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已经落下帷幕。联盟党总理候选人、基民盟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 (Friedrich Merz) 将出任下届德国总理,期待着他领导的新政府能够推出精准且高效的举措,带领德国经济走上复苏之路。
面临挑战
早在20多年前,默茨就已是德国政坛的头面人物,他曾担任过联邦议院基民盟/基社盟(合称“联盟党”)党团主席一职。此后又一度退出联邦议院,驰骋经济界多年。近年来,默茨重返政坛,三度角逐基民盟党首,终圆其梦; 2022年2月,并再度出任联邦议院联盟党党团主席。
2024年9月23日,基民盟和基社盟共同提名默茨为联盟党总理候选人。2025年2月23日,德国举行了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初步选举结果显示,联盟党得票率大幅领先其他政党,默茨将出任下届德国总理。
值得关注的是,在投身商海期间,默茨曾担任过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的黑岩集团(BlackRock)德国监事会主席等职务,这是他的商界经历。
2025年1月25日出版的《明镜》周刊曾载文谈到过他的这段经历。文前按语写道:“联盟党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比其他高级政界人士更接近企业,这一点从他以前从事的工作中就能看出。但他是否也更懂得经济呢?”这一发问值得深思。
毕竟德国经济形势眼下十分严峻: 2023年,德国经济萎缩0.3%; 联邦统计局2025年1月15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2%。德国工商总会(DIHK)2月13日宣布,预计 2025 年德国经济萎缩0.5%。这将是德国连续三年出现经济衰退。推动经济尽快复苏已成即将上台新政府的当务之急。
一旦默茨出任下届德国总理,这将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上述发问来看,也将是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当然,经济是会波动的,通常在走出低谷之后会再次回升,部分也是因为总体状况以及企业的情绪大凡会很快好转起来,因而,在一般情况下,经济衰退的年份之后很快就会出现经济增长的年份。
然而,德国经济学家们现在担心的是,自己国家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如上所述,在经济连续两年衰退后,德国工商总会甚至预计 2025 年本国经济将会再而三出现萎缩。慕尼黑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Ifo Institut) 经济研究主管蒂莫•沃尔默斯豪泽(Timo Wollmershäuser)就曾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当前的停滞阶段是暂时的疲软,还是经济中长期的、因而也是痛苦的变化。”
去年底,《明镜》周刊还就此采访过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
这位经济学家直言道:“德国的基础设施陈旧不堪,能源成本高企,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现在还面临美国的惩罚性关税以及贸易战。”因而,罗格夫不相信能找到简单的解决方案。但他坚信德国经济会强劲复苏,当然需要数年。
罗格夫这里首先提到的是“德国的基础设施陈旧不堪”,并给下届联邦政府提议道:“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国防……”。
更值得关注的是,罗格夫还提到德国“现在还面临美国的惩罚性关税以及贸易战”。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作为第47任美国总统重返白宫后,2月1日即签署关税令,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虽然两天后,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暂缓实施该关税令30天,但他2月10日又签署行政命令,对所有钢铁和铝制品的进口加征25%的关税。2月13日,他还签署一项总统备忘录,下令制定一项全面计划,决定向美国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由此可见,这位美国总统已准备正式开打贸易战。
华盛顿的专家们认为,对德国产品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关税,都可能加剧德国经济的衰退风险。
还有媒体分析称,由于美国是2023年德国经济最大的出口市场,因而将会对德国企业造成特别沉重的打击。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的翌日,《奥格斯堡汇报》在线版曾报道称,基民盟要员延斯•施潘 (Jens Spahn) 表示:“我们的安全取决于美国”,希望与特朗普保持良好关系。
文章还提到,施潘提议与特朗普达成交易。为此,施潘还表示:“我们需要更多液化天然气,我们需要更多武器来装备联邦国防军”,这两样东西都可以在美国买到,并指出,这就是达成交易的基础:一方面是更多的跨大西洋贸易,另一方面是针对中国的联合行动。
