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Chan Ho-him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为应对中国现泡风潮,香港瓶装茶龙头试水新口味
维他奶以“鸭屎香”等风味求新,力争打动年轻消费者。
2025年10月5日
亚洲廉价航空公司遭遇盈利困境
成本和竞争的压力让在微薄利润率下运营的廉航接连遭遇挫折。
2025年9月29日
新加坡与香港期盼成为黄金交易新枢纽
以伦敦和纽约为中心的黄金行业能向东方转移吗?
2025年9月29日
台风桦加沙疾速奔向中国海岸
桦加沙在台湾和菲律宾已致十余人死亡,并重创香港,广东省数百万人被紧急疏散。
2025年9月24日
中国香港与华南地区准备迎战超强台风“桦加沙”
今年全球最大风暴之一即将登陆,当地政府呼吁进入“临战状态”,加强防灾准备。
2025年9月23日
香港的“内地化”复苏
在经历数年停滞后,香港金融业在北京方面的推动下重拾其全球地位。
2025年9月10日
空客与波音交付延误引发航空货运运力紧缺担忧
现役大型宽体货机中多达四分之一正接近或已进入退役期。
2025年9月3日
香港甲级写字楼租赁市场升温
在香港运营的跨国公司正在利用十年来最低的租金扩大或改善其办公场所,而地产中介和业主仍然寄望于香港甲级写字楼市场触底反弹。
2025年9月3日
长和:港口出售交易今年不会完成
这家香港集团称,涉及巴拿马运河关键资产的230亿美元交易耗时远超预期,但由于引入内地投资者,仍有“合理机会”达成协议。
2025年8月15日
汇丰73%的香港商业地产贷款标记为有风险
在汇丰的香港商业地产贷款中,73%要么已减值,要么被标记为信用风险增加,而一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30%。
2025年8月12日
长和再议港口交易,中远集团谋求至少20%股权
知情人士称,在这项包含两个巴拿马港口的230亿美元交易中,这家中国航运集团拥有很强的谈判筹码。
2025年8月8日
中国在香港试水稳定币
中国计划在香港推出稳定币,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与美元竞争,但对资本外逃的担忧导致该计划的部署速度不快。
2025年8月6日
长江和记拟邀请中国内地“主要”投资者加入港口交易财团
知情人士表示,中国国有航运企业集团中远正在谈判加入贝莱德支持的财团。
2025年7月28日
香港游客因漫画地震预言取消赴日行程
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中对7月5日灾难的暗示影响了航班预订和团体旅游价格。
2025年7月4日
新世界发展达成再融资协议后股价上涨11%
这一家族控股的香港地产集团依然面对内部继任计划的不确定性。
2025年7月2日
香港新世界发展争取为数十亿美元贷款再融资
新世界发展在经历数年雄心勃勃的举债扩张后,正与多家银行就再融资进行谈判。
2025年6月26日
简街以每月400万美元租下香港顶级写字楼
纽约交易公司简街迅速崛起,已能与华尔街最大银行媲美。
2025年6月14日
巴拿马港口易主加剧关于航运业竞争状况的担忧
长江和记230亿美元的出售交易,让人们担心航运业龙头地中海航运公司对全球港口基础设施的控制将会增强。
2025年6月5日
B计划:巴拿马港口所有者考虑安抚特朗普和中国政府的对策
由地中海航运公司和贝莱德牵头的财团在230亿美元交易中,在预期审查前与北京监管机构进行了会谈。
2025年6月2日
美国收紧签证政策,中国学生寻求“备选方案”
有意向的学生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再三权衡,考虑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
2025年5月31日
中国内地“特种兵”游客穷游香港
五一赴港旅游的内地游客人数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但大量精打细算的一日游游客使香港零售、餐饮和酒店业难以受益。
2025年5月26日
香港金融科技的雄心让律师们在政策制定和交易中忙得不可开交
律师事务所一直就金融科技监管提供建议,以跟上数字资产创新的步伐。
2025年5月16日
玩具制造商伟易达将把生产转出中国
尽管关税暂缓,这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制造商仍将推进供应链重构计划,并警告说关税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将最终为玩具支付更高的价格。
2025年5月15日
中美贸易休战让出口商“震惊又欣喜”
周一中美宣布关税下调的消息后,从中国出口商品的企业松了一口气,但他们也担心该协议仅带来短暂喘息之机。
2025年5月14日
在输美关税之外,欧亚汽车制造商又面临高昂运输成本
特朗普发布新的港口收费政策,可能会对1500亿美元的美国海运汽车进口市场造成严重破坏。
2025年5月6日
美中贸易战或将影响中国商飞C919
C919的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美国供应商,因此美中贸易战可能威胁到其增产计划,甚至影响到在役客机的维护。
