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公共政策
关注
斯塔默和里夫斯放弃提高所得税的计划
斯塔默政府担心此举会激怒选民,并进一步激化工党议员中的叛变情绪。这一反转引发英国国债的抛售。
3小时前
人工智能替代冲击的制度解法:“AI税”
陈莉:AI税的政策解决方案,其设想在本质上是将技术红利进行社会化再分配,是一个调整技术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张力的关键机制。
7小时前
英国失业率升至5%,高于预期
关键预算案将至,最新数据对政府构成打击。
2天前
英国逾100万人因起征点冻结支付最高税率
如果45%最高税率随通胀同步调整,其起征点今日应为21.1562万英镑,目前缴纳该税收的人中有三分之二将被排除在外。
4天前
更高的国防开支会提振欧洲经济吗?
去工业化地区盼望投资与就业,但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增资金的使用方式。
6天前
违背政纲承诺的政治家还有前途吗?
那些食言政客的历史,为蕾切尔•里夫斯在权衡加税时提供了借鉴。
6天前
英国财政大臣为上调所得税做出铺垫
蕾切尔•里夫斯发表讲话称,“国家利益”比“政治权宜”更重要,为违背“不提高所得税”的竞选承诺打开大门。
2025年11月4日
蕾切尔•里夫斯计划在预算案中对高价住宅增税
英国财政大臣或将选择“最不坏的选项”,在英格兰新设更高的市政税档。
2025年11月1日
斯塔默拒绝恪守不加税的竞选承诺
工党此前承诺不会在预算案中提高所得税、雇员国民保险缴费或增值税。
2025年10月30日
英国誓言杜绝零工经济非法用工
要求食品配送集团及其他零工经济公司核查为其工作的人士是否为非法从业的计划将于周三进入下一阶段,届时大臣们将就新法律启动咨询。
2025年10月29日
唐宁街“毒蛇窝”令英国公务员惊愕
针对内阁秘书沃莫尔德的匿名爆料暴露出斯塔默政府核心的内斗。斯塔默的唐宁街团队被贴上了“毒蛇窝”的标签。
2025年10月24日
江天骄: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扮演的角色
复旦大学学者江天骄表示,中国应确保多元主体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的深度有效参与,并着力提升“全球南方”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和资源共享。
2025年9月23日
广东防控基孔肯雅热疫情若干瑕疵
叶胜舟:未及时列入乙类传染病并公布;应急响应层级偏低;疫情信息发布不及时;疫情信息发布不透明;疫情外溢风险仍然存在。
2025年9月16日
广东防控基孔肯雅热疫情“内紧外松”
叶胜舟:经历新冠教训,民众不希望政府过度紧张,不愿过度防疫,干预正常生活。政府也刻意对外淡化,以免民众过度紧张。
2025年8月13日
这世界只有“选择题”
刘远举:为什么人们会把选择题当作是非题?因为他们出现了财政幻觉,当大家激动于各种宏伟的公共建设时,完全不知道,这个钱要自己来出。
2025年6月6日
留白的政治——从极致控制中拯救人类的文明智慧
笑蜀:真正的制度之善,不在于水银泻地般覆盖一切,而在于退一步,为生命让出空间,为经验保留余地,为未来敞开可能。
2025年5月23日
防疫政策如何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满意
徐海娜:新冠疫情绝对是一个“乌卡时代”的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和整个社会要非常地有“韧性”。
2022年12月12日
每周时事分析:中国疫情解封,需未雨绸缪
曹辛:在国土辽阔的中国,实行有先后、有差别的抗疫政策是必要和现实的,这一点从现在就要开始考虑和谋划。
2022年12月9日
中国民众防疫心态的分化和转化
叶胜舟:Omicron传染力更强,致病力更弱,彻底改变世界,也改变人类预期。中国民众对防疫的心态出现明显的分化和转化。
2022年9月23日
上海新冠疫情“拖长尾”
叶胜舟:1月“世上最小中风险地区”曾刷屏;如今无人敢再提“精准防控”,有“棒杀”、“沪贬”之嫌,走了另一个极端。
2022年6月21日
上海密接转运安徽芜湖侧记
叶胜舟:很多事牵涉民众利益、情感和欲望,没有如此简单。黑是黑、白是白太理想化,不是真实的生活和人性,往往需要折中妥协,法理情兼顾。
2022年5月6日
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两点肯定与两点建议
张林: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不要将该制度与拉动证券市场相挂钩,同时要增强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例外规则”。
2022年4月27日
中国抗疫策略并不面临不可解的矛盾
刘波:“与病毒长期并存”和追求动态清零的目标可以并行不悖,但中国的清零目标在实行过程中要重视政策的科学性,把握好施政尺度。
2021年8月13日
公共危机下政府决策应该如何听取专家意见?
吴汉:轻症患者居家护理意味着全家被感染,而且没有反映为地方政府统计的确诊和疑似病例,让外界和上级政府低估疫情的严重性,误导决策。
2020年2月14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11月8日
2.
普通人如何把握AI革命机会?
3.
中国军队反腐进入深水区
4.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国福建号航母吸引的全球目光
5.
关于黄金价格的四个假说
6.
从巴菲特“最后一信”看贫富不均
7.
中国富裕人群绕开新加坡,转向迪拜
8.
彼此不再依赖的世界?AI与自动化如何重塑世界贸易格局
9.
英国年轻人热衷“润”出国
10.
特朗普是否已过巅峰?
1
2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