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COP30特稿: “1.3万亿美元”路线图,中国在其中的角色是什么?

崔绮雯:如何在2035年之前每年为发展中国家筹集至少1.3万亿美元的气候资金?面对巨大资金缺口,全球气候融资方式需要发生怎样的改变?
14小时前

专访袁瑛:气候大会上的化石能源巨额账单,谁来为失控的气候买单?

袁瑛指出,中国在国际气候事务中逐渐展现出三个主要突出的角色:全球绿色转型的领导者,多边主义的维护者,国际合作新规则的塑造者。
1天前

贸易政策对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图比亚纳:各国政府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进口的“隐含”排放构成了各国碳足迹的很大一部分。
3天前

气候适应成为焦点,中国如何应对融资挑战

林孜:中国正在经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适应的转变,中国的适应战略与西方国家有何不同?面对适应资金需求急剧上升,中国如何动员金融资源?
3天前

中国市场:“不可投资论”消退?

陈敏兰:展望未来,中国的结构性转型将继续提速。挑战固然存在,但中国在稳步改革进程中展现的自我修正和创新能力,使得投资者有理由对未来保持乐观。
3天前

世界亟需应对不平等危机

当今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危机都发端于极端不平等。极端不平等绝非不可避免,而是一种政策选择。我们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
3天前

“大企业病”的诊断与治疗

郑志刚:从社会发展和积极角度理解,大企业病也许是上帝为了维护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交易,避免出现各种形式的垄断而向企业施加的一道“魔咒”。
3天前

中国餐食企业出海美国:模式、问题与应对

黄蓥祺:中国餐食企业已经塑造了几个典型的出海模式。同时餐食企业出海过程也会受到政府、政策、舆论与企业自身组织的深刻影响。
4天前

安翊青:需以法律保障中资“出海”

中国企业需要在出海前做好充分评估,不仅要考虑经济账,还要考虑国际关系对海外投资的影响以及发生重大投资风险时是否能够寻求法律救济。
5天前

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

沈建光:考虑到去年四季度高基数和政策效应减弱,四季度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今年经济增速要维持在5%也并非易事。内卷根源何在?如何提振财政与消费?
5天前

贸易紧张危及联合国气候谈判

据悉,中印等出口大国力促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明确排除“单边贸易措施”的谈判结果;这指的是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
2025年11月17日

东南亚的投资机会初探(上)

黄凡:中国最大十个贸易顺差最大经济体中,有两个是来自东南亚的越南与泰国。这两个国家近况如何?泰国四平八稳,越南有别样的精气神。
2025年11月16日

人工智能替代冲击的制度解法:“AI税”

陈莉:AI税的政策解决方案,其设想在本质上是将技术红利进行社会化再分配,是一个调整技术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张力的关键机制。
2025年11月14日

中右翼和极右翼联手在欧洲议会弱化绿色规则

中右翼的欧洲人民党首次有意依靠极右翼党团的配合推动通过重要立法,表明欧盟将效仿特朗普主政的美国,从气候雄心转向放松管制。
2025年11月14日

在绿色转型浪潮中培育中欧气候合作新动能

伍慧萍、宋丽宸:中欧可以就碳市场规则对接、数据透明度等问题加强政策协调,并相互支持对方在气候保护、环境和能源等领域的倡议取得成果。
2025年11月13日

从巴菲特“最后一信”看贫富不均

徐瑾:站在全球化浪潮的大视野中,资本与富豪兴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贫富差距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但解决富人不是解决方案。
2025年11月13日

彼此不再依赖的世界?AI与自动化如何重塑世界贸易格局

何国俊:AI正在颠覆传统国际贸易格局,让发达国家在原本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从而逆转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优势。
2025年11月13日

大洋两端监管加剧,中企赴美上市路迢迢

纳斯达克的新规可能打乱多家中国中小企业赴美上市的步伐,同时,中国证监会亦加大审查力道,对境外上市申请展开更严格的审核。
2025年11月12日

联合国气候大会开幕,重心转向亚太

美国行政当局的缺席,使得中国和印度等成为本届气候大会的焦点,而中国近期碳排放呈持平趋势,印度则尚未提交新气候计划。
2025年11月11日

壳牌退出苏格兰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此举对这个新兴产业是一个打击。壳牌正逐步退出对大型发电项目的重大投资,转而专注于电力交易等潜在利润更高的业务。
2025年11月11日

纳斯达克副主席:亚洲企业赴美IPO升温

纳斯达克副主席兼全球资本市场负责人Bob McCooey周日表示:随着亚洲企业赴美上市热情升温,预计2026年上半年纳斯达克IPO市场将延续“非常强劲”的势头。
2025年11月11日

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能脱碳吗?

在应对全球变暖的斗争中,中国新建可再生能源项目和以电力为基础的交通运输可能是比较容易的部分。更艰巨的任务是使能源密集型行业脱碳。
2025年11月11日

公司治理的全球保守主义潮流与对中国实践的启发

郑志刚:中国有望在将来顺应公司治理全球保守主义潮流,对正在困扰着企业的ESG实践调整,引导中国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逐步回归治理传统,回归治理常识。
2025年11月11日

从贸易到知识技术转移:中国如何支持南方国家绿色发展?

摩尔:中国清洁技术出口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南方国家实现脱碳与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然而,各方关于技术与知识转移的呼声未必容易实现。
2025年11月10日

流动中国的安定之锚:加速破局骑手等新就业形态社会保障

翁一:为少数人搞“高精尖”还是给多数人搞“低门槛”?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应当鼓励用工平台探索不同方案,互相比较借鉴。
2025年11月7日

巴西的巨型森林基金是一个终极现实主义方案

COP30预计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TFFF基金得到多方支持,但也面临批评和担忧,背后是环境危机的紧迫性与有限的政治和融资选项之间的紧张关系。
2025年11月6日

万喆:下一个中国,是中国的再造

“十五五”的意义,是中国在主动寻求“再造”。在平衡效率与公平上,通过GNI增长扩大国民财富蛋糕,为解决贫富差距提供物质基础。
2025年11月6日

德国推“主动养老金”,意义何在?

袁杰:德国政府希望通过“主动养老金”激励员工更长久地留在劳动力市场。该措施将有助于缓解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2025年10月30日

国内市场调整、关税战与地缘政治变局呼唤中国-巴西农业绿色伙伴关系

蒋亦凡:在中巴这两个分别是全球农产品最大买家和卖家的全球南方大国之间就建立绿色供应链开展直接合作,意义将尤为深远
2025年5月12日
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