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全球瞩目的中美领导人峰会在韩国釜山举行会,双方达成一项为期一年的贸易停火协议,核心内容包括双方暂停稀土和半导体出口管制、将芬太尼相关关税从20%降至10%、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等关键举措。FT撰稿人克里斯•米勒在峰会前撰文出,中国通过稀土管制和供应链依赖已掌握不对称优势,西方在应对节奏上明显滞后。FT中文网撰稿人叶胜舟认为,中方通过精准对等反制实现了战术目标;中美“G2”格局已成形,但共治远未实现。专栏作家曹辛则强调本轮磋商凸显“对等”本质,双方在稀土、关税等议题上寸步不让,但仅获得临时性缓解,他断言“不G2就继续斗争”,预测台湾问题等结构性矛盾将继续引发摩擦。
我们对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的报道分析则聚焦于战略转向与政策连续性。全会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直面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与通缩挑战;科技自立自强被确立为关键抓手,旨在突破外部技术封锁;对外开放排序显著提前,强调制度型开放与非美市场拓展;民生与消费被赋予新权重,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提振内需。相比“十四五”规划,“十五五”更突出产业智能化与安全发展,体现了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