三星继承人李在镕如何应对企业危机?

芯片危机和劳工骚乱考验着韩国最有价值公司第三代领导人的勇气。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