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薯国 - FT中文网
米国薯国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奇瑞:从“农村包围城市”到“一鼓作气速战城市”

张冬方:奇瑞虽然出海多年,进入欧洲的节奏却远远慢于其他中国车企。
4天前

中欧问题因气候而起,也可能随气候而息

张冬方:中欧峰会并非中欧关系的全部结局。在过去的时间里,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争端和分歧,但气候问题似乎是双方关系最后的避风港。
6天前

中国汽车在英国市场是否可以“鱼与熊掌兼得”?

张冬方:英国市场既是欧洲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又没有类似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设置的反补贴障碍,或者像美国那样将中国汽车拒之门外。
2025年7月23日

特朗普新一轮威胁之下,欧盟的战略性耐心会不会耗尽?

张冬方: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欧盟一直采取的是一手胡萝卜和一手大棒的两手准备。可是迄今为止,只见胡萝卜,大棒却迟迟不出现。
2025年7月20日

中欧峰会预期为何持续走低?

张冬方:中欧原本有意进行贸易对话,以解决贸易关系中的问题。现在看来,问题没有解决,分歧却在加剧.
2025年7月15日

新进入英国的吉利,手握几张好牌

张冬方:接下来,吉利品牌需要证明的是,自己能否打好手中的几张好牌。
2025年7月10日

增程式电动车在欧洲有未来吗?

张冬方:其实在欧洲,增程技术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但在续航里程和反补贴税的双重焦虑之下,中国汽车竟然还想在欧洲复兴这个技术。
2025年7月2日

和特朗普做交易必须靠取悦和奉承他吗?

张冬方:在全球贸易秩序被扰乱的形势下,在与特朗普打交道只能靠取悦和满足他的情况下,欧盟开始考虑不与特朗普打交道的选项。
2025年6月30日

在反补贴税和价格承诺之间周旋的中国车企

张冬方:无论反补贴税,还是最低价格承诺,对于利润空间有限的小型车都不是有利措施,也就是说,对所有中国产电动汽车都不是有利措施。
2025年6月26日

冯德莱恩为何向特朗普兜售新“中国冲击论”?

张冬方:欧盟并非第一次向特朗普推销联合对抗中国的方案。欧盟贸易专员已多次前往大西洋彼岸,寻求在对抗中国上找到欧美共同点。
2025年6月22日

一位欧洲比亚迪销售眼中的比亚迪

张冬方:即使中国自主品牌在欧洲进行本地化生产,“比亚迪被当作欧洲制造商来看待”的图景不会轻易发生,至少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
2025年6月19日

中德之间到底是共生关系还是零和关系?

张冬方:前段时间,德国企业代表曾呼吁和要求新政府采取更友好的对华政策。但企业代表们所选择的表态方式是匿名。
2025年6月15日

德国总理默茨进白宫成功“认老乡”

张冬方:各国领导人跟特朗普会面的困难之处在于,如何在把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下,不影响特朗普当主角。
2025年6月10日

中欧经贸之间的“暗流涌动”

张冬方:在多变的形势下,欧盟对于中国的每一步举措,都可能成为对美砝码或信号,而它的中国立场,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
2025年6月8日

中企在欧投资的意愿大于信心

张冬方:中欧关系的不确定性,欧盟和欧盟国家在外国投资审查上的趋严,注定会让中企更加谨慎。
2025年6月5日

当特朗普式“战术性暴躁”遇上欧盟的“战略性耐心”

张冬方:欧盟的体制和成员国之间的不同利益主张,注定了欧盟的“行动迟缓”或“战略耐心”。
2025年6月3日

一位德国人选择中国车作为第一辆车的偶然和必然

张冬方:一位对对中国车不持有警惕的在德俄罗斯人,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一位原本有过顾虑的德国人最终选择开中国车,在德国社会是个偶然。
2025年5月29日

当比亚迪不掩饰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的野心

张冬方:4月比亚迪在欧纯电动车首次在注册量上超越了特斯拉。这是欧洲汽车市场的分水岭时刻。
2025年5月25日

比亚迪的欧洲攻势见效了吗?

张冬方:比亚迪在奥地利市场再得意,也无法弥补它在德国市场的缺憾。
2025年5月23日

零跑汽车在欧洲的良好开局会昙花一现吗?

张冬方:在市场重新洗牌、贸易秩序受到挑战、地缘形势紧张的背景下,车企的市场决策和产品战略,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市场和产品决策。
2025年5月11日

欧洲“新手”奇瑞,有望打破几个偏见

张冬方:奇瑞进入欧洲市场选择了一条看上去最反常、最没有希望的路——首先押注在内燃机上,然后再跟进电动车和混动车。
2025年5月6日

蔚来旗下萤火虫推迟入欧:从“日拱一卒”到“日后拱一卒”

张冬方:车企在一个陌生的市场建立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原本就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多品牌战略还是正确的选择吗?
2025年4月30日

在选择宣布处罚苹果和Meta的时机上,欧盟没得选

张冬方:欧盟对科技公司的监管原本可以独立于关税战之外,而在特朗普关税的威胁之下,对科技巨头采取措施可以成为欧盟的杀手锏。
2025年4月26日
关于《米国薯国》:
薯国,爱吃马铃薯的德国;米国,爱吃大米的中国。本专栏聚焦于与中国比较下的德国和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欧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数据保护、反垄断等监管政策 。在数字经济监管领域,欧盟是先行者。作者张冬方,资深媒体人,做过杂志,干过电视,做过人物访谈记者,干过生活类编辑。近十年来扎根德国,观察和报道德国社会和政治热点,作者邮箱:z_dongfang@yahoo.com。
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