2025年5月6日
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的美国港口和货运行业
中美贸易流动的波动反映出贸易商在“延后决策”,等着看华盛顿和北京能多快达成降低关税的协议。
2025年4月28日
在华外企在贸易战中承受双重高关税
许多制造商要为进口零部件缴纳125%的关税,然后向美国出口时还要缴纳145%的关税。
2025年4月27日
受关税影响,中国工厂放缓生产
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使得从牛仔裤到家用电器等产品的订单骤减,中国的工厂开始放缓生产,并让部分工人暂时休假。
2025年4月24日
特朗普贸易战升温,中国寻求与欧盟重启关系
面对美国高额关税,中国寻求加深与欧盟的关系,为中国产品寻找替代市场,欧盟领导人也公开表态要加强合作,但双方仍需克服诸多分歧。
2025年4月17日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刺激了外汇对冲需求
汇率波动飙升至2023年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倒闭时的水平。
2025年4月17日
瑞安航空CEO:飞机交付因特朗普关税面临风险
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将就由谁承担特朗普贸易战的成本进行激烈辩论。
2025年4月15日
普华永道中国计划剥离网络安全部门
由合伙人主导的收购将改善流动性,并标志着战略上从咨询业务的转型。
2025年4月5日
普华永道推迟向中国内地和香港退休合伙人返还资本金
因为对破产的地产企业恒大的审计,普华永道已被中国内地有关部门处以4.41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2025年3月26日
中国顶级律所从国际竞争对手挖走高级律师
近月来,十多家美国律师事务所相继关闭在北京或上海的办事处,这为有“红圈所”之称的中国顶级律所提供了招募大牌律师的机会。
2025年3月24日
长江和记报告港口业务去年利润增长24%
该集团将向由贝莱德牵头的一个财团出售其53个港口中的43个,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这笔交易使其受到中国官方批评。
2025年3月21日
开市客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以应对特朗普关税
据两家供应商称,这家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的美国仓储式零售商要求降价。这件事加大了北京方面关注这种施压的风险。
2025年3月19日
出售巴拿马港口交易被敦促“三思”,长江和记股价下跌
李嘉诚的这家公司向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出售港口,《大公报》随后刊发评论指其“漠视国家利益”,文章被港澳办转发。
2025年3月14日
响应特朗普对巴拿马运河要求的亿万富翁精英
李嘉诚、拉里•芬克和阿德巴约•奥贡莱西如何在数周内达成一笔228亿美元的港口交易
2025年3月8日
贝莱德收购长和旗下巴拿马运河港口
在这笔价值228亿美元的交易中,长和将出售大部分港口资产,包括两个巴拿马运河港口。
2025年3月5日
蜜雪冰城香港上市首日飙涨40%
蜜雪冰城飙涨凸显出投资者对价格敏感型内地消费者的关注。这笔IPO是今年迄今香港最大规模的上市交易。
2025年3月3日
“超人”李嘉诚能否安然度过中美角力的漩涡?
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谓“中国经营巴拿马运河”的说法让这位96岁老人创办的商业帝国卷到了中美紧张关系的风口浪尖。
2025年2月28日
香港考虑将篮球博彩合法化以增加财政收入
香港表示将考虑篮球博彩合法化,并宣布大规模削减政府职位,以应对长达数年的预算缺口。
2025年2月26日
爱国行动托举哪吒2破票房纪录
中国企业纷纷提供票价补贴并组织集体观影活动以助推票房,自上月底上映以来,《哪吒2》已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
2025年2月21日
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申请在港上市
随着市场活动的复苏,预计今年将有多家中国公司在香港上市,宁德时代是其中之一。
2025年2月12日
普华永道中国因恒大丑闻被罚后已有数十名合伙人退伙
披露出来的退伙合伙人信息反映出,普华永道已经失去不少中国国企和金融业客户。
2025年2月11日
中国出口商将加大离岸外包力度以应对特朗普关税
美国总统的贸易攻势促使生产商寻找其他市场,而北京则在考虑报复方案。
2025年2月4日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全球连锁酒店押注于更便宜的终端市场
凯悦、洲际酒店集团和丽笙集团正在中国扩张,但已将重点转向更具成本意识的旅客。
2025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