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专栏 艺术

消失的宝塔,为何串起美、中、新三国博物馆?

薛莉:一件中国宝塔模型,一百年前被美国的博物馆收藏,去年在新加坡的博物馆展出,今年重新回到故乡,这是怎样的故事?
(《去看塔:从城市地标到世界记忆》专题展展览现场)

一件中国木塔模型,居然将美国、新加坡、中国三国的博物馆串联在一起,并且牵出了一段自15世纪明朝开始,历经500年沧桑,又由民国上海德国传教士葛承亮演绎出的“宝塔”传说。

这一切要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琉璃塔木塔模型“回家”说起。

今年国庆,一件高约2米的木塔模型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专题展《去看塔:从城市地标到世界记忆》中亮相。这座木塔已有百年历史,是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的木制模型,自1915年起为美国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所收藏。木塔的制作者,则是上海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小木匠们。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访问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女士,细谈这件木塔的前世今生和当下的博物馆热。

琉璃宝塔的前世今生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是明成祖朱棣为报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和其母马皇后的恩情所建,历时19年建成(于1428年完工),使用的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万两银子,是大报恩寺的核心建筑。这一举世瞩目的宝塔在太平天国时期被彻底摧毁。

然而,琉璃宝塔虽然消失了,它的影像和传说却保留下来,并漂洋过海流传到欧洲。早在165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成员约翰•尼霍夫便在出访中国的报告中描绘过大报恩寺琉璃塔形象,使之成为流传西方的重要中国意象,被称为“瓷塔”( Porcelain Tower),成为当时欧洲皇室热衷的装饰性藏品。建于1762年的英国邱园宝塔是伦敦皇家植物园内的标志性建筑,建筑设计师的灵感正是来自荷兰画家约翰•尼霍夫绘制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版画。

(玛格丽特公主在白金汉宫的一座中国瓷塔前 英国皇室收藏信托收藏)

1910年左右,上海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木工雕塑工坊接到一项独特的委托,制作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宝塔模型,委托细节如今虽然已不得而知,但很可能是为博物馆或学术机构准备的研究收藏品。木工部主任、热爱中国文化的德国传教士葛承亮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宝塔,主要依靠书面描述和照片,以及在中国活跃了几个世纪的耶稣会士收集的信息,尽最大可能展示中国宝塔的地理多样性和风格差异。300多位小匠人在葛承亮的指导下,开始了84座宝塔的制作。然而,在即将完工时,工坊收到了令人失望的消息,订单被取消了。葛承亮没有气馁,决定按原计划完成这个项目。之后,葛乘亮继续为这批宝塔模型寻找藏家。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将这批木塔工艺品送展,一举夺得最高荣誉“甲等大奖章”,并被美国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收藏。

一百年后的2024年,这84座木塔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塔游记1915:由上海到旧金山》特展中亮相,而这一信息被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在小红书上获悉,于是有了现在的“木塔回家”的特展。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的木制模型)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的木制模型(局部))

曾经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极尽奢华璀璨,已经无法再复制。令人惊喜的是,这座一百多岁的木塔依然历久弥新,保持了鲜活的色泽和精致的细节,连悬挂的垂铃都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一个遗址博物馆的创新

作为一个核心建筑早已不存在了的遗址博物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在展览内容和展陈方式上都相当创新,成为中国博物馆建设潮中的佼佼者。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2007年起,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北区开始考古挖掘,出土了“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及“七宝阿育王塔”等文物。2015年12月16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除了展出部分出土文物之外,佛教文化、明代文化以及南京城市文化都是博物馆常设展的重要内容。整个展馆的展陈充分利用了数字光影技术,在一些特展中还融合了当代艺术和装置艺术创作。

王文溪说:“对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建筑,怎么把研究变成展陈,把展陈变成有趣的体验,是我们一直的探索。我们一直在用创新的方式讲故事,给参观者更好的体验。”

在艺术教育领域,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创造性地与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王文溪说:“很多学生设计的课程让我们很有启发。”比如:“比较视野下的西欧哥特式教堂与中国明清时期佛塔——以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与巴黎圣母院为例”、“重生的大报恩寺,以什么样子回来——关于复原伦理与当代‘意义重赋’的研究”等等。“这些课程由学生们设计,我们可以优化、研发,以后有可能发展成为文化教育课程。”王文溪说。

博物馆热和文旅经济

当下中国的“博物馆热”正持续升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博物馆参观。王文溪介绍:“今年国庆8天有近12万观众,为历年来最高。今年预计总人数200万左右,大多数观众是南京之外的。”对一个收费的、专题类的博物馆来说,已经相当可观。

作为文旅经济的重要目的地,中国的很多博物馆已经焕然一新,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点。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讲解员装扮成18世纪欧洲公主的形象和当年来到南京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成员尼霍夫的形象,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为了弥补宝塔消失的遗憾,遗址公园中建了一座玻璃灯塔,灯光随着不同的季节和节日变幻,每天傍晚举办点灯仪式,供市民和游客观赏,如今已经成为南京城市日历上的日常项目。与“博物馆热”相对应的是,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营业时间如今是365天全年无休。

塔,源自佛教,本是供奉舍利的建筑,后来成为既能满足实质上的登高望远需求,也能寄托精神追求的载体。一座原本已经消失了的琉璃宝塔,如今却牵出上下700多年,纵横欧亚大陆的历史,这就是文明的能量,也是博物馆的价值。正如王文溪说的:“希望观众在参观之后能有持续的精神回响,这是博物馆人的共同追求。”

(本文图片由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提供。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邮箱:shirleyft@163.com, 编辑邮箱:zhen.zhu@ftchinese.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值得艺术

本专栏专注于剖析艺术产业价值链,探索艺术行业动态趋势,解读艺术品的赋值理念,从艺术家、画廊、博览会、美术馆、拍卖行、藏家、教育机构、赞助人等各个环节观察艺术生态。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为何拉丁美洲离不开石油和天然气

随着第30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临近,巴西和哥伦比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公正能源转型”愿景。

米莱中期选举胜利后拒绝让比索自由浮动

这位秉承自由意志主义的总统誓言将加速其自由市场改革,并加深与特朗普的联盟。

尽管关税施压,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前景改善

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斯泰兰蒂斯迅速采取行动以抵消贸易战的影响,并从纾困措施中受益。
1天前

俄罗斯为苏联时代“傻瓜炸弹”加装喷气发动机

俄军的滑翔炸弹如今可打击最远200公里外的乌克兰目标。
1天前

日本正适应与美国关系的新局面

曾经以利他主义和合作为基础的伙伴关系,如今已演变为交易型伙伴关系。

亚洲股市对AI热潮的依赖引发“泡沫”担忧

一些投资者日益担心,亚洲股市可能受到美国科技板块大幅下调的冲击。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