然而,特朗普2月10日签署的对所有钢铁和铝制品的进口加征25%关税的行政令并无例外豁免,因而,施潘所期待的交易恐怕难以达成。特朗普2月18日还在白宫记者会上表示,计划在4月份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作为全球汽车出口大国的德国将首当其冲。
由此可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高度依赖出口的德国经济将构成多重压力,将出任德国总理的默茨要拯救本国经济绝非易事。
拟推措施
2025年新年伊始,在德国大选前的关键时刻,由默茨任党魁的基民盟推出了《议程2030》 (Agenda 2030), 希望通过推行这一议程来促进经济增长。
在《议程2030》中,基民盟提出了重大税收改革、更加灵活的劳动力市场、降低能源价格等建议。
就税制改革而言,基民盟在《议程》中提出的设想如下:从2026年开始,分四个年度进行改革,以减轻雇员的税收负担: 个人所得税应该下降,最高税率只适用于年薪达到和超过8万欧元的人群,基本免税额应逐年增加。全职雇员的加班费将免税。
对于自愿继续工作的养老金领取者,每月最高2000欧元的收入将继续免税。基民盟还计划取消“团结附加税”和降低公司税。此外,社会保障缴款比例将回落至40%。
但《议程》并没有提出增税的设想,而主要提到,由于采取了更为严厉的移民政策,以及将公民津贴转入新的基本保障计划后,联邦预算就可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实施上述改革。新的基本保障计划对不配合行为的制裁则比之前的公民津贴更为严厉:根据基民盟的说法,今后那些可以工作,但不准备接受工作的人,将丧失领取补助的权利。
就电价而言,基民盟的目标是将每千瓦时的电价至少降低5欧分,并提出要降低电力税和电网费用。为了加强汽车工业,该党还提议取消燃油车禁令。
此外,基民盟希望促进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并设定了到2030年每年将国内生产总值的3.5%用于研发的目标。
基民盟还希望在德国掀起建筑热潮。交通、建筑、数字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的审批程序也将加快。该党还希望通过特殊折旧补贴来为民众提供更多负担得起的住房。
在财政政策方面,基民盟的重点是 “三位一体”,即坚持《基本法》规定的“债务制动”、减税和必要的投资。作为财政审查的一部分,所有开支都将受到严格审查,特别是“交通灯”联盟执政时期急剧增加的补贴。
总之,基民盟希望通过《议程2030》再次推动德国的经济增长。据称,年增长率在中期内至少应该回升至2%。
但这里值得关注的有两点: 其一,在2025年德国大选中,虽然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得票率居首,但还需寻找其他政党组成执政联盟,才能在联邦议院内获得过半议席。因而,基民盟推出的《议程2030》提出的各项举措还需得到联盟伙伴的首肯,才能写入《组阁协议》。
从目前来看,联盟党最有可能与社民党组成新版大联合政府。当然,在谈到与社民党组建执政联盟时,默茨也曾表态道,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联盟党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因为按照他的观点,社民党并不认同联盟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因而“那将是非常困难的”。一旦不得不组建三党执政联盟,那就更不易促成各方达成共识。由此可见,默茨能否不折不扣地实施《议程2030》还要打上问号。
其二,《议程2030》中提出的若干举措并未得到企业界的支持。比如,为了加强汽车工业,基民盟提议取消燃油车禁令。但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就坚定地回答道:“我们的战略已经确定:未来交通是电动的。”他表态道:“如果我们在德国与即将选出的联邦政府一起迎头解决这些问题,并为客户提供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那么市场将会迅速回暖。一个积极的方面是,我们在欧洲的电动汽车订单几乎翻了一番。在欧洲,我们当仁不让地成了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见《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何去何从? 》,FT中文网 2025年2月6日)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创始人费迪南德•杜登霍夫 (Ferdinand Dudenhöffer)此前也已声称,要摆脱危机,就必须有明确的前景,为制造商提供长期的框架条件,为电动汽车的购买者提供购买激励措施,并且像中国多年来的情况那样,对电池电动汽车作出明确的承诺。这位有德国“汽车教父”之称的著名汽车经济专家还表示,我们需要全新的战略,全新的政策。杜登霍夫还称,这是德国重新站起来的唯一途径。
因而,基民盟提出的“取消燃油车禁令”等举措还值得商榷。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旦默茨出任下届德国总理,期待着他领导的新政府能够推出精准且高效的举措,带领德国经济走上复苏之路。
(注:作者袁杰博士是旅德中国学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