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专栏 BBC

特朗普继续与媒体开战,这次轮到BBC

何越:在英国,这场风暴远不止媒体行业的自省。它迅速被纳入一个更大的叙事:极右翼与右翼正在系统性地挑战中左阵营的制度基础。

仍记得2016年,我对特朗普第一次担任总统、绕开主流媒体、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言的情形非常不解。那时我还把主流媒体当成不可忽视的公共力量,自然想不到从那时起,它们就已经是特朗普打击的目标——一场极右翼与中左翼的长期对抗由此开始。

历经脱欧、新冠、工党重新执政,原以为左翼工党能带领英国走出僵局。没想到的是:自媒体已取代传统纸媒和电视,成为新的“领导力媒体”;没想到特朗普可能再度入主白宫,把战后秩序几乎彻底重塑;更没想到,美国极右翼的风浪,经由马斯克与特朗普、再叠加英国已酝酿多年的右翼能量,竟在英国催生出改革党(Reform UK)势如破竹的崛起。今年以来,该党多次在民调中领先保守党与工党,英国政治版图正被重新绘制。

本周,极右翼力量对英国中左力量继续施展高压,这次矛头指向 BBC——操刀手,依旧是特朗普。

一、从美国到英国:极右翼把“制度守门人”推上火线

过去十年,特朗普对美国主流媒体的高强度攻势从未降温:他将 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NBC 等主流媒体称为“假新闻”,并以诉讼威胁、否定采访准入、公开点名等方式,持续削弱媒体在公共讨论中的信誉与裁判权。这种做法的政治逻辑并不掩饰:当社会高度分化时,只要削弱“中介机构”的公信力(媒体、法院、公共文化机构),就能为自家叙事拓路。

2025年秋,这条战线跨过大西洋——特朗普把BBC作为新的对手,威胁以约10亿美元的诉讼追究其名誉损害,理由是BBC《全景》(Panorama)节目对他2021年1月6日演讲的处理存在“误导性剪辑”。

把BBC放在战线中央具有象征意义:在英国政治语境里,BBC 与工党政府、大学体系等一同被归为“中左制度板块”,是公共领域的“守门人”。近一年来,右翼与极右翼舆论对这些机构“偏左”“不公”的指控明显增多;当BBC出现一次编辑错误时,它立刻被放大成政治武器——如何利用这个错误,打掉BBC的威信。

二、BBC的错误与代价

BBC的纪录片《Trump: A Second Chance?》由纪录片导演Matthew Hill担任制片与撰稿,视觉剪辑由Karen Wightman负责。该片于2024年10月播出——距离美国总统大选仅一周。节目把特朗普2021年1月6日演讲中相隔约一小时的两段话拼接在一起,画面与字幕未明确提示时间差,并删除了“和平示威”的表述,从而在视听上强化了“煽动暴力”的连贯印象。

BBC主席Samir Shah随后承认这是一次“判断错误”(error of judgement),但否认存在政治偏见。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有争议的剪辑并非在2024年播出时即引发风波,而是在2025年11月BBC内部顾问备忘录与相关调查文件泄露后,被媒体集中报道。事件公开后,风波迅速升级:BBC总裁Tim Davie与新闻主管Deborah Turness相继辞职,机构陷入十年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随后,特朗普以此为由威胁对BBC提起约10亿美元诉讼。

笔者注意到,具体剪辑者本人并未被公开点名或接受采访。这并非掩盖,而是英美新闻行业的惯例:节目层面的剪辑与制作人员受职业保护,不直接承担公众问责;“编辑责任由机构与高层承担”,这是公共广播制度的伦理核心。同时,BBC正在进行内部合规调查,当事人不宜在法律程序未完结前发声。

结果是,高层负责下台,机构背负问责,而错误本身成为政治武器。BBC 的品牌与公信力在极短时间内受到双重打击——来自右的“偏见指控”与来自左的“失守质疑”。

三、被推上风口的中左机构

在英国,这场风暴远不止媒体行业的自省。它迅速被纳入一个更大的叙事:极右翼与右翼正在系统性地挑战中左阵营的制度基础。

这股攻势的目标并不局限于BBC。一年来,工党政府在移民、社会融合、财政开支等议题上持续遭到右翼媒体与舆论的猛烈抨击。极右翼运动则在社交平台上以“反精英”“反觉醒”口号聚集民气,把公共机构——无论是媒体、大学、法院还是政府部门——都描绘成“失去民意的旧秩序”。

BBC的这场危机,恰好为这种叙事提供了“证据”。在短短几周内,多个右翼平台以“BBC造假”为口号攻击公共广播的合法性。

对英国来说,这意味着:公共媒体不再只是文化资产,而成了政治象征。

在这种语境下,工党政府的姿态显得格外艰难:若力挺 BBC,便被指“政治庇护”;若保持沉默,又被解读为“默认偏见”。这种两难恰恰说明了——在极化社会里,制度中立正在被撕扯成两端。

四、风口上的民主:没有硝烟的战争

西方正处在一个极右翼试图“纠正”极左翼的风口浪尖。这股力量并不通过枪炮,而是通过信息战、叙事战和合法的制度争夺。它攻击的是“中左共识”的守护者:媒体、大学、文化界、乃至工党政府本身。打掉BBC的权威性,只是其中一环。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极其激烈。它通过社交媒体的算法扩散,通过情绪、怀疑与标签,逐步侵蚀着制度的信任基础。过去20年里,作为一名在英国生活的移民,我从未见过如此强劲的政治风口:理性辩论被挤压到狭缝中,而情绪化叙事正成为新的政治语言。

BBC的风暴也许会过去,但被卷起的风还在上升。我隐约能看到,在中左翼力量——这是保卫移民公平地位的重要屏障——日渐被削弱、被逼退的现实里,我们这些华人移民已不能再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与白人公民享有同样的平等公民权(equal citizenship)。一场关于公民身份与社会归属的保卫战,正在我们眼前展开。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越陌度阡

何越(Yue He Parkinson),母亲、妻子、厨师以及双语作家。以英文撰写中国与世界;以中文撰写英国与世界。著有China and the West – Unravelling 100 Years of Misunderstanding 《揭开中西百年误解》、《让世界爱上中国美食(西方中餐大师谭荣辉自传)以及《撕裂的民主——“脱欧”阴影下的英国政治与社会》(即将出版)。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幽灵”数据中心搅乱美国用电需求预测

数据中心开发商夸大能源需求,即便项目已无可行性仍设法维持其存续。

Lex专栏:日本保险公司在国内获取更高回报

对于日本寿险公司而言,随着日本本土债券收益率上升,国内投资相比部分国际替代方案更具吸引力。

印度加码扶持WhatsApp本土竞品

在美国加征关税之际,印度高级官员力推国产通讯平台,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倡导自力更生。

腹背受敌的德国工业

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和来自中国的强有力竞争,正让欧洲的制造业冠军陷入危机。

马姆达尼胜选标志着美国选民对以支持发生转向

包括犹太裔美国人在内的群体正要求华盛顿方面改变立场。

也许人工智能竞赛与芯片无关?

Yoon:人工智能模型持续运行所需的电力正成为技术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