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台湾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频道首页
美国
英国
亚太
欧洲
美洲
非洲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Lex专栏:台积电股票大涨意味着需求战胜了恐惧
得益于人工智能热潮,台积电的销售额激增,其股价处于历史高位。未来,风险与主导地位之间的平衡将决定这家芯片制造商的前景。
3小时前
“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令美国汽车业陷入动荡
密歇根州的“三大”汽车制造商预计,2025年因关税将合计损失70亿美元的收益。
2天前
中国晶圆版图重塑与“硅漠”的崛起
中国在关键材料和部件上的本土化推进,已开始撼动全球参与者。
2天前
英特尔的芯片制造战略豪赌
英特尔斥巨资建造的亚利桑那州工厂代表着一场豪赌,旨在向持怀疑态度的客户们证明,英特尔的最新制程能够与当下主宰代工市场的台积电竞争,并证明在美国制造先进芯片仍是可行的。
4天前
中国海外电动车转向与Tenstorrent独家专访
尽管中国公司此前在资本密集型的电池和原材料项目上投入巨大,但过去两年的重心已转向成本更低的整车组装工厂。
2025年10月3日
First Brands Group申请破产引发华尔街不安
这家倒闭的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披露,总负债超过100亿美元。
2025年9月29日
台风桦加沙疾速奔向中国海岸
桦加沙在台湾和菲律宾已致十余人死亡,并重创香港,广东省数百万人被紧急疏散。
2025年9月24日
英伟达押注千亿美元打造“巨型AI工厂”,为ChatGPT提供算力
黄仁勋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利用其在硅谷的主导地位,确保人工智能热潮得以延续,并让英伟达继续处于这股热潮的核心。
2025年9月24日
特朗普打压专业签证,冲击最为受益的科技巨头
硅谷高管对新增的H‑1B签证10万美元申请费感到震惊——他们当中许多人当年也依靠该签证留在美国。
2025年9月24日
中国香港与华南地区准备迎战超强台风“桦加沙”
今年全球最大风暴之一即将登陆,当地政府呼吁进入“临战状态”,加强防灾准备。
2025年9月23日
苹果准备生产可折叠手机,VinFast转向亚洲
苹果已与供应商就于台湾建设可折叠版 iPhone 的试产线进行洽谈,并计划在印度实现量产,目标是于明年发布。
2025年9月21日
台湾的光缆隐忧与苹果的AI难题
全球对台湾半导体供应链生态的关注正日益扩大;苹果发布会对AI的关注度低于预期。
2025年9月13日
陷入困境的沃旭,下一步何去何从?
丹麦集团可能会缩减其全球扩张力度——正是这股推动力曾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开发商。
2025年9月12日
美移民局突袭行动引发“寒蝉效应”
现代-LG新能源佐治亚州工厂发生拘留事件后,在美外企暂停差旅并寻求法律意见。
2025年9月9日
小众亚洲出口因特朗普关税而受挫
从台湾的兰花种植者到韩国的面条制造商,美国的进口关税正使投资和就业面临风险。
2025年9月7日
美台防务官员在阿拉斯加举行秘密会谈
上周,美国与台湾的防务官员在阿拉斯加举行了秘密会谈,就在中国大陆九三阅兵的几天前。双方原定在数月前举行更高级别的会谈。
2025年9月5日
美国限制台积电对华出口芯片制造设备
台积电的“已验证最终用户”资格被撤销,现在需要先向美国政府取得许可,才能向其南京工厂发运美国芯片制造设备。
2025年9月3日
FT社评:白宫在芯片制造领域的一次失策之举
特朗普与英特尔的交易凸显美国正走向有害且前后矛盾的国家干预主义。
2025年8月28日
美国五角大楼加强与盟友的技术合作以对抗中国
负责推动美国军方采用新型商用技术的国防创新小组正准备向数十个盟友派遣官员,目前美国难以独自对抗中国军力增强势头。
2025年8月27日
特朗普与英特尔的交易威胁美国经济自由
斯特兰:不必要地入股私营企业是机会主义行为——而非战略性国家资本主义。
2025年8月26日
贸易战如何冲击中国经济大省
特朗普关税对以出口为导向的广东省造成巨大冲击,加剧了本就存在的经济问题。
2025年8月25日
财政主导与新兴市场出人意料的崛起
发达金融市场债务缠身——一些投资者正转向其他选择。
2025年8月22日
白宫称美国拟商讨持有英特尔10%股份
据特朗普发言人表示,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正“敲定一项协议的细节”。
2025年8月20日
美国政府将谈判收购英特尔股份
双方谈判凸显特朗普政府对美国企业界日益增强的干预倾向,但也同时表明,陈立武的掌舵地位仍然稳固。
2025年8月15日
特朗普软化要求英特尔CEO辞职的立场
特朗普周一下午会见了英特尔CEO,并称陈立武将就政府如何与该集团合作提出“建议”。
2025年8月12日
中国希望美国政府在贸易协议中放宽对芯片的出口管制
专家警告称,放松限制将使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竞争优势。
2025年8月10日
台积电的商业机密与特朗普的芯片关税
美国即将对外国制造的半导体征收100%的关税,令2025年下半年更添不确定性。
2025年8月8日
苹果承诺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是指什么?
