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观点 中国经济

万物皆可邪修:经济下行时代的低成本生存

徐瑾:邪修意味着另类速成,在社交媒体创造了上亿流量;对比经济上行时代的美,邪修或许是经济下行的候补注脚,有点戏谑,有点搞笑,有点辛酸。

“邪修”是什么?

邪恶修士吗?不不不,在2025年,邪修含义已经刷新。邪修,不再是修仙小说里不走寻常路,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修行的反派修士,而是变成另类速成的代名词。

如今邪修在社交媒体创造了上亿流量,引发官媒和外媒关注。在万物皆可经济学的徐瑾经济人眼中,对比“经济上行时代的美”成为代名词,邪修或许是经济下行的时代候补注脚,有点戏谑,有点搞笑,有点辛酸。

邪修为何流行

邪修为何流行,这暴露了什么集体心态?

最早“邪修”这个词,原本我们在修仙小说里经常见到。大家都知道,正统的修炼方式是名门正派,按部就班地苦修,而“邪修”就是走一些旁门左道。在小说里,这类人通常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如今邪修已经不局限于原始含义,变为一个网络梗,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可以是名词,也可以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表示不走正常方式的速成。

你可能不一定知道邪修,但是不经意间可能就会刷到各类短视频,比如养乐多腌渍叉烧肉、蜜雪冰城做 “酸甜冷面”、微波炉做蛋糕、电饭煲做意大利面之类。例如,现在很多人流行做月饼,正常方法很讲究配料和工艺,但“邪修”做法就是直接拿蛋黄派来做蛋黄月饼,用简易模具压缩两下,呼吸之间,就能完成,搞定摆盘。

邪修有不少门类,最早流行的是邪修做饭。如今,年轻人已经变为“万物皆邪修”,从健身、工作到生活,方方面面都有邪修做法以及邪修视频。

邪修食物,味道未必多美味,但是简单是真简单,不用管什么火候、配比、时间、外观等等,新手也能轻松上阵。如果以前美食分享讲究美,邪修就讲究一个省,怎么省事省钱省时间怎么来,基本就是用最低成本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能吃的食物。其他门类的邪修大同小异。邪修未必有效,但是至少不花钱,说要减肥,有人就建议去唱歌,要学游泳,在家里憋气当作游泳锻炼。

很多人追求“邪修”,恰恰是因为邪修非常符合人性。你想想,做一顿饭本来要大半个小时,还得各种调整,在厨房忙得满头大汗。但现在很多人发现,直接用电饭煲焖一锅饭就行了,不少短视频还不忘补充一句,“碗都少洗一个”。

总之,邪修就是致力于让生活方方面面都在变得简单化,用最小的成本解决刚需和痛点。本质在于,“邪修”方式其实很正视人性——一方面现在压力很大,大家不想太麻烦,另一方面,这些方法虽然不是最正统的,但至少解决部分问题。

万物皆邪修:省是关键词

于是乎,邪修突然爆火,进入“万物皆可邪修”的状态,甚至有些走火入魔。

邪修那么流行,是因为是邪修有效吗?邪修未必有效,就像很多人反馈邪修食物味道一般,比如微波炉蛋糕怎么做,多少都有股腥味。邪修们总是批判餐厅很贵,仅从效果看,邪修食物不能说多美味。但消费降级之下的普通人,选择不去餐厅,自己动手用邪修方式应付做一顿饭,既省钱又省事,这就是穷人的快乐。

对很多人来说,那么低的成本,感觉也买不了吃亏上当。邪修表面是省事,其实核心是省钱,这是经济下行时代的无奈。省,是邪修流行的核心因素。

如此说来,邪修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是经济周期的必然产物。远一点的案例,在1930年代的美国,当失业率高达25%时,美国人有类似的邪修“极简生存法则”,用咖啡代替汤,在衣服里垫报纸保暖,有暖气的图书馆成为民众最爱。近一点案例,泡沫经济中日本追求金表、跑车等各种奢侈品,到了日本“失落三十年”,大家开始转向“物尽其用”,平价品牌以及二手经济崛起。我也曾经目睹这种转变,看到经济之手对于理性人的翻云浮云。换句话说,邪修不是2025年的发明,而是人类应对经济困境的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的表达。

邪修,其次也是对内卷的一种抗拒。在徐瑾经济人看来,邪修就是用最少的成本、最快的方法,解决最核心的需求,起码能缓解焦虑,娱乐一下自己。邪修的流行,也源自是人们希望“躺平”和“内卷”之外第三条道路,既不想太累,也不想完全放弃,就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也正因此,“邪修”做法让人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年轻人特别热衷。我觉得在这种狂欢中,其实也透露出一点心酸。在看似癫狂的表象下,其实有一丝清醒;在快乐中,也夹杂着一点苦涩。

某种意义上,“邪修”的各种分享,也是和现在过分商业化的分享的一种邪修处理。最早互联网兴起时,网红、红人们分享内容,分享好用商品,这就是所谓“种草”,甚至很多社交媒体发家就是始于种草。最开始,确实是出于热心。但后来,分享慢慢变了味,变成了炫耀、追流量。很多分享,总是要分很多叠床架屋的步骤、讲究专业,无论是化妆、穿衣还是减肥健身甚至知识付费。表面上,看起来更专业了,其实不少都为了推销表演,那些看似轻松的技巧和工具,最终是为了带货。

分享变味,其实就更容易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而邪修的选择,也体现了不为消费主义买单的想法,让各种消费滤镜破碎一地,逆向解构消费主义。它让你不用花钱,也不用费劲,就能达到目的。邪修是对降费降级的彻底贯彻,颠覆了各种”种草”,把实用主义放在品牌、炫耀、情绪等之前。在资源有限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变得精打细算。

如何看待邪修?

