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吉男:赝品的观看,另一种美术史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特别策划

尹吉男:赝品的观看,另一种美术史

4月19日,“思辨·发展2018绍兴国际文化论坛”在会稽山下兰亭安麓酒店顺利召开。著名艺术史学者,当代艺术评论家,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尹吉男先生就中国古代书画赝品的产生、发展与观看发表了演讲,并指出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一大挑战就是对于原作观看的有限性。

尹吉男表示,原作以外都是赝品,包括复制品。但是赝品在艺术史中一般也叫做摹本。现在很多人只是关注原作的观看史,很少人关注赝品观看史。其实幻灯片就是赝品的一种。在演讲中,尹吉男展示了由他制作的“赝品”,Arcadia。他表示,这件作品既是一个赝品,也是做了一个艺术的作品。尹吉男借此作品表示,中国古代没有美术馆的概念,进入小地主的时代才开始有皇家收藏。

(左)尹吉男根据油画《阿卡迪亚的牧羊人》制作的“赝品”

(右)尼古拉斯·普桑所绘油画《阿卡迪亚的牧羊人》画中墓碑上写有“Et in Arcadia ego”

北宋时期中国开始从手抄本解放出来,进入小地主时代。这个时候阅读也改变。手抄本时代,知识的观念可以复制,对于原作和赝品的意识并不高,而传达的历史信息和思想观念是否一样是关键。到中国北宋以后,中国开始变成了一个赝品化时代,和这样的阅读方式产生了转变。

尹吉男指出,在近唐时代贵族看画方式是看原作。但到了宋贵宗出现了赝品。最容易变成赝品就是书画。到了北宋第二代皇帝宋太宗时期出现了阁帖。这也是最早复制古代的真迹,使很多地方甚至边缘小地主可以看到大师书画的形状。这样一个复制品是不断被复制,并且复制品也有原作的概念。

尹吉男表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通过赝品来理解美术史,并且我们不是通过赝品本身而是通过赝品的复制品也就是印刷品、幻灯片等来理解美术史。中国有两次大发展时期,第一次在北宋,北宋的发达由于北宋宫廷有巨大收藏能力,导致了民间藏品枯竭,于是出现了碑。碑是接近于原作的一个赝品,通过拓片来进行复制使得到了整个宋代书画没有办法跟唐代相比。明代中期,宫里藏物出现了大量的流失。到了清代,宫廷收藏增多,民间枯竭,这些复制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书画的复杂性则比绘画相对低一些,容易复制同时保留形状,但是赝品里永远都看不到原作中力度的变化。尹吉男表示,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书法赝品的观看史。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卡尼的加拿大“能源超级大国”梦想遭遇现实检验

这位曾经倡导全球去碳化的首相正押上一场政治高风险赌注,认为化石燃料能够重振加拿大经济。

一周展望:美联储会议纪要会否带来新的利率相关信息?

此外,英国本周将公布通胀等数据,欧元区11月私营部门活动也引发关注。

政府停摆影响数据发布,美国经济前景模糊不清

由于政府停摆,许多数据将推迟发布甚至取消发布,导致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难以看清经济状况。

美国消费者拥抱超市自有品牌

美国零售商正效仿欧洲同行,扩大自有品牌杂货的比重。

外国投资者重返中国股市

深度求索在AI领域的突破,引发四年来最大规模的海外资金流入。

俄气推进拖延已久的对华管道项目

俄罗斯能源巨头着手开展研究,显示其认为项目已重回正轨。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