这家科技巨头曾承诺向唐纳德•特朗普投入数千亿美元,但实际规模难以衡量。
2025年8月8日
特朗普的新关税制度加深全球贸易战
许多已与华盛顿方面达成协议的国家也将受到8月7日关税措施的冲击。
2025年8月7日
台积电前工程师因涉嫌窃取技术机密被捕
这是自台湾三年前将关键技术保护条款纳入《国家安全法》以来,首起依据该法处理的商业机密案件。
2025年8月5日
特朗普的阿拉斯加州液化天然气项目未能打动亚洲盟友
日本和韩国抵制美国压力,拒绝将对管道项目的承诺纳入贸易协议。
2025年8月5日
加拿大仍对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抱有希望
特朗普政府表示,对贸易伙伴们征收的高额关税已经“锁定”。
2025年8月4日
关税冲击商业街,华尔街与硅谷风头正劲
银行和大型科技公司业绩强劲,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正在影响其他公司。
2025年8月3日
关税轮盘:揭秘特朗普混乱的贸易谈判内幕
美国总统再次以其大规模新关税令全球震惊。
2025年8月2日
大型科技公司的AI军备竞赛产生回报
大举投资AI的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发布超过预期的季度业绩,缓解了投资者担忧。
2025年8月1日
特朗普签署新行政令,再次点燃全球贸易战
一些对美国至关重要的贸易伙伴面临新的高额关税,特朗普正将全球经济推入一个新的重商主义竞争时代。
2025年8月1日
Lex专栏:165亿美元特斯拉合同不足以推动三星复苏
只有追赶上竞争对手的技术并赢回更多大型客户,三星才能重回正轨。
2025年7月29日
英特尔推进改革计划,宣布放弃欧洲制造项目
英特尔公布营收增长,并上调第三季度业绩预期。
2025年7月25日
中国发起“阿斯麦行动”,印度寻求加强与台湾的关系
自从中国科技巨头华为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后,中国加大了提升科技自给自足的力度,尤其是在芯片制造设备领域。
2025年7月19日
AI需求推动台积电季度利润创新高
但受关税和美元疲软影响,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对前景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2025年7月17日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并与习近平会晤
澳大利亚总理正对中国进行六天国事访问,力求在全球关税动荡和美国就对台安全承诺施压的背景下巩固澳中经贸纽带。
2025年7月16日
台湾央行警告外资别再违反资本管制
新台币今年以来已升值逾10%,台湾央行寻求遏制汇率波动,同时避免被美国正式认定为操纵汇率。
2025年7月14日
黄仁勋将访问北京,英伟达计划在中国推出新AI芯片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下周将与中国官员会谈,计划最早在9月推出符合美国出口管制的新芯片。
2025年7月10日
战争如何变得具有传染性
随着和平规范的消退,一种新型武器让冲突变得更加廉价且更易爆发。
2025年6月27日
台湾在芯片战中出招
Yoon:台北方面将华为和中芯国际等多家大陆领先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正值美国政府考虑对中国实施额外的限制。
2025年6月26日
欧盟计划进一步整合其单一市场
成立已有三十年之久的欧盟内部仍存在数百个壁垒。在贸易战的时代,布鲁塞尔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关键优先事项。
2025年6月24日
大部分英国高校的QS排名下滑
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的高校在2026年度QS排行榜中排名上升。
2025年6月19日
Bao餐厅创始人张尔宬的台北美食之旅
这位主厨热爱家乡的市集、博物馆和“戏剧性”。
2025年6月14日
热门文章
1.
经济再困难,德国人也不愿意当“牛马”
2.
软阶层时代来临,意味着什么
3.
中国“黄金周”旅游几无消费激增迹象
4.
数字化转型的背后:中国企业正在悄悄金融化
5.
中国对组建“G10”不会感兴趣
6.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10月12日
7.
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以维护“国家安全”
8.
哈马斯在停火后迅速恢复对加沙的掌控
9.
俄罗斯大规模空袭致乌克兰近60%天然气生产陷入瘫痪
10.
从降息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