“邪修”首先是一种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应对方式。它的本质是意识到世界是个草台班子,自己也是个草台人物之后,继续摇摆前行的一种反英雄主义。

在经济上行期,主流都追求精致生活,从头到脚都要一丝不苟,体面也是对自己和时代一起水涨船高的投资。但现在,大家不再追求精致,因为精致生活太累了,光活着都让人精疲力尽,成本也太高,衣食住行都让人疲于应付,邪修应运而生。越来越快速的“邪修”,看起来是简单粗暴,其实不过是这个加速粗糙世界的一个镜子。

曾经的日本,经济上行期,工作曾经也很卷,但随着经济下行,不少人也开始讲求生活和工作平衡,甚至流行日剧喊出“逃避可耻,但是有用”的口号。同样道理,我觉得“邪修”虽然可笑,但确实有用。邪修,可以看作年轻人对下行时代的戏谑和无奈。邪修一时爽,一直邪修一直爽。当然,人总不能一直邪修吧,直到有一天,多数人会得明白,有些事情是绕不过去的。

经济的改变,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更改变了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现在,我们经常听到有人问:“什么时候可以不卷了?”至少在我看来,无论是80后、90后,可能都不得不卷,因为现在不卷,以后可能连卷的机会都没有了。真正不卷的日子,可能需要更多00后,等到10后真正出道的时候。

一方面,00后10后他们可能已经不再需要卷了,或者终于明白卷也没有用。通过父母的遭遇,他们可能也看透了生活的真相:无论你再怎么卷,985、211毕业又怎样,还不是找不到工作或者不够生活。其次,他们是在物质丰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多数家庭条件已经足够让他们过上不卷也能活得下去的生活。他们的人生,没有那种饥饿感。如果童年没有这种饥饿记忆,你的欲望就不会那么强烈,人会变得平淡从容很多。对此,你也不必扼腕叹息而是应该庆幸,我们过去几代人,无论是70后、60后,还是80后的卷,卷成软阶层,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有松弛感吗?当孩子学会不卷,本身也是一种小确幸。

现在,各种“邪修”只是在生活迹象中体现,我觉得以后的“邪修”还会扩展到更多的人生技巧,解放更为沉重的生活。比如教育,现在其实已经出现一些迹象。

在上海这种地方,让孩子上好高中曾经是家长执念,如今则有了改变。越来越多本地家庭选择“中本贯通”,也就是让孩子选择先读三年中等职业教育 ,再上应用本科专业,相当于绕开高考独木桥,提前锁定本科学历。过去选择这样路径的,基本是成绩不好孩子,但是这些年更多家长选择这条路,甚至为此放弃不错的高中。这导致中本贯通日渐热门,一些热门专业平均分甚至高于区重点高中。在上海有居住证积分,就可以参加高考,但中本贯通仅仅针对上海户籍本地人,可以说是为上海本地人专设的一个福利。很多家长这样的选择并不错,能够避开高中三年的压力,性价比不错。类似的选择相信会越来越多,这也算教育领域的一种“邪修”吧。

在经济上行时代,人人追求最优解,不断优化,因为有正反馈,而经济下行时代,大家开始追求够用就行,凑合主义成为主流。“邪修”也是一种软阶层时代的适应策略,就是看透了深度内卷社会的多数事本质上在做无用功之后的淡漠。如果你明白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而你在的历史时空未必那么黄金,甚至有点垃圾,你也不是那个天选之人,那么选择邪修告别精致生活,其实是一种内心应付生活的写照。是自我调侃,是调侃世界,也是一种释放自我的方式。年轻人认清世界的草台真相,但仍然有限地参与其中,何尝不是一种清醒:质疑邪修,理解邪修,成为邪修。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邪修都那么喜感。比如房子现在那么便宜,感觉各种一口价甩卖也类似邪修做法,再比如以前北京中产都去秦皇岛赶海,如今流行周末去新发地捡菜。不仅北京如此,各地都有类似新闻。看到越来越多去菜市场捡菜视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果然如哲学家康德所言,审美要不带功利目的,滑稽戏到了自己身上,总是不太笑得出来。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徐瑾亦为公众号“重要的是经济”主理人,读者微信xujin202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徐瑾经济人

知名青年经济学者,货币三部曲作者。FT中文网经济主编,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 徐瑾近年出版《软阶层》《货币三部曲》《徐瑾经济学思维课》等书,连续入选“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白银帝国》由耶鲁大学出版社推出英文版,获《华尔街日报》《亚洲书评》等权威媒体好评推荐。 微信公众号:重要的是经济 读者微信号:xujin2023

中国经济

相关话题

马斯克与特朗普闹翻后,扎克伯格和奥尔特曼与总统拉近关系

白宫官员仍对Meta和OpenAI的掌门人持怀疑态度,而这两人正寻求与美国总统走近。

长寿生物科技行业的融资迈上新台阶

Altos Labs以30亿美元的启动融资,激发了人们对长寿领域的浓厚兴趣,但这一领域仍在等待突破性时刻的到来。

普拉博沃力图通过权力集中重构印尼

印尼最大报纸刊登了该国国防部的整版广告,解释军方在经济和民政事务中不断扩大的角色。

Lex专栏:美国的支持对阿根廷只是“临时解药”

美国的支持表态应该能在短期内缓解抛售,但无法解决米莱面临的核心问题。

英伟达押注千亿美元打造“巨型AI工厂”,为ChatGPT提供算力

黄仁勋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利用其在硅谷的主导地位,确保人工智能热潮得以延续,并让英伟达继续处于这股热潮的核心。

印度钢铁大亨金达尔欲收购蒂森克虏伯钢铁部门

一旦收购成功,拥有印度第四大钢铁生产商的金达尔将跃升为全球领先的钢铁制造商之列。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